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艳
论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伴奏能力的培养
●何 艳
钢琴伴奏是指用钢琴为歌曲快速并有效果地进行伴奏,起到对歌曲补充与衬托的作用,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起到重要作用。音乐教师良好的钢琴伴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主动学习之目的。钢琴伴奏是作曲理论知识与钢琴演奏技巧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
准确理解新课标内涵,实现音乐课的“双基”教学。新课标的产生,是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新课标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名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双基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以学法为基础,注重教法,具有启发性、问题驱动性、示范性、层次性、巩固性特征的一种教学模式。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所有音乐教学活动的展开都要达到“双基”教学的要求,这也是完成音乐课教学的一个基本标尺。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伴奏实现美育目标。新课标要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音乐课的教学,更要认真研究教学主体的特征。当前的中小学生发展日趋多样化、个性化,他们与社会的互动频繁,思想活跃,价值多元,崇尚自我,反感束缚。因此,音乐课的教学,特别是伴奏教学必须分析归纳学生的这些特征,及时调整思路,制定符合当前中小学学生审美,同时又能正确表达作品内涵的伴奏设计,实现美育教育的目标。
实行“拿来主义”,抓住典型不放手。“拿来主义”源自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杂文,在这里借用此词仅以说明音乐教师在伴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过程中,要勇敢的、直接的吸收效果显著的、典型的伴奏形式。“拿来主义”是学习伴奏的最佳捷径。被“拿”的对象指歌曲的典型伴奏音型,其中首推正谱伴奏。正谱伴奏是作曲者精心为歌曲所创作的音乐伴奏,能够充分体现出歌曲的内涵与意境。音乐教师若想真正提高自己的伴奏水平,大量的演奏、体会、研究正谱伴奏,从正谱伴奏中总结和声语汇的运作规律,感受伴奏音型与歌曲结合的意蕴,总结伴奏设计的重要规律。这些知识,必须直接去“拿”、去借鉴,才能以最直接的方式刺激演奏者的听觉,内化为演奏者自己的审美感悟。抓住典型的伴奏音型、和声语汇、伴奏设计不放手,学会归纳,举一反三。
增强人文底蕴,技术与感觉并重。伴奏技术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积累。音乐教师在不断提高演奏技能的过程中,应大量涉猎文学、艺术等作品,不断开阔视野,提升综合艺术素质。伴奏是为演唱者服务的,必须全面、正确的塑造音乐形象。伴奏音型的选择是根据教师的实际技能情况来决定,而音乐感觉却是听得见摸不着的东西,这与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完美的技术,加之到位的音乐感觉,方能出色的完成歌曲的伴奏教学。因此,音乐教师在提高演奏技术的同时,千万重视音乐感觉的培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思想与时俱进,追求个性化的伴奏设计。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以新理念、新目标、新手法来实现各学科的教学。音乐教师决不能局限在传统的伴奏思维中,要大胆的寻求突破,追求有个性的伴奏设计。流行音乐中很多的和声、音型都可直接植入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如《大海》(张雨生)中的典型柱式和弦音型就可以直接应用于音乐课程《采菱》的教学中,这样的设计,使这首具有江南水乡风情的歌曲增加了现代流行元素。由于柱式音型伴奏有着极好的音乐推动性,因此在《采菱》中就形成了强大的音乐推动力,孩子们在学唱时能够体会到动感十足的伴奏效果。此外古典音乐、爵士音乐中也有着丰富的节奏、和声素材,这些都是我们学习伴奏的宝典,教师们要用心的去体会与学习。总之,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始终站在音乐学科发展的前沿,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音乐伴奏,才能更好的为音乐教学服务。
[1]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中小学音乐教师丛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谢嘉幸.走进音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刘 明)
何 艳/齐鲁师范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