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兰
[摘要]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达到了无所不在的地步,特别是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极为活跃。它不仅把会计人员从繁重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相关、及时的信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会计电算化就是将以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的简称,是集会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管理思想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
[关键词] 会计专业; 电算化教学; 引导学生; 学习方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6. 04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06- 0095- 01
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的实际情况,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满足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引,调动学生“想学”、“爱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求知,创新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逐渐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我想学”的积极性
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发展变化的。当刺激、新奇的事物与个体需要相符合、相联系时容易发生兴趣,并形成活动的动机。它是促进学生细致观察、良好记忆、创造思维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中的一些实际现象,例如,大家都会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制表,用计算机玩游戏,那么能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呢?用计算机进行会计账务处理与手工会计账务处理相比有哪些好处等,首先提出疑问;再通过上机演示使学生产生特别的好奇心理,从而萌发出急于寻求答案的求知欲望;然后适时地采用图文并茂的板书授课、VCD多媒体课堂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耐心地启发、释疑,并利用实验、实习机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各种上机操作实验等,让学生感到学习这门课程“有趣”、“有用”。从而既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好奇心理,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2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增强“我愿学”的情感
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人的情绪、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根据客观事物的不同特点及其与人关系的不同,人就对这些事物产生不同的态度和体验,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功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情绪高涨,就能引发极大的兴趣,使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提高,感受性增强。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和谐、平等、宽松的教学环境,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加强情感联系,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从“我想学”向“我乐学”转变。比如,用欣赏的目光注视学生、用积极的话语表扬学生、用肯定的动作认同学生等,满足学生对温暖关怀的渴望及对自信的需要。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① 正确地评价学生。评价要建立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发展;要善于发现和认同学生的“闪光点”。中专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具有渴望表现自己并引起别人注意的潜在意识。如果在展现自己的过程中,自己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就会增强自信心,产生积极的参与动机。② 要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激励,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③ 要善于利用自己健康的情绪影响学生。要以自信乐观的心境、饱满热情的情绪感染学生;同时要注意把握既符合学习情境、学生心理又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共同需要,以调动学生最大限度的情感共鸣与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
3遵循智力思维规律,教给学生“我会学”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认为,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的心理过程。学习和发现未知的东西会给人们带来求知、理解的满足和幸福,进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核心。为此,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中专学生正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过渡时期,学习的主要方式和常规性的思维活动是再现性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基础,提高创造能力的前提。因此,我在教学中积极发展学生的再现性思维,不断满足学生求知和理解的欲望,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 将思维的基础建立在感性知识之上,让学生凭借对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的联想及以往知识经验,使思维逐渐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如会计电算化是为会计工作服务的,因而它的基本核算功能如填制凭证、审核凭证、记账、结账等工作与手工操作是相似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一些账务处理,然后再进行计算机操作,让学生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发展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实践第一的观点。
(2) 要将思维的起点建立在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内。注意学生的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注重“教法”的选择,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例如,对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只指点其学习的路径、说明方法,让其自主思维;对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除了指明学习路径、方法,而且还要指导其思维;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及时指导,启发思维;在实习中,对一些平时基础好、非常愿意学而且进行速度快的学生出现的“吃不饱”的现象,及时给他们“开小灶”,适当增加实习难度,并引导他们学会结合现有的计算机知识以及会计知识进行分析,主动排除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而提高他们独立操作的能力;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在实习中给其一些简单的实习题目,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指导,使他们启发思维后能独立地排除这些问题,得到“成就”感。这样,能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3) 对思维的引导要循序渐进。要根据学生再现性思维多的特点,不断理顺思维关系,排除思维干扰,拓展思维渠道,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爬“慢坡”,以减小学生求知和理解的阻力,增强排除障碍和解决疑难的动力,促进他们从“我学会”向“我会学”方向发展。如在实践、实习、开设讲座等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中,使学生通过抽象、概括、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培养他们思维认知的能力,这样就有利于形成结构性知识,以及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