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库
(湖北煤炭地质局,湖北武汉 430062)
国有企业建立廉洁风险防控制度的思考
刘占库
(湖北煤炭地质局,湖北武汉 430062)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济基础。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承担着维护国家和全民利益,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的责任。根据有关资料对近20年来企业领导廉洁从业情况分析显示,国有企业领导和工作人员腐败现象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上升和发展趋势,加强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制度建设,是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的重要措施。
国有企业; 领导干部; 腐败; 廉洁; 风险防控
200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贯彻落实好这一《规定》,关键是要紧紧围绕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引导企业领导人员切实增强廉洁从业意识,严格遵守5个方面的行为规范;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把廉洁从业的要求贯穿和落实到国有企业决策、管理、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做到关口前移、预防在先。紧贴国有企业工作实际,建立廉洁风险防控制度,是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以及经营管理人员和有业务处置权人员廉洁从业、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的新举措。
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制度,是指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所采取的预防和控制的一系列相关措施和办法的总称。预防就是把工作做在风险未发生之前。控制就是把工作做在风险尚未转化为腐败之前。做好廉洁防控工作是有效控制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腐败现象发生,搞好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和重要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重要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制度建设,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预防腐败信息系统,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济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承担着维护国家和全民利益,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建立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制度,促进国有企业领导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对于保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健康顺利进行、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国家和出资人利益、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建立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有企业现代管理科学化的现实需要。根据国际反腐组织“透明国际”发布的全球腐败感觉指数排名表显示,我国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清廉指数为5.77、腐败指数为0.003“比较清廉的国家”,到2009年清廉指数为3.6、腐败指数为0.66变成世界上“腐败比较严重的国家”。近两年中国的清廉指数维持在3.6,排名从1980年的27位到2009年的79位(每年调查的国家数量不完全一样)。“透明国际”是以CPI(清廉指数)和BPI(行贿指数)衡量一个国家的腐败程度。CPI(清廉指数)采用10分制,10分表示最廉洁;0分表示最腐败;8.0~10.0 之间表示比较廉洁;5.0 ~8.0 之间为轻微腐败;2.5~5.0之间表示腐败比较严重;0~2.5之间则为极端腐败。一个国家至少被3个或3个以上的数据调查过,才能被列入清廉指数。行贿指数标准化数值为1,0分表示无行贿,1分表示最严重。
图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清廉指数变化曲线图
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国有企业违纪违法案件看,大案要案多数与企业领导人员有牵连。物资采购、工程建设、产品销售、质量检验、资金管理等一些关键环节的腐败案件居高不下;一些企业领导人员利用重组改制、产权交易、资本运营和关闭破产之机,侵吞侵占国有资产、侵害职工合法权益,引发职工群众强烈不满。以湖北省为例,近2年来省纪委侦办湖北清江开发公司、湖北移动公司、武汉中石化公司、湖北双环股份公司等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纪违法案件26件,其中,涉及厅局级“一把手”9人、中层干部数十人,窝案串案20件。违纪金额个人都在数百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过千万元。湖北省国资委和归口管理的企业近4年来共有违纪违法案件458件,追究党纪政纪处分547人,追究刑事责任37人。这种状况说明,进一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遏制腐败案件发展势头,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
第二,建立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制度,是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的内在需要。企业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因为手中掌握有一定的权力或特权,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有违反制度和规定而乱用职权发生腐败的可能性。预防腐败的本质是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提前化解权力运行过程中腐败的风险,使腐败行为不发生或少发生,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
第三,建立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制度,是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更好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的的需要。近年来,党和国家在着力推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企业效能监察、源头治腐等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企业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给国有资产造成重大损失,影响了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损害了党的执政之基。究其出现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集体决策机制缺失,用权行为失控;法律风险意识淡薄,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内控机制薄弱,外部监督不力等。通过建立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制度,将防范和化解廉洁风险的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部门、岗位和个人,形成预防腐败的网络体系和长效机制,将会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提供强大而有效的力量保证。
第一,廉洁风险处处有,形式呈现多样性。国有企业廉洁风险在各个岗位、部门、环节、领域都可能发生,腐败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企业主要领导贪污受贿腐败案件,如原重庆某公司总经理胡某,在公司以联营形式经营过程中,侵吞公司利润款共计人民币1191万元;原山西省某公司经理宋某,在公司改制中,将国有资产2.53亿元隐匿意欲侵吞;也有普通财务人员犯罪的案例,如北京某公司财务科出纳员利用职务之便,采取收入现金不入帐及擅自从银行提取现金不走帐的手段,挪用公款43笔共10.3万元;还有单位技术人员犯罪案,如广州某公司罗某等卖假报告牟利案件,其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第二,认真查找细梳理,全面评估划等级。在企业内部,要以业务流程为主线,通过梳理分析,查找企业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和易发生廉洁风险的风险点。针对查找的风险点,通过专业管理人员的梳理、分析和专业论证,确定廉洁风险等级。然后通过实施流程重组再造,对每个岗位、每个成员在执行中的协作关系做出合理定位,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具体检查评估标准和考核分数。采取自我评估、民主评议、相关单位评价和逐级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把各项业务程序、工作标准和政策界限都输入系统中,确定廉洁风险等级。
第一,组织力量对本单位反腐倡廉制度和各项管理规章进行全面的清理完善,搞好制度的“立、改、废”。
第二,要使制度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针对人、财、物等重点领域和产、供、销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体实在、切实可行的制度。要让制度尽可能全面,同时保证每一业务环节、管理环节以及利益可能波及到的细小方面都有制度的身影,让制度深入到基层的各个环节角落。因为制度本身的漏洞,就可能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
第三,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执行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的动态过程。要从加强教育、明晰职责、规范流程、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等方面形成科学有效的廉洁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实现制度的系统整合,加大执行力度。
顺畅的运行机制,是搞好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廉洁风险防控过程中,必须形成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要把廉洁风险防控制度建设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企业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部门和单位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内外监控、多方联动、上下协同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检查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强化组织领导。国有企业党政主要领导是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查找本单位和本岗位存在的廉洁风险,带头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分管范围内的防控工作。企业年度要将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经营管理绩效考核范围,积极筹谋,认真做出部署和安排,定期分析和研究工作,切实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证机制建设的顺利推进。
第二,加强民主监督。要健全完善党内民主、述职述廉、党员评议、巡视巡查、廉政谈话等制度,充分发挥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职代会的监督作用,通过企业上级部门、企业内部监督机构、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等实行广泛的监督,并且要以经常性、制度化的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监督来保证企业管理机关高效廉洁。通过企业公开廉洁电话、电子信箱、专项投诉等形式,及时受理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诉求,扩大职工群众监督的力度和广度,增强监督实效。
对重点岗位人员、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建立党风廉政建设档案,内容包括资产情况、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党风廉政承诺、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材料,由纪检部门专人管理。坚持日常和集中考核,形成书面材料,存入档案,以便监控考评和提出改进处理意见。
第三,落实防控责任。企业党委负责廉洁防控工作的综合规划、政策制定、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办。纪检监察部门协助党委制定工作方案和考核评价办法,明确人员分工,细化任务分解,安排日程进度,周密部署,精心实施。企业各部门和成员单位负责具体贯彻落实。
对制度不落实、防范措施不到位的,要及时指出,责成整改,保证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有效运行;对不认真开展工作、不积极防控廉政风险,导致单位和岗位人员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建立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拓展领域,逐步建立完善。在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控制等关键环节要合力而为,并与业务管理和绩效管理等系统有机融合,才能科学构建国有企业廉洁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大系统,才能建立健全涵盖企业全员、全方位、权力运行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1]蔡汝葆.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思考[N].海南日报,2010-5-7.
[2]湖北省纪律监察委员会.加强国企反腐倡廉建设的途径[J].中国监察,2009(9).
[3]李建斌,李新启.创新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党风廉政建设水平[EB/OL].国家工商总局市场研究中心.2010-7-21.http:www.xyrb.cn/plus/view.php?aid=101122.
[4]大连市工商局.完善防范机制推进作风建设[EB/OL].国家工商总局门户网,2010 -4-29.http:www.saicgov.cn/ywdt/ztbd/ffcl/201004/t20100429_83194.html.
[5]陈毓江.从制度上规范国企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行为[J].中国监察,2009(8).
[6]苏资纪.国有企业廉洁风险调查与研究[J].中国监察,2010(14).
[7]湖北省国有企业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98e47de3524de518964b7d3a.html.
[8]陈小平.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构成的三要素[J].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8).
[9]厦门市纪检检查局网.透明国际公布2009年清廉指数[EB/OL].http://ww.lzqzxm.gov.cn/jcj_tszs/294095.htm.
[10]沈 彬.假地质报告案:记者暗访并非钓鱼执法[EB/OL].大洋网——广州新闻,2010 -3 -2.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0_03/02/content_754569.htm.
[11]王 进,张 茹.建国初期中共反腐倡廉建设及启示[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12]王荣利.财富与罪案——近20年中国企业家犯罪分析报告[EB/OL].法制网——法制日报周末,2009 -1 -3.http:blog.sina.com.cn/u/1562706190.
[13]黄朝东.和谐社会视角下廉政政府建设路径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0(6).
[14]伍业兵.试析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D 676.34
A
1672-6219(2011)05-0029-03
2011-07-03
刘占库,男,高级会计师,湖北煤炭地质局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赵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