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2012-04-29 21:27李忠
考试周刊 2012年61期
关键词:探究性创设探究

李忠

摘要: 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从而营造一种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氛围。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形成的,积极的思维常常取决于问题的刺激程度。本文阐述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探究性提问的基本要求和探究性提问的方法,以期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特点基本要求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探究性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关注,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靠课堂上教师的传授及学生的吸收,而且需要学生亲自去实践和探索。课题探究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展开讨论。

1.探究性提问的特点

第一,鼓励性。在课程提问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让学生通过机械记忆来回答,而是需要积极的思考,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纵横联系加工才能回答,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为了充分激发学生高水平思维,一方面要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在同学回答之后及时给予鼓励,或者让其他同学发表不同看法,这样让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问题上来,克服畏难心理。第二,开放性。开放性提问能够刺激学生,使其产生很多有新意的想法,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不能为了控制课堂而采用封闭式或者半开放式的提问,这样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无法真正利用学生自身的学习资源。一般而言,理想的提问是用发散式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用聚合式提问让学生得出某种结论。第三,层次性。教师提问要精心设计,各阶段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递进式的,前后衔接、逐步进化的。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先设问,再反问、追问和深问。第四,指向性。教师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要有指导和引导的作用,给学生指出探究的方向,教师不是直接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通过探究提问给学生提示和引导。

2.探究性提问的基本要求

第一,问在有疑之处。教师的提问必须设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否则即使教师的发问再多,学生也没有兴趣回答,甚至还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设在有疑之处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而提问一旦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精神上得到极大满足,还能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学生的有疑之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自知有疑问的地方,另一种是自觉无疑而实则有疑的地方。对学生自知有疑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它们提出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然后通过资料的收集,将问题一一解决。第二,问题要有启发性。启发性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启发性的思维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其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得以发展,能力得以培养。第三,问题难度要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又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这是引起学生探究,活跃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问题过于难或过简单都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不利于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问题过难,又使学生感到力所不及,不知从何做起,进而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学习主动,如提问时,不注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的同学冷言冷语,甚至挖苦嘲弄,这不仅会造成课堂气氛紧张,而且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使学生产生对立的情绪,失去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教师提出的问题,如能注意满足学生的补偿心理,能够促进课堂气氛和谐、融洽。例如: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不要立刻对其作出评价,教师可以换一个相关的基础问题或联系实际的问题,给学生再次表现的机会。如果问题过难,教师可以利用探究提问序列性特点,启发引导学生,将它分成若干较易较小的问题,引导学生逐一回答。

3.探究性提问的方法

第一,情境创设的途径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事例。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学生对各种生活现象虽然习以为常但也会感觉奇妙无穷,如果能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必然会使学生激动和兴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形象地创设常规教育手段难以创设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学习内容用生动的画面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了既感到新鲜、惊奇,又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们仔细观察、想象和议论,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和热爱科学之情,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广阔性。第二,利用历史典故,在课堂上我们也可以从一些历史典故事件与民间故事中寻找情境创设的灵感。

另外,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注意加强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把摸索体会到的观念方法尽快地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因势利导,适时地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渐领会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其次,注重学生情感。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价值的等方面的因素,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甚至质疑教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文.小学生学习活动理论,外国教育资料,1992,(6).

猜你喜欢
探究性创设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