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容
(重庆文理学院,重庆 402160)
犬儒与君儒:勇者的对峙、智者的交流、仁者的胸怀
——读Diogenes and Alexander有感
张海容
(重庆文理学院,重庆 402160)
本文分析Diogenes and Alexander中的亚历山大大帝和犬儒学者狄奥根尼进行角色分析,指出他们表面上是对比鲜明,实质上却又很多共同之处: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仁者胸怀,为心中理想义无反顾的勇者气概,和彼此欣赏但又心照不宣的智者默契。因此,他们属于同一类类型:犬儒——狄奥根尼,与君儒——亚历山大,二者同为儒者的典范。
亚历山大;狄奥根尼;儒者;犬儒主义
曾经有幸拜读了一篇英语课文Diogenes and Alexander(杨利民 2002),为书中的两位主角所深深感动。其中一个是伟大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另一个是犬儒学者狄奥根尼。他们个性迥异而又相互映衬,既有迷人的个人魅力却又折射出同样的人性光辉。可以说,是历史的机缘巧合,或命运的刻意安排,才让这一对风云人物在一个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时刻以一种特定的方式产生了一场特殊的会话,从而给后人留下了迄今为止都意犹未尽的想像空间。
首先来看对话的主角之一——亚历山大大帝。进行对话时的亚历山大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理想君王的完美化身:才刚刚20岁,可他已经征服了大半个文明世界。并且英俊、强健、有知识、善思索,举止高贵、作风优雅,风度翩翩。当所有我们可以想象的赞溢之词加于其身而毫不过分时,亚历山大身上的光环效应应当是达到了巅峰状态,他如日中天的人格魅力更是光芒四射,无人可挡,成为柯林斯乃至整个马其顿和希腊诸岛众望所归的英雄。他征服的不单是国土、疆域,更重要的是征服了人心、民意,的确是位伟大的征服者,难怪后人在英语中谈到Alexander时,总要在后面加上The Great进行修饰。这样的人物,无论出现在哪儿,都是当然的主角,借用书上的原话就是“the man of the hour,of the century”。
和亚历山大光彩照人的形象相比,狄奥根尼就相差十万八千里,简直是云泥之别。他形象猥琐,举止怪异,大白天还在街上打着灯笼寻找“一个诚实的人”。他四处宣扬,说真正的人应当生活在自然状态,不需要财富和其它的物质享受。一个人若是为外物所驭,贪图荣华富贵,那其实就已经沦为物质的奴隶,不再是自由之身,过的将是半死不活的生活。为了展示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然的生活,狄奥根尼身体力行,自愿选择住在一只陶制的大坛内,又脏又臭,乞讨为食。周围的人们当然不能理解这种现在看来都还过于前卫的做法,于是讥笑他过着狗一样的生活。但狄奥根尼见解独到,认为狗才生活得最真实、最自然,最值得仿效,所以他从不介意别人称他为“狗”,甚至高呼要“像狗一样活着”。因此他信奉的哲学被称为犬儒主义,其英文单词cynicism就来源于希腊语的“狗”,意为像狗一样生活。狄奥根尼死后,后人甚至在其墓碑上刻了一条狗作为纪念。
可就是这样一个像狗一样的狄奥根尼,连续让亚历山大碰了两次钉子。第一次,当亚历山大作为新的君王入主柯林斯时,所有人都蜂拥而去,为的是要觐见圣君、瞻仰其风采。但狄奥根尼压根没动,这样的一个唯一例外,在整个热闹的大背景下就显得格外刺眼。这种明显的漠视对亚历山大构成了第一次侮辱。第二次就是当亚历山大大人大量,不计前嫌,决定礼贤下士,亲自造访,对狄奥根尼可是给足了面子,可他不但不心存感激,反而傲慢之极,口出狂言“站到一边去,你挡住了阳光”。
文中戏剧性的转折点在于:亚历山大并没有因此而龙颜大怒、拔剑而起,而是默默转身选择离开,同时对身边的人轻轻地说出了那句传世名言:“假如我不是亚历山大,我一定做狄奥根尼。”这句话为整个故事的升华埋下妙笔,让我们得以管窥二人的内心世界。
其实我们之所以为凡夫俗子、亚历山大之所以为亚历山大的原因也就在这儿。首先,亚历山大是宽宏的亚历山大。当一个人手中握着绝对的权利,可以为所欲为,没有任何外来限制,那么唯一的限制就来自于他的内心。这是一个绝对的考验,此时他的所作所为没有也不需要做任何遮掩,一举一动全是内心真实的直接而正确的反映。所以绝对的权利可以绝对地揭示权利持有者的真正人格修养和真实精神境界。而对话中的亚历山大无疑就是一个绝对权利的持有者,他完全把握着其他所有人的生杀予夺,并且有两次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把狄奥根尼就地正法,可他依然选择了宽容和理解,显示出了对权利高贵的节制。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令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汗颜!
其次,亚历山大是持欣赏眼光的亚历山大。如果说亚历山大是现实世界中的君王,那狄奥根尼则是精神世界的君王。亚历山大坚信这个世界是腐朽而堕落,只有靠他的武力手段去拯救。而狄奥根尼认为世上很多人为外物所驭,迷失自我本性,只有皈依他的犬儒哲学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也就是亚历山大崇尚武力,推行的是“法治”,而狄奥根尼崇尚精神,推行的是“德治”,但相同点都是把自己扮演成救世主,以解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所以,亚历山大和狄奥根尼尽管表现各异,但殊途同归,从根本上属于同一类型的人。这也是亚历山大欣赏狄奥根尼的深层原因,即英雄见面,惺惺相惜。所以当他不是现实世界的亚历山大,就会选择成为精神世界的狄奥根尼。甚至,我们可以功利地理解为,狄奥根尼的犬儒哲学宣扬的“像狗一样活着”,要求人们放弃对荣华富贵的追求而满足于现状生活,类似于中国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之”,其实对亚历山大来说是可以借用的有效工具,毕竟麻醉老百姓,让他们在不思进取中放弃反抗是任何一个独裁君王都最愿意看到的情况。从这个功利的角度,他也会欣赏狄奥根尼,因为这样做同时又可证明自己胸襟宽伟、求贤若渴,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无论从纯粹精神的角度还是功利政治的角度,亚历山大都是欣赏狄奥根尼的,所以才有他转身离开时所发出的那句感叹。
那狄奥根尼是否也欣赏亚历山大?尽管文章中找不出直接线索,但我还是相信答案是肯定的。正如前面所说,二人本质上属于同一类型。所以这次见面,狄奥根尼肯定也有意气相投的感觉,即使没有相见恨晚之意,也有引为知己之心。我还相信,亚历山大若不是亚历山大,狄奥根尼若不是狄奥根尼,他们肯定会成为莫逆之交。但问题就出在:亚历山大就是亚历山大,狄奥根尼就是狄奥根尼。他们虽然是君王、哲人,但仍然不可能在真空中存在,还得回到社会现实中生活。狄奥根尼是犬儒主义的倡导者,一直在呼吁人们要抛弃阻碍他们获得真正自由的荣华富贵的观念。而亚历山大早已不是一个作为自然状态的“人”的意义上的亚历山大,而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意义上的亚历山大,是一个荣华富贵的典型代表和象征符号。所以在世俗的眼光中,亚历山大和犬儒主义正好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于是狄奥根尼对亚历山大是冷淡的欣赏,不理睬的、傲慢的欣赏。
亚历山大达到了此行的政治目的。他“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同时也证实了狄奥根尼的确是位真正的犬儒主义者。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狄奥根尼居然比他想象中的更超然、更精辟。因为狄奥根尼只对他说了一句话:“站到一边去,你挡住了阳光”。这话如此精辟、智慧,但亚历山大心有灵犀,一点即透。“别挡住我的阳光”大有深意。阳光,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恩惠,人不需要更多的追求,只需要活在自然状态,享受自然生活就够了,就真正自由了。在这种真正的自由面前,不懂珍惜和享受,却舍本逐末,浪费时间和精力于去追求所谓的荣华富贵,不是太可悲可笑了吗?用现代术语来理解,狄奥根尼这句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隐喻。或许他还暗示亚历山大,我若跟随你,所有阳光被你挡住,我就不能像现在这样自由宣传我的学问,拯救愚昧的众生了。这才是真正的智者之间的交流,言简意赅,惜字如金,可一切全都隐含于其中。犹如佛经中的拈花一笑,全在一个悟性。
结语:犬儒与君儒
亚历山大和狄奥根尼都是以天下为己任。《论语》(1980)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可以作为故事中的亚历山大和狄奥根尼的最佳注解。二人同样认为自己才是解救天下苍生的救世主,但“君子合而不同”,选择的具体方法有别,且都愿为实现心中的这一宏伟目标而牺牲其它的一切。所以尽管相互欣赏,但仍然只能在内心默默承认,在现实中还得各自踏上自己选择的阳关大道或是独木小桥,一路孤独而坚定地走下去。这或许就是李白感叹“古来圣贤皆寂寞”的真正原因吧。
我们汉语中把Cynicism翻译成犬儒主义,这犬儒二字可谓神来之笔。狄奥根尼主张像狗一样生活,而终其一生,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所以“犬”字理所当然。但后面这个“儒”字则大有文章。儒字一个人加一个儒字,就是说,儒者,人需也,需人也,是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换句话说,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方为儒者,儒者因此应为有文化知识和修养的人。在《论语·雍也》中,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为什么要把儒分君子之儒与小人之儒呢?君子之儒与小人之儒又有什么区别呢?冉求如果不前进,就是一个小人之儒;所谓小人之儒,就是这个人考虑最多的是他自己,而不想国家,不想别人。而君子之儒者,其所考虑的大多是国家之事,别人之事,较少想到自己。也就是说,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并不代表就能成为一个儒者;如果学了很多很多文化知识,而不为国家、不为人民服务,只考虑自己;这种人,国家不需要他,人们也不需要他,他就不是儒者,充其量也只是个小人之儒。 所以,真正的儒者,是国家人民所需要的,是既有文化知识又有大胸怀大修养的人。是具有高尚品质和礼节修养的人,可以为心中的大义而牺牲自我。而课文中的狄奥根尼继承并发扬老师的哲学,是“儒”无疑,而他为了践行自己的哲学思想,帮助世人抛弃虚幻的物质追求,重返自由本性,心甘情愿地居住在陶制大坛中,每天以乞讨为食。就更符合“君子儒”的定义,所以狄奥根尼信奉的Cynicism在翻译成汉语时被冠以一个“儒”字。这样衡量,亚历山大同样符合“君子儒”的标准,且为人中之王,如果他创立一门哲学,我想应当冠以“君儒”方显恰当。所以,亚历山大与狄奥根尼的会面以及产生的这场经典对话,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君儒与犬儒之间的故事,是一场勇者的对峙、智者的交流,体现的是仁者的胸怀(1)。
注释:(1)仁者无忧,智者无惑,勇者无惧。——《论语》
论语(1980).台北:文致出版社。
杨立民(2002).大学英语教程(第三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09-19
张海容 1977-),女 重庆合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