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复句分类与对外汉语教学

2015-08-15 00:50张亚利
语文学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三分法小类二分法

○张亚利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组成。在复句研究中,复句分类最为热门。纵观汉语复句分类研究,我们发现有几种代表性观点,这些观点对复句分类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而言,分别是以黎锦熙、刘世儒为代表的“联合、偏正”二分法,及以邢福义为代表的“三分法”。

一、复句的“二分法”

复句的“二分法”,是指给复句系统分级,在复句的一级分类中将复句关系分为两小类,在二级分类中将上一级划分小类。

黎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一书中,最先提出了等立复句和主从复句的概念,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

在现行现代汉语教材中,很多是以“二分法”为标准。如黄伯荣先生和廖序东先生合编的《现代汉语》。黄廖版本的《现代汉语》,是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的,将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但这两大类下的小类与原先黎锦熙先生的分类略有不同。

(一)联合复句

联合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上平等,无主从之分。也就是说,承认或否定任何一个分句的思想并不一定就得承认或否定另一个分句的思想;去掉其中任何一个分句,对别的分句不会有影响,属于这种联系类型的是联合复句。这一大类下分为五小类,即并列复句、顺承复句、解说复句、选择复句和递进复句。“联合”是一级复句类,“并列”“选择”等是二级复句类。

例如“知识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这是个典型的联合复句。其中的两个分句意义上平等,并没有主从之分。去掉前一个分句“知识是积累起来的”,不影响后一个分句“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意思表达,后一个分句也同样成立,表达的意思也很分明。又如“他是忘了,还是故意不来?”,这是联合复句中的选择复句。在未定的选择中,二者选一表示非此即彼。分句在意义上互相独立。

(二)偏正复句

在偏正复句里,两个以上的单句不能平等而并立,要把一句为主,其余为从。偏句和正句的地位不相等,意思上有主次之分。偏句对正句有限制或添补的作用,语法上偏句不能独立,必须跟着正句走。这一大类下分五小类,即转折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目的复句。同样地,“偏正”是一级复句类,“转折”“假设”等是二级复句类。

例如“只有春天到了,才能见到这种鲜花”,这是个典型的联合复句。两个单句不是平等独立的,前一个分句“只有春天到了”是偏句,后一个分句“才能见到这种鲜花”是正句。偏句“只有春天到了”对正句“才能见到这种鲜花”有限制作用。关联词语“只有……才”,表示偏句“只有春天到了”是必要条件,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正句“才能见到这种鲜花”的结果。

二、复句的“三分法”

所谓复句的“三分法”,指的是在复句的一级分类上将其一分为三,再在二级分类上划分小类。邢福义的《汉语复句研究》是一部对现代汉语复句系统作出深入研究的论著。在复句分类问题上,他认为以往的二分系统存在不少弊病,如解释不清事实、跟标志冲突、缺乏形式依据等。根据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即“从关系出发,用标志控制”,把复句按照逻辑语义关系划分,可分为三大类型:并列类复句、因果类复句和转折类复句。

(一)因果类复句

因果类复句是表示广义因果关系的各类复句的总称,它反映的是各种“因果聚合”,即甲乙两事之间只要存在因与果相互的顺承关系,都是广义的因果关系。因果类复句又划分为因果句、推断句、假设句、条件句和目的句。常用关联词语中“因为……所以……”是点标志,“如果/假如/要是……就/那么/那……”“为了”“只要……就……”等为标志群。例如:

因为他帮助我了,所以我很感激他。

前一个分句是原因,后一个分句是结果,即存在广义的因果关系。

(二)并列类复句

并列类复句是表示广义并列关系的各类复句的总称。它反映的是各种“并列聚合”,即几件事情之间只要存在并举罗列的关系,而不存在因果关系,都是广义并列关系。并列复句包括并列句、连贯句、递进句和选择句四小类。常用关联词语中“既……又……”是点标志,“首先……然后……”“而且”“是……还是……”等为标志群。例如:

黄瓜既好吃,又有营养。

前后分句存在并举罗列的关系,是广义的并列关系。

(三)转折类复句

转折类复句是表示广义转折关系的各类复句的总称。它反映的是各种各样的“转折聚合”。其聚合点,是事物间的逆转性,或者说是事物间的矛盾对立。转折类复句包括转折句、让步句、假转句。常用关联词语中“虽然……但是……”是点标志,“即使/哪怕/就算……也/还/都……”“只要”“除非……否则……”等为标志群。例如:

虽然他人很好,但是我并不喜欢他。

前后两个分句,形成转折关系。

三、复句“二分法”和“三分法”的优缺点

(一)“二分法”的缺点

1.解释事实不清。虽然具有分句间平等标志的是联合复句,但联合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也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平等的、不分主次的。例如:

他不仅爱他穷困的家乡,而且要设法建设他的家乡。他不仅爱他穷困的家乡,反而要设法建设他的家乡。

他不仅爱他穷困的家乡,却反而要设法建设他的家乡。

以上三个句子都是联合复句,也都有递进关系。第一个例子中用关联词“而且”强调了后一个分句的意思,表达了“他要设法建设他的家乡”的愿望。第二个例子换成“反而”,最后一个例子用了“却反而”,意思层层递进,更加强调了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显然,用“平等”和“主次”作为区别性特征,确实很难解释清楚此类现象。

2.用“偏正”作为系统建构的基点,容易造成系统的混乱按照“偏正”归类,让读者分清其中的偏句和正句,有时候面对一些特殊的语言事实,会让读者出现模棱两可的状态,搞不清孰为正句、孰为偏句。例如:

虽然他喜欢读书,但是她不喜欢读书。

他喜欢读书,但是她不喜欢读书。

我们仔细阅读以上三例,发现第一个例子中前偏后正,第三个例子前正后偏。针对第二个例子我们分不清楚哪个是正句、哪个是偏句。所以,以“偏正”作为系统建构的基点,容易造成系统的混乱。

(二)“三分法”的优点

1.便于验证,从而正确解释语言事实。由上可知,复句分为并列类复句、因果类复句和转折类复句。每一类复句都有各自的概念,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各自的概念就能验证复句的类别。凡是分句间存在因与果相互的顺承关系,都是因果类复句。凡是分句间存在并举罗列的关系,而不存在因果关系,都是并列类复句。凡是分句间存在转折关系的复句就是转折类复句。通过概念验证了复句的类别,当然也就能正确解释清楚各种语言事实。

2.便于形成系统。并列类复句、因果类复句和转折类复句有各自的概念,形成了它们之间的区别性。三分法的分类标准是A、B、C的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是并列概念分类法,A、B、C拥有自己的明确肯定的内涵,从而把它们安置在特定的系统之中。

四、复句“三分法”与对外汉语教学

如前所述,通过比较复句“二分法”和“三分法”的优缺点,可知,复句“三分法”为复句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借此优势,我们可以探究复句“三分法”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一)复句“三分法”使留学生更易习得

留学生可以通过三类复句的标志,即并列类复句、因果类复句和转折类复句的标志,发现以“因为……所以……”“如果/假如/要是……就/那么/那……”“为了”“只要……就……”为标志的复句就是因果类复句。以“既……又……”“首先……然后……”“而且”“是……还是……”等为标志的复句就是并列类复句。以“虽然……但是……”“即使/哪怕/就算……也/还/都……”“只要”“除非……否则……”等为标志的复句就是转折类复句。学生只要简单地辨识各自复句的标志,就能掌握复句的用法。

此外,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方面,我们选取了《专业大纲》和《进修大纲》作为考察对象。前者是针对高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教学编写的,后者是为来华长期进修的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制定的指导性大纲。这两本书中有关复句的说明和展示非常详细,我们发现划分这些复句的依据同样是前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体现逻辑关系的重要标志——关联词,进一步凸显了复句“三分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优势地位。

(二)复句“三分法”更易被理解和运用

并列类复句、因果类复句和转折类复句有各自的概念,以此形成了它们之间的区别性。例如,“虽然苹果看起来很诱人,但是它并不卫生”,留学生稍微分析一下句中的逻辑关系,就会发现前后分句间的意思是转折关系,此句中,后一分句是正句,突出强调了“苹果并不卫生”。显然,留学生通过辨别复句的逻辑关系就能正确判断复句的分类,从而能够正确运用。

综上所述,复句“二分法”将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非此即彼。复句“三分法”把复句分为并列类复句、因果类复句和转折类复句,各类都有各自的逻辑意义和标志词。“解释不清事实,用‘偏正’作为系统建构的基点,容易造成系统的混乱”是复句“二分法”的缺点,“便于验证,能够正确解释语言事实,便于形成系统”是复句“三分法”的优点。此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复句“三分法”具有明显优势,既使留学生更容易习得,也更容易理解和运用。

[1]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1.

[2]刘丽萍.留学生对外汉语复句中关联词语的系统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3]丁力.复句三分系统分类的心理依据[J].汉语学报,2006(3).

猜你喜欢
三分法小类二分法
用“二分法”看七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的审题
单座物流车专利布局分析
汽车智能驾驶领域专利布局分析
“二分法”求解加速度的分析策略
估算的妙招——“二分法”
职业学校物流专业的“三分法”教学浅析
社会结构三分法及其音乐观: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
试析高职物流教学中“三分法”教学模式的应用
顺藤摸瓜寻觅原函数追本溯源探讨单调性
“二分法”教学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