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础英语”精品课程建设与运作的思考

2012-01-06 06:02尤五力
关键词:基础英语精品课程课程内容

刘 莉,尤五力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关于“基础英语”精品课程建设与运作的思考

刘 莉,尤五力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明确要求:学校工作着力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方面。作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英语”应当从五个层面致力于精品课程建设:(1)坚持课程内容设计原则,即从课程的综合技能训练角度,把握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动态原则和递归循环原则;(2)构建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框架,即从多维的视角审视和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在兼顾传统语法教学观和词汇学习理念的同时,在课程内容设计环节将语法和词汇列为语言技能;(3)倾力建设语言资源库,使其体现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资源丰富的自主学习平台;(4)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综合英语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教学设计研究体系,探索和研究三者之间互为支撑的关系,以促进教学研究反哺教学实践;(5)建设并完善教学评估和教学反馈体系,重点研究着重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环节,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性。

精品课程;基础英语;优化教学环节

“十一五”期间,国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工程”)在中国高校全面运作。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研究以创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精品课程为特点,致力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等层面的改革。2011年7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本科教学工程”),并且明确提出,学校工作着力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方面。为此,笔者认为“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研究应该根据“本科教学工程”的要求,在争创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等精品课程条件的过程中,将课程教学以及教学研究的着力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上。

本文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为依据,将优化教学环节作为论述的中心,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语言资源库建设、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基本教学环节或教学条件层面,阐述笔者对“基础英语”精品课程建设及其运作的思考。

一、课程内容设计原则

“基础英语”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大纲》)的界定是综合英语技能训练课程[1]。所谓综合技能训练,就是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读、写、译为核心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基础英语”课程从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范围编制和设计课程内容,包括支撑和支持各单项技能的诸多微技能和知识点,而不是仅局限于一二项技能。

美国学者Grave在阐述语言课程设计时提出将课程内容概念化的观点,即通过构建诠释课程内容的框架体系,详尽地阐述课程内容和课程重点[2]37。笔者认同Grave的这一观点。在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可变因素包括课程设计的相对稳定性、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语言与语言使用的方式、实践语言技能的语境等。理性地设计和构建课程内容框架体系,有助于体现教学重点,易于教师全面把握课程内容。笔者认为,在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主要应当把握三个原则。

首先需要坚持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我们可以将综合英语技能视为类似网格的结构:英语的每一单项技能至少与其他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技能,以互联方式相连。如写作技能就与词汇和语法相连,而词汇、语法知识与阅读和阅读量紧密相关。在语言教学和应用语言技能的实践中,听说读写、词汇以及语法作为单项技能彼此之间呈互联互补状态。倘若某一项技能与另一项技能之间的转换不够通畅,学习者可以利用其他技能弥补。以听说交际为例,当学习者遇到听与说的转换障碍时,他们可以借助简单词汇、简单句型、手势语等其他方式与对方沟通,努力将所要表达的信息传送至交际对象。

在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注意把握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就是从提高学习者英语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角度,帮助他们在体验1+1>2的学习实践中受益,增强应用英语的自信心。

第二,课程内容设计过程应当坚持动态的原则。在课程内容设计的过程中,教学内容涉及的层面多,包括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选定教材和确定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制定教学进度、确立评估方案等多种要素[2]37。就通常意义而言,讲授大纲或授课计划是课程内容设计的主要成品,教师根据授课计划教学。然而,作为精品课程的“基础英语”课程内容设计必须重视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充分发掘和合理使用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和教师的教学实效性,三者互为条件、缺一不可。笔者由此构想以教材为媒介,在三者之间创建一种互动平台或互动空间(见图1),这是坚持动态原则的必要保证。

教材作为媒介不仅提供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必备知识,还可以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教师备课、学生学习的过程亦可视为他们与教材编写者交际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围绕教学共同探讨。教材、教师和学生之间呈现出立体互动空间状态,将极大地促进和提高实施讲授大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第三,笔者认为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还应当坚持递归循环的原则。所谓递归循环是指在诠释课程内容和课程设计方面需要不断地修正和修订。课程内容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根据教育理论、相关指导性文件和教学实践等进行理性地诠释,需要经过起草、反复讨论、多次修改,直到最终形成文本。遵循递归循环原则,基础英语的课程内容设计可以持续到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或反应得到不断地完善和优化。

(图1) 课程内容设计互动空间图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框架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环节,笔者将思考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体现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见图2),将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作为“基础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所谓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亦是“语境、功能和语言技能的综合表现”[243。由此,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兼容性。例如,就某一话题(topic)进行阅读教学时,必然涉及相关的词汇和文章之文化语境或背景,也与学习者的语法、听、说等技能密切相关。再以词汇为例:词汇作为单项技能与听说读写和语法等单项之间是相互依存。如果词汇与写作之间的通路阻塞,不够通畅,学习者应该能够借助语法知识、阅读等其他方式完成写作信息传递任务。基础英语综合技能网格图展示了各个单项技能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互关联,互为依托,亦勾勒出笔者在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时的思维路向。

笔者的第二点思考为:在课程内容设计环节中将语法和词汇列为语言技能,这是与传统语法观和词汇学习基本理念的不同之处。笔者赞同美国学者Larsen-Freeman挑战传统语法观的观点:“与其把语法视为一种知识,不如将之视为技能,即继听说读写之后的第5技能——语法技能(grammaring)。”[3]13笔者认为,为了让学习者掌握好语法,不仅应该创造各种有利于学习的语境,还应当提供足量的语法练习,像训练其他技能一样,让学习者在大量的实践中提高语法技能。

(图2) 基础英语综合技能网格图

词汇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新西兰学者Nation,I.S.P.将词汇学习分为两种类型:直接式和间接式。所谓直接式学习指直接的练习和活动,如词形拼写练习,词汇游戏等。间接式学习要求为学习者提供学习使用词汇的语境和大量的学习机会[4]2~3。笔者从“基础英语”课程的角度看,Nation划分的两种词汇学习类型都具有技能训练的特征和特性。在提高学习者词汇技能方面,教师或者需要准备活动性作业和任务,用于学习者的练习和操练;或者需要充分利用词汇出现的语境,使学习者能够在语言的使用中掌握词汇学习技能。

笔者认为,基础英语综合技能网格图将语法和词汇学习视为单项技能,有助于教师从多维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在传承传统语法观和词汇学习理念的核心内涵的同时,还应当以“老酒新瓶”的方式优化教学环节,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实效性之目的。

三、语言资源库建设

“本科教学工程”的建设目标之一为通过加强课程建设形成一批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同样十分重视教学条件,强调优质的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要求加强课程网站的教学辅助功能。笔者认为,在“基础英语”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当根据“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和精品课程评审的要求,将语言资源库建设视为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笔者从英语专业的学科视角出发,认为“基础英语”课程的语言资源库建设应包括教学用资源、教学评价资源、教学辅助资源和学习资源四大分支或模块(见图3)。首先,语言资源库结构图显示四大模块之间不是截然分离,而应当是相互连接。其次,四大模块相对独立,拥有各自的分支,每个分支下还可以继续纵横拓展。再次,图中各模块之间的虚线部分表明,各个模块的内核能够与其他模块的内核相互关联,可以部分共享和互补,互为条件。譬如,教学用资源中教学方案的教学目标,就可以成为教学评价、教学辅助资源和学习资源运作目标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优质的语言资源既能够使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充实又能使教学过程有生气。换言之,丰富的语言资源是教与学能够得以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

教学用资源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适合团队教学的标准化教学方案;(2)具有示范作用的高质量课件和常规教学用课件。教学评价资源至少应该有诊断性评价试题库、终结性评价试题库和形成性评价试题库。所谓教学辅助资源,是指教师集体缜密设计的、能够用于团队教学和共享的课堂教学任务和活动案例,以及除教材和教参之外的各类补充材料,可以是辅助音像材料、文本材料等等。学习资源建设的目标就是在学生与教学、学生与教材之间搭建文献资料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既应当适合学习者个体特定的英语学习需求,又要兼顾文献资料的综合使用率。

简言之,语言资源库既要体现出“基础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又要体现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以确保让学习者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图3) 语言资源库结构图

四、教学设计研究

如何运用最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几乎可以视为教师从事“基础英语”教学的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在教学设计环节十分重视教学理念层面,将“重视实证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列在评审标准的首要位置。结合“基础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笔者提出由“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综合英语技能训练为核心”的三个理念组成的教学设计研究框架(见图4)。

(图4) 教学设计研究框架示意图

教学设计研究框架示意图(示意图)中的实线显示:三个理念之间好似环状三角形,三者相互支持,缺一不可。但是,围绕每一理念仍然可以展开相对独立的教学研究。示意图中的虚线首先表示三个理念层面的教学研究关系:教学过程可以互通和互动,研究成果可以共享。其二,每一具体理念层面内部如图中虚线所示亦呈互动状态,同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还可以继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以“以学习者为主体”这一层面的研究为例。“基础英语”课程可以对英语专业的新生进行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的调查研究,这属于学习策略的实证性研究。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既需要学习策略理论的支持,又需要借鉴其他学习需求方面的相关研究。就调查研究的结果而言,尤其是那些具有普遍意义和客观性的研究数据,能够在综合英语技能训练层面,为任务设计、活动作业设计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提供可参考的实证性数据。同样,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探讨教学方法,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教学方法的实证性研究。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实证性研究、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性研究、对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课堂教学,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促进他们的能力发展等等,都是教学设计环节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笔者提出研究框架示意图旨在从宏观上把握上述这些研究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促进教学研究反哺教学实践之目的。

五、教学评估和教学反馈体系

教学反馈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也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基础英语”课程评价主要有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许多院校的实际教学现状是,比较注重诊断性评价和课程的终结性评价,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往往重视不够。因此,笔者认为建设相对完善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应当是教学评价与教学反馈环节中首要的研究重点。

形成性评价的对象为单元教学内容,它包括对每个单元教学必须达到的目标准备好评价项目,在单元教学结束后举行测试,从而了解该单元必须掌握的最低限度的目标完成状况。对于没有达到最低要求的学生,则要给予必要的辅导,通过指导和矫正使其达到基本要求。进行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两个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反馈项目结果去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共同难点,采取补救措施;学生可以通过测试了解自己是否掌握每个单元的基本内容,及时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笔者关注到,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上所展示的国家级和省级基础英语精品课程都包括了形成性评价这一环节。“本科教学工程”对强化教学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赋予笔者新的启示:应当在“影响教学质量的基本环节上进行教学改革”,并且从坚持课程研发的角度构建“基础英语”课程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即由单元测试蓝图、单元评价试题库和分析评价三个基本模块组成的评价体系(见图5),彼此之间的关系为互动、互补、相互照应。

形成性评价体系主要应当有三项基本任务。首先,根据教学方案,设计适合单元评价的测试蓝图——一份双向细目表,其中一个坐标反映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另一个坐标为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要求指标。第二,建立适合检查单元教学的形成性评价试题库,即结合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若干套价值均等的具体评价方案,以便超越时间上和班级之间的局限,随堂进行测试。第三,对反馈回来的测试数据进行抽样分析和评价,分析内容主要在结果分析和过程分析两个方面。结果分析的重点在于负反馈信息分析:分析的对象为错误类型,评价错误的性质,找出错误产生的原因。过程分析则针对试卷而言,其分析对象应包括信度、效率和可行性等项目。从这一个层面看,过程分析又是对评价试题本身可行性的验证。为此,提出矫正方案是第三项任务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应该从不同类型的负反馈信息数据中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层次或多种形式的矫正方案。

笔者相信坚持从优化教学环节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视角去认识和把握“基础英语”的教学评估和教学反馈环节,有助于建设和不断完善着重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进而能够极大地提高“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效率和实效性。

(图5) 形成性评价体系

六、结语

近几年来,许多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研究在“质量工程”的引领下,进行着十分有意义的探究性研究,如多模态教学理念的应用研究、模块式教学研究、立体多维的教学环境与模式研究等,还有的院校在开辟第二课堂、建设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开发、个性化自主学习等层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笔者正是在借鉴和学习这些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优化教学环节对“基础英语”课程教学过程及其运作的意义,本文力图体现笔者的这一研究理念和思路。

笔者深知,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途径之一,只有不断全面开展科学的教学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注重优化教学环节,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学质量。笔者还将继续从这一视角对“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研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期待这一涓涓细水能汇入我国英语教育研究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江河之中。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Graves,K.Designing Language Courses:A Guide for Teacher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2005.

[3]Larsen-Freeman,D.Teaching Language: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2005.

[4]Nation,I.S.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2004.

G642

A

1001-4799(2012)04-0132-05

2012-03-15

刘莉(1955-),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育和应用语言学研究;尤五力(1953-),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育和英语词汇学研究。

雷 丹]

猜你喜欢
基础英语精品课程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探究
池州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基础英语》课内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