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超,杨 鹤,李义新
(1.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民用航空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著作《课堂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他指出:“在校生既接受读写算等文化知识,同时又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和心理成长,而后一方面经过非学术途径,间接、暗含和潜在地传递给学生。”杰克逊将这种非正式文化传递定义为隐性课程(hidden cumculum)。此后,该观点获得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广泛认可,无形课程、非正式课程、隐蔽课程等相关概念随之纷纷出现。
据权威性《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诠释,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课程手册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学习途径的组成要素,它对受教育者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却通常还未被承认,而是潜在隐藏的校园生活经验。根据隐性课程的涵义,笔者认为:第一,概念属性上,作为高校课程的组成部分,隐性德育课程概念是一种学校文化。一方面,这是因为课程是“教育”下的从属概念,作为前者的“衍生物”,“课程”应具备教育目的性、计划性及方向性等全部属性,同时本质上必须体现教育的要求手段。另一方面,就教育学范畴而言,课程指按照教育目的及具体目标规范的教育内容,定义中的教育内容即指文化。第二,概念外沿上,作为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隐性德育课程是课程的下级概念,严谨地说,教育学中的课程就是学校课程,必须是在高校内部设立并实施的,因此隐性德育课程是校园各种生活经验中不包括显性课程的因素影响,当然并不含社会及受教育者家庭等方面的影响。第三,概念本质上,作为一种潜在的、隐含的甚至不被广泛承认的经验,隐性德育课程一般并不包括学科内容,而是重点趋向非学术性的。
综上所述,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共同构成了当今高校的课程体系,两者对立统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隐性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按照预定教育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合的教育计划方案,通过设定一定教育环境,实施无意的、隐含的、潜在的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群体产生非特定心理反应,无意识、潜移默化接受教育和影响并获得良好经验的教育方式。
1.2.1 影响方式——潜隐性、间接性
就影响方式而言,隐性德育课程主要以间接式、内隐式、无意式等影响受教育者,通常隐含在显性教育的身后,渗透在学习活动、课堂环境氛围中,让学生没有预期心理准备、不知不觉地就接受到隐含影响。影响方式的间接潜在性是隐性德育课程区别于显性德育课程的本质特点。一般来说,高校中的显性德育课程往往通过规范正式的课堂教学来实施,对学生的影响力比较鲜明直接;但隐性德育课程却“潜伏”在显性课程中,以一种潜移默化的间接方式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显性德育教学过程中,对象、目的和内容往往是明确的,教育形式也比较直接,即通常所说的“灌输式”教育。隐性德育教学则恰恰相反,教育对象和目的内容是隐藏的、暗含的,以间接的教育形式为主,即“迂回式”教育。
1.2.2 途径方法——多样性、开放性
当前,我国高校显性德育课程的实施途径在形式上花样翻新,内容本质上却依然没有摆脱单一的传统模式,课程体系仍比较封闭,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高校思政教师具体实施各类思想品德和政治课程;任课教师在高校相关文化课程教学实施思想品德教育;高校机关行政人员、辅导员及社团组织等组织实施德育工作。上述3种方法本质上未超越灌输教育的怪圈,效果并不尽人意。与显性德育课程不同,隐性德育课程的实施方法不拘泥于形式,更为灵活开放,多种多样,既潜藏在受教育者有计划和目的的德育教育活动中,又隐含在高校所有教育环境氛围之中。
1.2.3 受教育过程——无意识性、自主性
从心理机制上看,隐性德育课程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非特定心理反应而产生作用的。目前,我国高校显性德育课程的总体设定和实施操作都具有明确目的,教育者在实施显性教学中也非常明确地把德育目标传达给学生。显性德育课程具有传递意识形态的显著特点,意识形态往往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强制性,容易引起受教育者厌烦感和逆反心理。而隐性德育课程恰好克服了上述问题,学生在隐性德育课程教学中,在认知参与的基础上,更突出的是兴趣情感等非认知类的心理参与,即无意识的受教育体验过程。无意识即“人现实的文化心理结构,未经过思想加工整理过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定势。”隐性德育课程可以跨越学生的心理隔膜和意识障碍,并渗透到受教育者心灵深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摄取机制来实现教育目的,教育效果往往更明显。
1.2.4 教育效果——非预期性、持久性
显性德育课程体系具有明确目的性与作用方式,教育者对教学全过程可以实现有效地控制与调节,以求达到设定的教育目标和效果,可以说显性德育课程总体上可控性,具有比较鲜明的预期性。反之,隐性德育课程目的和手段比较间接含蓄,受教育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染熏陶,是教育者事先难以预测和估量的,因此作用效果是非预期性的。值得注意的是,隐性德育课程的教育效果还具有双重性特征,即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可设计确定,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学生养成高尚良好的品德素养;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向上的人格。就教育效果的持续性而言,显性德育课程过于强化受教育者“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其内化机制,往往当时有效,教育效果却缺少深远性和持续性。事实上,涵盖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德育内容唯有通过学生的真切领悟,才能转化为道德观念,真正产生约束和教化效应。隐性德育课程恰好符合该特点,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停留在认知层面,而是转化人格、情感、价值观等深层道德素养,与显性德育相比较,其效果更具持久性,甚至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整个人生历程。
一是教学形态中的隐性德育课程。“两课”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习和获取预期学术性知识,同时也会无意识接受非学术性知识,自发地影响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主要包括教育者人格魅力、教学指导思想、师生关系、课堂奖惩制度、教学传递信息方式等。二是高校制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作为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载体,高校的规章制度、校规守则等固定规范,具有一定强制性和约束性,既是学校教育结构的特性,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产生德育功效,其中的价值导向对学生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具体包括组织结构、管理方式、评价体制、学生生活管理制度等。三是校园文化中的隐性德育课程。文化是高校的灵魂和核心,是学校全体成员长期形成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反映出一所高校的校园魅力、思维模式和个性,对广大学生的心灵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从而形成鞭策和驱动,鼓励学生提升道德素养,积极上进。主要包括文化传统、办学理念、校风学风等。四是校园物质形态中的隐性德育课程。环境影响人,塑造人。优雅静谧、建筑合理的校园能无形中带给学生心灵的感染和影响,传递出潜在的教育信息,从而规范自身行为举止。
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决定其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导向功能。道德认识是大学生对善恶、是非及美丑的把握理解,并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及判断能力,对道德品种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隐性课程通过生活学习,校园文化、规章制度等为学生提供了参照体系,影响并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成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规范约束功能。生活环境设置、校园文化管理等无一不反映出一所学校的要求意志,这些可以通过舆论、暗示的心理机制造成一定的动力或压力,从而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如一个学生的思想言行符合学校的规范就能得到认可和褒扬,使之不断弘扬强化。反之就会受到抑制批评,客观上产生自我规范效果。第三,全面发展功能。以往传统教育标准比较单一,面向全体学生,缺乏针对性和变化,而隐性德育弥补了这一缺憾,尊重个体差异,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和自由性,让他们锻炼发展自我,为尽快完成社会化做好准备。
在传统德育模式影响下,当前高校德育的重点只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重视学生的心理、道德、人格的全面发展,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人文精神。大多数独立学院比较重视显性德育,而对隐性德育认知并不充分,轻视、忽视、无视现象突出,为树立形象品牌,扩大招生规模,经常大投入搞建筑、购设备,完善物质环境,却轻视精神建设和人文关怀,很少投入精力和物力,相关负责人往往认为德育是务虚不实用的。
校园工作生活高效正常运行的基础是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这是学校教育目标和教学思想的直接表现。好的规章制度能够引导、约束、激励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最终实现教育目标。但是,当前许多独立学院在制定和执行校园管理制度时,没有从上至下的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念,过于强调权力的集中和统一,制度建设中缺少人文关怀,“禁止”“不准”“不许”等许多浓厚指令色彩的用语经常充斥其中,使规章制度冷漠生硬,缺乏人性的关照和暖意,迫使教育管理者和学生被动的接受,实施效果通常较差。这是因为行政命令式的规范无法调动参与者的潜能与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极易滋生和造成逆反心理,导致规章制度应有的教育功能得不到发挥。
当前,高校学生自杀率呈上升事态,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折射出校园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因素。和谐、轻松的校园人际关系能够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有助于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结交更多的良师益友,从而促进生活学习,形成互进互促、互帮互助的氛围。校园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间、学生间两个方面。而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德育教育效果好坏的前提和关键。然而,现实中高校的师生关系却不容乐观,虽不至于矛盾丛生,但总体上却是一种紧张状态。由于社会化管理逐步推进,特别是高校的后勤工作,一些后勤机构因为利益问题侵犯了学生的基本权利,引起了较大争端和矛盾,这些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带来负面效应和影响伤害。其次,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日趋复杂,独生子女自私冷漠的性格,学生干部、学生会的社会化倾向,物质攀比风盛行等都造成了同学之间的隔阂和冷漠,这给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大学生是中国最大的网民群体和新生事物易感人群,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挑战。暴力、血腥、色情、炫富、冷漠等在网络肆意泛滥,而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尚未成熟,极容易收到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多样性的观念和复杂的内容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
在高校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显性德育课程不可或缺,但是仅重视显性德育课程远远不够。这是因为德育是传承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行动,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无法将德育内容直接“装”进学生头脑,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等只有通过心灵领悟,才能内化为道德理念,约束学生行为。高校的德育改革若想要取得成效,必须统筹安排显性与隐性德育课程,推进两者有机结合,互补互促。
每所独立学院都有一套严谨成熟的规章制度,如教学管理、考试作弊处罚、宿舍管理等,但许多制度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形同虚设。究其原因,主要是只重视制度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忽略了可行性和道德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今后,独立学院的教学思想应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精神,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监督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促进他们对学校制度的认同,处理好制度科学性与可行性间的矛盾,切实发挥高校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
大学精神制约着整个学校教育活动的进展,它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和环节,犹如无形的模具对大学生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持久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校园精神文化。独立学院要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品质,就要切实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体现以学生为本、学生时刻在我心中的理念,营造乐观健康、蓬勃向上的校园精神,以启迪激励学生。
作为学生主要交往对象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存在形式,教师是影响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发挥的最关键因素,作为隐性课程教育者,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品格,同时要有创新意识,改变传统师生观,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仅是知识权威,而应成为学生探求新知的合作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在净化校园网络同时,应该进一步加强德育网站建设,积极发展网络教育课堂创办交流互动平台,运用协商、沟通等德育活动了解大学生所思所想,促进心灵互动,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可以考虑将网络道德的教育内容纳入道德修养课或计算机课程,增设网络道德课程,鼓励大学生建立网页,展示才华,提高综合素质。
德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单纯的理论灌输既脱离实践,又不能被学生接受,最终使教育目标无法实现。事实证明,只有通过实践感悟和运用,才能被吸收内化。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也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这需要通过道德实践的自我选择、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来促成。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中说:中国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把经济发展建立在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基础上。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大力提升教育水平,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经济发展的优势、动力和源泉。加强独立学院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这将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1]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出版社,2001.
[4]徐柏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思想[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12):173 -177.
[5]董娅.挑战与回应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陈俊坷.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J].比较教育研究,1999(1):46-47.
[7]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8]郑超.独立学院教育督导的职能与队伍建设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26(6):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