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转变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

2011-11-27 05:36周洪星
当代教育科学 2011年20期
关键词:导学学案目标

● 周洪星

学案导学:转变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

● 周洪星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高喊”,要改革教学方式,取消“满堂灌”、“注入式”等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能力,但落实的效果并不理想,仔细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现实,不难发现,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在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长此下去,势必严重影响新时期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所以教学方式必须进行富有成效的改革。

一、学案与学案导学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探索出了以学案为载体,帮助教师实施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及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探索精神非常有效,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

学案,顾名思义,是相对于“教案”而言的,对“学案”概念的界定,目前还存在不同的意见,笔者通过分析大量的资料发现,目前人们对于学案的认识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学案即学习方案。这种观点认为,学案是教师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在授课前依据教学目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把课本中相应的内容和预备知识,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模拟问题发现的过程,精心设计递进性问题系列,以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台阶完成自主探索真知的学习过程,是指导学生学习本课时或课题的学习方案。

学案就是学习材料。这种观点认为,学案是把教学目标、预习任务、知识重点、教学步骤、评价任务等编写成供师生使用的学习材料。

学案就是案例。这种观点认为,学案是在教案基础上,为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而设计的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以上三种说法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学案”的特点,我们在本文采用“方案”说。

“学案导学”是一种主体性的教学活动,是以学案为操作材料,以导学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和相关的学习资料,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问题系列,让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时,能经历观察、思考、探索、发现、归纳、交流、总结等活动。它彻底改变了教案教学“单向性”的态势,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学案导学课堂教学过程如下图所示:

二、学案的基本内容

使用学案导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是编写学案,教师在学案设计与编制时,必须从“学生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出发,充分体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评教、问题导学”的教学思想。学案的编写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发挥学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保证学案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还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通过学案的导学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要注重对知识规律的总结及对学生学习思路的点拨,切忌不要把学案编制成知识点的简单罗列,或者将学案设计成为“题案”。

学案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法指导、练习题、推荐作业等五个部分。当然,具体到不同的学科,由于学科的特点不同,学案的构成也会不同,即使同一学科,由于不同知识点具有不同的特点,也会导致学案的差异。虽然学案的组成不同,每个部分的“称谓”也有所区别,但是教师在设计学案时,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练习题的设计上。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学案注重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一)学习目标

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因此,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指学生在整个学案教学中进行学习所应达到的状态,它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意志目标、心理培养目标等。有的目标是显性的,可当堂检测,有的目标是隐性的,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目标要具体、有可操作性。

(二)学习重点

所谓重点,就是联贯全局、带动全面的重要之点。它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起核心作用,并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起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是基本的纲领性知识和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抓住重点内容,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学案中,应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或本课题的学习重点,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按照学案进行学习时不会偏离方向,使学习过程层次清晰、主次分明。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导学指导

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既要“予人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为此,要根据“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原则,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在它的指导下,能自主学习,沿着教师预设的思维台阶逐级而上,直至掌握所有新的知识点。

(四)练习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因此,设计适当的练习题就成为学案中的重要一环。练习题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巩固所学知识以达到学习目标的训练;二是完成知识的迁移和知识结构的优化,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应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的问题。在练习问题设计时,教师应注意多设疑,让学生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达到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形成学习能力。为此,所选的练习题要有代表性,能紧扣学习目标,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一定的深刻性,要分出层次,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思考的兴趣和思维的空间,并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五)推荐作业

由于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征,这就要求学案教学做到分类促进,所以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不同的思维要求,每课时精心编制1至2道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创新题目,为学生提供创新活动与实践的机会。这样的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做。推荐作业保证了学案教学的完整性,保证了学案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体现分层教学的教育思想,还能把知识线、学法线和能力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三、学案导学的操作过程

呈现学案。教师要在上一次课结束之时把下一节课的学案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就有充足的时间自由安排学习活动。学案的呈现方式包括口述呈现、板书呈现、课件呈现以及活页纸呈现。一般情况下,活页纸呈现的效果最好。虽然它费用较高,但是使用方便,易于保存,便于未来复习时使用。当然,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取学案的呈现方式。

自主学习。在学生拿到学案之后,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他们就可以借助学案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充分运用导语、演示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创造适当情境,向学生指明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依据学案的内容,认真看书,解决有关问题。教师来回巡视,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自学情况,确定出个体疑点。

组织讨论。教师把通过观察、巡视等各种渠道获得的个体疑点及其他信息进行归类,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鼓励他们互相协作,互相启发,达到通过讨论消化个体疑点,完善知识结构、交流经验,提高能力的目的。教师也要加入讨论,并注意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进一步讨论问题的歧点,求得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达到各组互补,“学生教学生”的教学愿望。

释疑点拨。学生通过自学已经达成共识获得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去包办代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进行释疑点拨,这时的点拨应重在方法的指导,要以启发为主,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解答。教师还要利用演示实验,例题教学的示范性、有效性,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意识。同时教师的释疑应具有激励性,在纠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的同时,赞扬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敢提出新问题,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难点。

知识检测。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检测,其目的是进一步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教师提前设计好的检测题。在知识检测结束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检查反馈,以便发现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对这样的共性问题教师要进行再一次的释疑解答。之后,把推荐作业介绍给学生,以供优秀学生思考与探索,这样做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尖端人才。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时间使用这种模式,学生就能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1]张曙光.构建学案导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4).

[2]胡贵和.学案教学初探[J].山东教育,2000,(8).

[3]邵凤兰.高中英语阅读课学案的设计与编写[J].课程·教材·教法,2001,(5).

[4]关士伟.学案设计的理论研究[J].教育探索,2005,(8).

[5]王祥.学案导学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5,(12).

[6]裴亚男.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7]吴殿更.新课程背景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9,(18).

[8]Bruce Joyce&Marsha Weil&Emily Calhoun.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9]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周洪星/泰安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刘君玲)

猜你喜欢
导学学案目标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