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一句的翻译

2011-08-15 00:49吴鹏荣
中学语文 2011年36期
关键词:复句译作古汉语

吴鹏荣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四《张衡传》一文中有“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句,课本没有作注,对此句“虽”“而”的理解却有几种:有些资料将“虽”译作“只有”,“而”译作“另外”;有些资料将“虽”译作“即使”,“而”译作“也”;有些资料将“虽”译作“虽然”,“而”译作“但”,也就是说将这个句子视作或并列关系、或假设关系、或转折关系去翻译了。可是一个句子的逻辑关系能且只能是一种,那么哪一种是对的呢?

1.文言文中的复句所使用的关联词语和现代汉语不同,在古汉语常用固定句式中,通常没有“虽……而……”的句式,“虽”“而”通常是单独表示复句间的关系,既可以表示联合复句,也可以表示偏正复句。“虽”字常用意有:(1)虽然,例“周虽旧邦,其命唯新。 ”(2)即使,纵然,例“虽杀臣,不能绝也。”(3)wéi通“惟”。仅,只有。例“决之则行,塞之则止。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而”字作为连词的常用意有:(1)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例“使之能逸而能劳”,“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图穷而比首见。”(2)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例“提刀而立。 ”(3)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却”的意思,例:“子产虽死,谁其嗣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从这些义项看,“虽”“而”所表示复句关系较为复杂。仅凭《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义项是难以准确翻译“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句的。

2.对古汉语语句关系的理解,不能离开语言环境。我们在学习古汉语的时候总是无法摆脱现代汉语的影响,因此,不能心解其意,神入其境,无法进入“有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并处于较为理智的状态,因此无法明断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我们应向马克思学习:在学习外语时要尽量忘掉母语。同样,在学习古代汉语时,我们要竭力将自己融入题旨语境和情景语境(陈望道语),这样你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文句的意思。如果遇上较难的句子,一般情况下,我们还要通过反复地或吟或诵或唱,细心体味,再结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逻辑,才能确定这个词语的词性、意思或作用。从“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从情景语境看,这时并没有发生地震,还没有受到事实的验证,因些只能表示一种将来时态(过去将来时态)。梁吉春主编的 《创新大课堂·高中新课程同步讲练》将“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句中的“虽”字定性为“即使”,那么“而”字自然要翻译成了“也”,也就意味着此句表示假设关系。但符合情景语境,不一定完全符合句子的题旨语境。因此这种定性有待商榷。

3.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虽然……但……”是一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自然属于过去时态或现在时态的范畴,不能表示将来时态。因此翻译作“地震发生时虽然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七个龙头丝毫不动。”不符该句的时态要求。可任志鸿主编的《优化设计·高中同步测控》将“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中,“而”字定性为转折关系。虽符合“后一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的要求,但并不完全符合该句情境语境。可见确定一个词语的词性、词意或作用应将工具书中的定性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也可以这样说,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具体的语言环境的重要性不亚于具体概念,甚或大于。因此将这里的“而”字定性为转折关系,亦有待商榷。

4.没有弄清楚在古汉语中复句所使用的关联词语和现代汉语不同。因为古汉语以独词为主,除个别固定结构外,大都是单独表示逻辑关系。从语法修辞的角度看“虽”,不是关联词语,而是表示限制作用的副词,意思跟“只”相同而更强调。“而”才是表示逻辑关系的连词。再说,在古汉语的一个句子中,表示逻辑关系时,一般不可能用两个词去表示,否则就是赘余。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是转折关系的复句,那么句子重心就是“七首不动”,从题旨语境看前后两个分句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而是在共同突出地动仪的灵验神妙,显然将“虽”理解为假设关系或转折关系是不对的。

综上所述,我以为“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中“虽”应读作wéi,通“惟”。 意为“仅,只有”。 因此这个句子译为“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被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表并列关系,是准确的。

猜你喜欢
复句译作古汉语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正反同辞”理论在古汉语教学中创新研究——以“罢极”训释为例
what用法大搜索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略论复句分类与对外汉语教学
复句内部不应当用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