传统文化经典的教育价值

2012-04-29 07:14杨金铭李慧媛
理论观察 2012年4期
关键词:经典教育价值传播

杨金铭 李慧媛

[摘要]经典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淀下来的部分或整体文学文本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最为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特殊形式的载体;经典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特质,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恒常未变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理念,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对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也还会对中华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产生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经典不应仅指全部的文学文本,还应包括一些文本中经常被人引用、在不同的基面常具有深刻的警喻意义的语句。当下的经典教育中存在缺失,应当在启蒙教育及適度政策干预等方面入手,正确地引导经典的传播,进而发挥其传递主流社会价值观、延续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 经典; 教育价值; 传播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33 — 02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亦可以说到现今,中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国学热”。它是人们对社会、对生活的一种文化反应,折射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及文化多元化和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民族复兴”的主题。“国学”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的思想文化的总和,“国学”不单指经典,但经典是“国学”的具体表现,因此,在探讨“国学”的基本精神及意义时应特别注意到经典的教育价值。

一、经典的现代诠释

在语言中,“经”与“典”原是两个词。“经”原是象形字,像织布时的“经线”之形,后为了使“经线”的意义更加明显,其左侧又增加了表意的形体“纟”而成。其本义应是指“织布的纵线”,是与“纬”相对的。《文心雕龙·情采》“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即用其本义。后引为地域走向之“南北”,“国中九经九纬。”(《周礼·考工记·匠人》)后又引为人体气血通路的主干,如“经络”、“经脉”等。正因其如此重要,后大约在战国以后有了“经典”的意义,也就是“记载一定阶级最高思想道德标准的书籍”。《释名·释典义》:“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文心雕龙·宗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唐书·经籍志上》:“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为经。”“典”为会意字,表义为“双手执册”,本义则为典范的重要的书籍,《后汉书·蔡邕传》:“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由于古书中二字经常可以互训,后即连用不分,表示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代表的儒家经籍。《辞源》、《现代汉语词典》分别将“经典”解释为“典范的经书”和“权威的著作”。

我们认为,经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共同智慧的结晶,是思想与文化尤其是文学领域的艺术创作并能产生重要价值的普遍适应性的文学文本。经典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它是在漫长的人类文化发展长河中经过历史的锤炼、文化的积淀而生成的,是超越时空的文化存在。经典是部分或整体文学文本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最为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特殊形式的载体;经典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特质,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恒常未变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理念,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对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也还会对中华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产生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经典的典型代表是“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孟子》、诸子百家、唐宋诗词及明清小说等。

但我们同时还认为,经典不应仅指全部的文学文本(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部完整的文学著作),还应包括或特别指向一些文本中经常被人引用、在不同的基面常具有深刻的警喻意义的语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等。我们知道,敬爱的温家宝总理曾在很多重要场合答记者问时引用的古诗古语,尽管有些并不被人熟悉,多数也未见于教科书,但其解读的视角和运用的方式,作为范例用来启发我们如何学习和运用古代诗词是很有意义的。有人正是将这些“只言片语”整理凝集,使之产生重要的社会效用,正因如此,有的学者提出,“教科书”也是经典。

二、当下经典教育的缺失

1.书山题海去经典

现代社会,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传媒等迅速普及,社会进入了高速发达的信息时代,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实际上真正学得的知识却大大减少了。而另一方面,由于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教育变得绝对的功利化,学生们面对着无可奈何的应试教育下的“书山题海”,就根本没时间阅读文本了,在有限的文本阅读中学生们心中的权威是教材、参考书,以及各种模拟试题中的例文、选文,经典则在学生的学习中渐行渐远,最终使得“文学经典只是作为思想、审美和语言艺术的制高点和巅峰而存在于人们的遥望、沉思和景仰中,阅读者寥寥无几”。彭书雄先生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在人文素养、人格发展方面存在的诸多缺陷,“在人文知识层面是贫血缺钙的;在人生价值层面是残缺不全的;在情感方面是淡漠无情的;在责任意识方面是我行我素的;在行为举止方面是缺失而又不规范的”。这正是因为我们很多家长强行扼杀了孩子们对文学经典的兴趣,过早地剥夺了孩子们的人文情怀。

2.从小启蒙惟形式

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大陆似乎出现了铺天盖地的“国学热”。各种启蒙学校、国学经典班、经典诵读班鳞次栉比,《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读物也被群群嫩稚的童声时时读诵,但多数家长让孩子诵读经典仅仅是附庸风雅,不违比较流行的时代风潮。经济条件好了,也不在乎那点钱,“再说了,背点儿古代的东西,累不坏,也没啥坏处”是很多家长的真实想法。其实,国学经典诵读是人们心底对古代私塾教育的一种民间留念,但无论我们怎么刻苦地诵读,还是无法在琅琅的读书声后发现私塾教育的成绩。我们再也无法找到四岁始读古诗、五六岁背古文、十一岁读无标点《资治通鉴》、十三岁看《春秋左氏传》的胡适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并没有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将经典内化并进而拥有文学的、道德的、甚至是更高一层的文化资本,所谓的经典诵读仅仅是一种时尚的形式而已。

三、经典传播的途径

1.重在启蒙教育

中国古代的经典教育就是从小便开始的启蒙教育,这种启蒙教育符合人的心理成长规律,更容易收到实际效果。启蒙教育主要是培养行为习惯,注重养成教育,通过对经典的诵读,体会、树立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为塑造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其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种精神储备食粮,这种储备食粮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得到反刍,在反刍过程中对他有所帮助。我们应该注意启蒙教育的方式,应当象古人那样,将可取的价值观念(如仁爱、孝弟)教导给学生,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去实践体会,在行动中学会人伦道理,养成良好的品性。这样对经典的学习才能达到“学有所乐”、“学有所用”的快活受用之感。

2.营造良好氛围

经典自然是一种文化,而文化的普及则需要使用“文化”的手段。其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但最终应缺少不了“文化”的色彩。比如文化部门可以在“广而告之”等公益栏目中宣传经典及古代经典故事,如孟母三迁、千金市邻、闻鸡起舞、岳母刺字等;校园内应树有大量的经典语句条幅或其他各种字刻,教室内要有载有经典语句的宣传牌等。有人说“维也纳的孩子没有不懂得音乐的”,讲的正是良好的文化氛围的熏染。

3.适度政策干预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个必要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经典的传承涉及到每一个国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认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制定相应政策,干预到经典的传播与传承。比如教育主管部门在编制小学生、中学生的语文教材时,可以在适当的章节之后、页眉上或页脚之下选择大量的经典语句,并附以简要解释,以提示学生记诵并能理解;还可以建议学校的校训当出自经典,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厦门大学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等;法律部门可以规定犯人在服刑期间必须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语句,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北宋·李觏(《易论第九》)、“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明·王守仁《改过》)等等,借以涤除这些人心灵深处的罪恶。

总的说来,民族文化的延续、民族精神的传承都需要文學经典发挥其重要作用,当下更应看重文学经典传递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作用,而欲使其效用性主观明确,则必须先发现经典教育或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寻合理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朱自清.经典常谈〔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周同予.中国经学史讲义〔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3〕吕建福.经典文化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彭书雄.文学经典教育的价值研究〔J〕.中州学刊,2011,(01).

〔5〕杨国章.人文传统〔M〕.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6〕左民安.细说汉字〔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冯延臣〕

猜你喜欢
经典教育价值传播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浅谈十大经典紫砂壶的造型与美感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