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学的神话原型批评模式旨在寻找文学作品中的普世原型主题,揭示原型主题的象征意义,展现作品激发读者共鸣的内在泉眼,从而确定作品的文学价值。《三国演义》能够流传如此久远,故事情节能够如此深入人心,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即是书中呈现的原型主题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共鸣和向往,犹如梦想照进现实一般,令人说之津津有味、想之意犹未尽,乃至代代相传、吟诵成典。对《三国演义》作一番原型主题分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此著的原型主题,更深切地体会其历史、社会和文学价值。
关键词:《三国演义》;原型主题;共鸣;经典
作者简介:邱宗锋,研究方向:比较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04
一、引言
神话原型批评模式作为西方二十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形式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寻找全人类共有的普世原型主题或意象,此类尝试源于两个有趣的现象:一是不少意象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着相同的象征意义,尽管这些民族之间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上此前都从未有过交流或相互影响;二是相同的意象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不同象征意义。前者比如天象征父亲、地象征母亲,太阳象征雄性、月亮象征雌性;后者比如红色在东方象征喜庆、在西方象征血腥,数字七在西方象征圆满、在东方象征残缺。带着这样的好奇,原型主义批评家们潜心发掘文学作品中的原型意象,并以作品是否反映了本民族原型意象或主题从而能否激发读者共鸣为标准判定作品的文学价值,从此奠定了神话原型批评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思路的基础。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小说体裁的集大成者之一,激发的作者共鸣声势宏大久远,影响惠及各行各业,许多典故早已进入民族日常语言,许多伦理不断成为民族道德规范。以神话原型批评模式来看,这种共鸣必定是书中的原型意象或主题共性昭彰、脉动澎湃的结果。如所言是然,对《三国演义》作一番神话原型主义分析就是一次不仅顺理成章而且必不可少的文学批评体验。
二、《三国演义》中的原型主题
《三国演义》虽然讲述的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诸侯割据的动荡社会下国家政权浮沉变迁的历史故事,但是书中所述的许多主题却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原型主题,是中华民族鉴于自身的历史发展凝聚而成的民族价值观。正是有了这样的原型主题渗透全书的字里行间,《三国演义》才如此脍炙人口、流芳百世。
2.1国家大统,天下太平
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期饱受战争疾苦,国家分合频繁,百姓生活不断被战争侵扰,于是盼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成了全体人民的殷切夙愿。国家大统、天下太平这一主题于当权者是功勋卓著、世代敬仰的圣君之志,于平民百姓则是生来逢时、死而无憾的人生所求。时值东汉末年,中华民族已经遭受众多战争洗礼,“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三国演义》第一回:1),百姓对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企盼已是犹如久旱盼甘霖一般。《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则是肩负国家统一、天下安定历史使命的英雄原型,书中对刘备的描述即是:“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三国演义》第一回:3)。书中所说的“大志”或“大业”都无一例外地指向平定天下、国家统一的英雄情怀,而刘备又是汉室宗亲,符合中国古代一姓一朝的国家理念。国家政权风雨飘摇,理所当然应由本室宗亲的后人来力挽狂澜,巩固江山,维护其统治地位。而曹操的奸雄形象也正出于他并非刘姓宗族之人,且更为关键的是,“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三国演义》第一回:7)。也就是说,曹操可算是宦官之后。而东汉末年正是由于宦官乱政而导致大厦倾危、战火连绵,“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三国演义》第一回:2)。因此,尽管曹操自己一再表明并无篡逆之心,而且事实上他也在平定战乱、安邦恤民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却始终被世人冠以“奸雄”、“汉贼”等名号,甚至从他一出场就已定下基调:曹操尚未被授予任何官职之时曾问许邵,“‘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三国演义》第一回:8)。虽然无论是刘备还是曹操最后都没有实现一统天下、安邦定国的心愿,但是他们两人壮志不酬的原因是截然不同的。刘备的失败是深受世人惋惜的,失于曹操贼众势力过于强盛,汉室国运又渐趋微弱,刘备临终前也深切自责,“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697)。不但如此,刘备更是托孤于诸葛亮,慨然承诺:“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697)。其中的舍家卫国之情堪称典范。反观曹操的临终遗言,“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特以家事相托。孤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殁于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卿等宜辅佐之。”(《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645),其中霸气野心已昭然若揭,天下已形同坠落曹家。这样的英雄与奸雄的鲜明对比正反映了中华民族渴望国家统一、社会和平,同时憎恨诸侯割据、战乱纷扰的原型主题,也为《三国演义》这一鸿篇巨著注入了慷慨恢弘的民族气节,成就百世经典。
2.2仁者无敌,义薄云天
《三国演义》的第二大原型主题即是仁义二字,奉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之本,而仁义准则最忠实的守护者当为刘备和关羽二人。刘备的仁义信念自幼时已确立无疑,从未做过有悖仁义道德的事情,一生秉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698)的理念,树立了仁义宽厚、光明磊落的典范。刘备桃园结义,响应朝廷大破黄巾造乱而声名鹊起之后,又替陶谦解除了曹操的报仇追杀,天下皆传颂刘备的仁义品德。陶谦更是对刘备敬佩不已,三次恳请刘备接替主事徐州,刘备均不接受,后来陶谦病危,临终前再泣拜刘备受位,“玄德终是推托,陶谦以手指心而死。众军举哀毕,即捧牌印交送玄德。玄德固辞。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关、张二公亦再三相劝。玄德乃许权领徐州事”(《三国演义》第十二回:99)。这一事件可算是展现刘备仁义心志的恢弘序幕,此后刘备更是以仁者形象号聚贤士,成为妇孺皆知的明主贤君。而勉强受让徐州之后,刘备更是坚定了以仁义获取人心的行为准则,在荆州的刘表效仿陶谦亦欲邀请刘备接替他主事荆州时,再次表现出仁义道德抵御功名利诱的强大力量,因为此时的刘备急需一方立足之地,荆州地广粮丰,进可攻退可守,甚至连北面的曹操和东吴的孙权都垂涎不已,但是刘备却直言:“景升待我,恩礼交至,安忍乘其危而夺之?”乃至诸葛亮不由心生敬佩而叹:“真仁慈之主也!”(《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326)。接着曹操率军五十万军兵南下攻打刘备,诸葛亮建议刘备接纳荆州以拒曹操,刘备仍然不从,并留下狠话:“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三国演义》第四十回:332)。刘备此时的仁义胸怀还与曹操的豺狼野心形成了鲜明对比,就在曹操大军即将南征之时,“太中大夫孔融谏曰:‘刘备,刘表皆汉室宗亲,不可轻伐;孙权虎踞六郡,且有大江之险,亦不易取,今丞相兴此无义之师,恐失天下之望。操怒曰:‘刘备、刘表、孙权皆逆命之臣,岂容不讨!遂叱退孔融,下令:‘如有再谏者,必斩。孔融出府,仰天叹曰:‘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败乎!”(《三国演义》第四十回:332-333)。正是孔融把刘备喻为至仁,把曹操叱作至不仁,引发了全家老小尽遭诛杀,暴尸于市,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刘备至死不为负义之事的慷慨气节深受天下志士的传颂与敬仰。
此外,早在刘备三顾诸葛亮茅庐邀请他出山辅佐安邦定国大业之前,徐庶就已经诚心跟随刘备讨贼扶汉,但遭到曹操使奸,囚禁徐母并假借徐母名义召徐庶回许昌探望,徐庶回见母亲后即被她大骂:“辱子飘荡江湖数年,吾以为汝学业有进,何其反不如初也!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汝既事之,得其主矣,今凭一纸伪书,更不详察,遂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308)。随后徐母更是自缢于梁,以死表明清白,致使徐庶后来再为曹操出使至刘备军中即立誓终生不为曹操献计出谋:“某若不还,恐惹人笑。今老母已丧,抱恨终天。身虽在彼,誓不为设一谋,公有卧龙辅佐,何愁大业不成。庶请辞。”(《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340)。由此可见刘备的仁义高德既是他深得人心、所向披靡的武器,也是当时社会伦理中的最高准则和至臻境界。
除了个人交往中的仁义操守之外,刘备的仁义高德还体现在其为官爱民的崇高情怀上,并与曹操私欲膨胀、鱼肉百姓的残暴行径形成鲜明对比。其中最为称道的事例即刘备携护樊城百姓近千里跋涉迁往江陵的艰难历程,途中刘备还痛失糜夫人,自己也险些丧命。曹操则一开始即以樊城百姓为要挟,逼迫刘备投降,因此召徐庶作使劝降刘备时即说:“我本欲踏平樊城,奈怜众百姓之命。公可往说刘备:如肯来降,免罪赐爵;若更执迷,军民共戮,玉石俱焚。吾知公忠义,故特使公往。愿勿相负。”(《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339)。而刘备则坚决不愿放弃樊城百姓,还为战祸累及百姓而自责不已。当百姓们“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玄德于船上望见,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340)。而当刘备带领着十余万军民行至襄阳时,却遭到了襄阳太守刘琮的拒收,只好再投向江陵。但是江陵路程仍有百里之遥,十几万人马行走缓慢,曹操大军又日趋逼近,“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341)。而后正因如此,曹军蜂拥而至,刘备舍命死战,“百姓、老小并糜竺、糜芳、简雍、赵云等一干人,皆不知下落。玄德大哭曰:‘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344)。刘备疲于奔命之时却仍挂念百姓安危,痛感自己连累他人,正是仁君必备的爱民如子的高尚修为,也就集中地体现在他身上了。
刘备的仁义还更表现在面临利益取舍之时,纵然获利机遇稍现即逝也决然不做有失仁义之事的坚定决心。刘备向东吴承诺取得西川即奉还荆州之后,应益州牧刘璋相邀引兵来到西川援助拒敌张鲁。刘备的军师庞统以及西川的张松、法正、孟达等人都力劝乘机夺取西川,并摆出许多顺天意应民心的道理,而此时的刘备也急需立下根基方能徐图统一大业,但刘备始终顾及刘璋也是汉室宗亲,夺取西川有悖仁义,坚持拒受众将之计。庞统最后效仿项庄舞剑遗风,令魏延在酒宴上舞剑伺机刺杀刘璋,不料引发双方众将群起舞剑相防,刘备见后忿然大喝:“吾兄弟相逢痛饮,并无疑忌。又非鸿门会上,何用舞剑?不弃剑者立斩!”(《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501)。筵散之后又责备庞统说:“公等奈何欲陷备于不义耶?今后断勿为此。”(《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501)。其实刘备垂涎西川已久,只是碍于自己的仁义操守,唯恐天下耻笑而断送一世英名,刘备笃志律己的决心也可以说是仁义高德的核心,反映了民众不仅崇尚仁义,更崇尚那些能够一生坚持仁义的模范人物。不过后来刘备迫于东吴紧催归还荆州,还是起兵往西川进发,一是向东吴表明自己恪守承诺,二是刘备也确实需要以西川作为安身基业才能北拒曹操东结孙权。在攻夺西川的过程中,刘备的仁义名声作用非凡。先是有绵竹守将费观闻知刘备仁义而开城投降,接着蜀将李恢主动归降,问其缘由,“恢曰:‘吾闻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前谏刘益州者,以尽人臣之心;既不能用,知必败矣。今将军仁德布于蜀中,知事必成,故来归耳。”(《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539)。李恢降后即请往说降马超,一席话说得马超大喜而降,“刘皇叔礼贤下士,吾知其必成,故舍刘璋而归之。公之尊人,昔年曾与皇叔约共讨贼,公何不背暗投明,以图上报父仇,下立功名乎?”(《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540)。此三人均有感于刘备的仁义英名而诚心俯首称臣,为刘备最后夺取西川扫除重要障碍。兵临成都之时,西川的刘益州顺势而降,刘备并没有摆出胜者为王的姿态,而是对刘璋“握手流涕曰:‘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541)。刘备入主成都后,“百姓香花灯烛,迎门而接”(《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541)的景象更是再次印证了民众对仁义道德的渴望与敬仰。刘备夺取西川后就基本上站稳了脚跟,奠定了此后三国鼎立的基础,刘备靠着仁义的道德操守成就自己的大业,实现了民众对仁义道德核心理念的期待。
如前所述,刘备的仁义之心尚有可贵之处则是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刘备凭借诸葛亮的智谋才略击退曹操,声势逐渐浩大之时,众多文官武将都劝刘备称帝,刘备坚决不从,“大惊曰:‘军师之言差矣。刘备虽然汉之宗室,乃臣子也;若为此事,是反汉矣。”(《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602)。众将就进而劝刘备先自立为汉中王,刘备仍然推辞,“汝等虽欲尊吾为王,不得天子明诏,是僭也。”(《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603)。最后禁不住众将苦劝,只得自立为汉中王,但立刻表奏汉帝,俱陈非不仁义实属无奈之情。曹丕废除汉献帝自立大魏国,刘备手下众将包括军师诸葛亮再次上表请求刘备称帝建国,然而刘备大惊失色,“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三国演义》第八十回:659)。诸葛亮装病诱使刘备应允称帝建国,刘备痛斥群臣,“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三国演义》第八十回:660)。直到登坛受玺之时,刘备仍然“再三推辞曰:‘备无才德,请择有才德者受之。”(《三国演义》第八十回:660)。这与曹丕称帝的急切但又假意推辞形成鲜明对比,更加衬托出刘备的仁义之光明磊落,堪称世人楷模。
如果说刘备的仁义恢弘崇高,体现民众对为君者心怀天下、笃志仁政的期望,关羽的仁义气节则是百姓对人类个体交往之间必备的道德规范的追求。《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即以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桃园开启叙述序幕,三人所立盟誓中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理念更是成为后世结义立誓的规范模版。而关羽则是三人中最忠实维护这一誓言的典范,其后千里投主的故事则可看作其义薄云天的实例。围绕在关羽身上的人和事,均以突出其读《春秋》、守仁义的性格特点为主旨,关羽与刘备的关系唯义当首自不必赘言,关羽与曹操的关系也紧扣义字主题,铿锵有力地说明了关羽的义关乎的是人性个体的交往原则,与面上的敌我立场无关。这也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义的最一般化的诠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延伸与提升。《三国演义》没有赋予关羽安邦治国、平定天下的才能,却塑造了一个面临生死抉择、利诱相逼的紧要关头应该如何选择的完美典范,以至于这一标准毫无疑问地成为后世令人信服且自觉遵循的道德规范。而后世对关羽的神化与膜拜与其说是关羽的仁义气节感天动地不如说是这一仁义境界本身如此之高而令众生钦佩而幕求。关羽确有其人,但并无其神!所有体现在关羽身上的仁义操守都只不过是理想道德的优化集成,反映了人世社会对“春秋大义”的憧憬与渴望,从而上升为一种流传世代的原型主题。
三、结语
《三国演义》所揭示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原型主题还有很多,如诸葛亮、周瑜、荀彧等谋士良将所体现的大丈夫理应精忠报国的思想,庞统、祢衡、张松等形貌丑陋之人所证实的人不可貌相的哲理,都通过他们各自的境遇与结局一一展现了出来。这些原型主题的存在,奠定了《三国演义》的文学地位,也激发了此著世代相传的绵绵动力。大大小小的原型主题,正如人们心存的诸多梦想,斑斓驳杂地映现于书中的各色人物身上。而这些原型主题,既是对此著之前的社会共同梦想的总结和提炼,随着故事的经世流传,又成为了指导后世道德规范的基准依据。《三国演义》的这一作用,相比其对战争的跌宕叙述和对机谋的缜密描写,更应该成为考量其历史、社会和文学价值的重要准绳之一。
参考文献:
[1]Guerin, L. Wilfred, et al, 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4th edition)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Selden, Rama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4th edition)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Pearson Education, 2004.
[3]常如瑜,神话-原型批评的精神生态意义——荣格原型批评学说中的生态精神解析[J].文艺争鸣,2010(01)pp.157-161.
[4]陈太胜,20世纪西方文论新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5]段炼,神话-原型批评介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04)pp.125.
[6]韩雷,神话批评论[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7]李升炜,为神话-原型理论正名[J],青年文学家,2012(01)pp.10-11.
[8]罗贯中,三国演义[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9]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10]盛宁,文学:鉴赏与思考[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9月.
[11]苏艳,神话-原型批评视阈中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J].外语学刊,2009(02)pp.108-111
[12]王世芸,关于神话原型批评[J].文艺理论研究,1995(01)pp.34-38.
[13]武传阳,神话-原型批评及其影响潜能[J].新余高专学报,2004(01)pp.30-32.
[14]仵宏慧,神话内涵的现代重构形式——比较荣格、弗莱神话原型批评的异同[J].青年教师学报,2007(06)pp.22-26.
[15]杨晓林,神话-原型批评刍议[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4)pp.38-42.
[16]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17]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