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昔盛今衰黍离诗与盛衰无常辩证诗的区别

2015-08-15 00:50江锐
语文学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乌衣巷滕王阁王勃

○江锐

(重庆市巴蜀中学,重庆 400013)

一、昔盛今衰黍离诗和盛衰无常辩证诗的特点探究

(一)先看昔盛今衰黍离诗的特点。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中姜夔的《扬州慢》就是典型的昔盛今衰黍离诗。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上片记行写景,用对比,以昔日扬州“春风十里”的繁华对比反衬今日扬州兵劫后“废”“清”“寒”“空”的萧条、荒凉、凄清,表达对扬州(也即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下片用想象、虚实结合、对比,将杜郎眼中昔日的扬州与假设杜郎今日重到的扬州对比,从人事、景物两方面以“须惊”“难赋”“荡”“冷”“无声”等写今日扬州变化巨大、冷清、空寂的特点,抒发对扬州(即国家)昔盛今衰的黍离之悲。该词文本之前有段作者姜夔自写的小序,其中一句“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就明确点明该词是典型的昔盛今衰黍离诗。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也是典型的黍离诗。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该词上阕叙登临所见:写活动、时令、天气及景物,景物选取江水、翠峰、征帆、残阳、酒旗、彩舟、白鹭等意象,以借景抒情、乐景写哀的反衬、比喻等手法写出今日金陵晚秋的江水澄澈、群峰翠绿、天高云淡、白鹭翻飞的难以画出的壮阔绮丽,含蓄指出物是人非的道理(此点与姜《扬》有别)。下阕发登临所感:引用史事及抒情,采用点面结合(“门外楼头”是“点”即典型事例,“六朝旧事”“悲恨相续”是“面”:六朝君主之类就像走马灯一个接一个地国破家亡,悲恨相继不断)、用典、对比(昔日“豪华竞逐”,今日“但寒烟衰草凝绿”)、引用(化引杜牧诗句、陈后主曲名)等表现手法,以昔日金陵的豪华竞逐对比今日金陵的凄清衰落,抒发昔盛今衰的黍离之悲,同时借古婉讽今人已忘记六朝亡国的痛苦和教训。

大凡黍离诗采用的最突出的手法是对比(反衬),其次还有虚实结合、乐景写哀;思路一般是极力描写昔日的繁华热闹,今日的荒凉衰落;表达的是对今日所处时代和国家的昔盛今衰的黍离感伤之悲。

(二)再看盛衰无常辩证诗的特点

盛衰无常辩证诗由于见之不多,很易被学生甚至老师甚至诗评者武断而错误地归入昔盛今衰黍离诗之列。下边我们就来具体看看这类诗歌的特点。

人教版必修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选编了“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其实该序文末还有一首同题七言古诗,叫《滕王阁赋》,这首诗歌就是一首典型的盛衰无常辩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该诗前四句写当年滕王的气度、歌舞升平(首联)以及滕王阁的繁荣兴盛情景(颔联);后四句写岁月推移、世事变迁(颈联),如今滕王不在,繁华难久,只剩江水空自奔流(尾联)。整首诗歌昔今对比,表达的是对世事变迁、盛衰无常的辩证哲理的冷静总结。对人教版编订者不能完整选编该文,特别是对文末的《滕王阁赋》不能完整选入,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颇不为然(笔者《关于现行人教版《滕王阁序》一文选编的拙见》一文另有论及)。《滕王阁赋》一诗恰好是《滕王阁序》全文内容和感情基调的一个总结:《滕王阁序》全文的内容实际上也是前半部分的“胜地”“盛筵”与后半部分的“运乖”“命舛”形成对比;感情基调也是前半部分“千里逢迎”的兴奋与后半部分“杨意不逢”的失落对比。所以作者最后才会发出“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的沉重感叹,而且同是文末段作者也才会说到“一言均赋,四韵俱成”。人教版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对“四韵”做了明确的注解,也即“作者的《滕王阁》诗共八句”,而且整诗录注了该诗。从序文与诗文的内在联系上看,《滕王阁赋》以昔今对比表达的就是对世事变迁、盛衰无常的辩证哲理的冷静总结。同时,我们从王勃的个人经历也可印证该诗的准确主旨。王勃是当时少有的青年才俊,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孙,长于书香门第,出身高贵显赫;6岁属文,14岁中第,16岁王府侍读,可谓少年得志,幼负盛名。但其18岁戏为《檄英王鸡》被高宗怒逐出府,跌入人生第一次低谷;22岁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牵累贬为交趾令,跌入人生第二次低谷。该文就是王勃26岁南下交趾探望父亲路经洪都(今江西南昌)时所写。此时的王勃虽是“谢家宝树”“有怀投笔”,但事实上早已不是当年少年得志、身世显赫的王勃,而是现在清醒自我定位的“三尺微命”的“一介书生”,先是被阎公排挤在作序人之外,后是被“俊采星驰”“高朋满座”的阎公、宇文新州、孟学士、王将军等怀疑甚至奚落,世事变迁、人世炎凉,年轻的王勃可以说是品尝殆尽。从这个角度而言,王勃与《滕王阁赋》一诗中的滕王何其相似!因此,该诗既是对如今“雅望”“懿范”的阎公等人的委婉提醒,也是对自己盛衰无常一生的深刻自我反省。

李白的《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也都属于典型的盛衰无常辩证诗。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苏台览古》)

《越中览古》先古后今,四分之三的篇幅用夸张极写昔日繁华,四分之一篇幅写今日荒凉;《苏台览古》先今后古,四分之三的篇幅用衬托(以昔日苏台之“杨柳新”“菱歌不胜春”的春光明媚、菱歌美妙反衬今日苏台的陈旧荒芜、冷寂)写今日荒凉,四分之一篇幅写昔日繁华。两诗均以渲染、烘托及昔今对比冷静地道出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盛衰无常的辩证哲理,引发后人沉重的思考和喟叹。

刘禹锡的《乌衣巷》前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选取“野草花”“夕阳斜”两个典型意象,用环境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写出如今乌衣巷荒凉衰败、昏暗惨淡的特点;后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选取“燕”这一典型意象,用对比及借景抒情,将燕子昔日进出王谢富豪人家见证过去乌衣巷住着王谢富贵人家的繁华显赫,与今日燕子进出百姓人家见证现在乌衣巷只住着一般百姓人家的荒凉衰败、昏暗惨淡进行对比。整首诗阐发的也是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盛衰无常的辩证哲理及深沉思考。

同样,我们再来看一看张养浩的《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该曲以借古讽今的手法,借秦王朝因兴建阿房宫、荒淫奢侈而亡国(“阿房一炬”)的事实,讽刺并抒发对历代统治者(“列国”句)特别是元代统治者不以史为鉴的遗恨;以今昔对比的手法,将阿房宫的“当时奢侈”与“至今”的“草萧疏,水萦纡”对比,揭示世事变迁、盛衰无常的辩证哲理,对历代封建王朝走向衰亡的社会历史作了规律性的概括。

由上可见,大凡黍离诗采用的最突出的手法同样是对比(反衬),其次也有虚实结合、乐景写哀;思路同样是极力描写昔日的繁华热闹、今日的荒凉衰落;但诗歌的着力点和传达的主旨却是对今日所处时代和国家的昔盛今衰的黍离感伤之悲。

二、昔盛今衰黍离诗和盛衰无常辩证诗异同探究

(一)二者相似之处

1.要表现手法相似:两类诗歌最突出的手法都是对比(反衬),其次基本上有虚实结合、借古讽今等手法。

2.内容基本相似:两类诗歌都要涉及昔日繁华热闹之景事、今日荒凉衰落之景事。

3.思路基本相似:两类诗歌基本上以昔日“起”,以今日“转”。

正因为两类诗歌表现手法、内容元素、起转思路上的相似甚至相同导致了二者辨知的难度,其实两类诗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诗歌作者写作动机不同从而使主旨的趋向完全不同。

(二)二者不同之处

1.写作动机不同:昔盛今衰黍离诗往往是就国家命运、天下苍生发表感叹,着眼于“大”;盛衰无常辩证诗往往是就个人际遇、个物变化冷静思考,着眼于“小”。

2.主旨完全不同:昔盛今衰黍离诗往往表达的是对今日所处时代和国家的昔盛今衰的黍离感伤之悲;盛衰无常辩证诗表达的是对世事变迁、盛衰无常的辩证哲理的冷静总结。

3.怎么区分这两类诗歌?我以为可以从如下三点区分。

(1)所写时代不同:昔盛今衰黍离诗作者往往着眼于作者所处的时代,所写的内容基本上是本时代发生的事情;盛衰无常辩证诗更多着眼于他时代他时期。

(2)内容侧重点不同:昔盛今衰黍离诗侧重对国家命运的思考,感叹的往往是国家昔盛今衰的变迁;盛衰无常辩证诗侧重于对个人、个物命运的思考,感叹的往往是个人、个物盛衰无常规律的深思。

(3)感情基调不同:昔盛今衰黍离诗感情基调是主观意味浓厚的悲惋感伤;盛衰无常辩证诗是客观意味浓厚的冷静思考,往往没有悲惋感伤或悲惋感伤不浓。

正因为两类诗歌表现手法、内容元素、起转思路上的相似甚至相同导致了二者辨知的难度,导致目前中学教学很多老师将两类诗歌归入同类,致使有的诗歌解读出现极大的偏差。故弄清两类诗歌的写作规律、相似不同以及区分方法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解读及答题应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乌衣巷滕王阁王勃
第三届“滕王阁杯”童谣大赛获奖名单
经典吟诵第七期《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经典吟诵第八期《滕王阁序》(节选)
王勃:如果能重来,我选择不坑爹
乌衣巷
蜀中九日
过乌衣巷
侧面
一字千金王勃
屡毁屡建,你猜滕王阁重建了几次
屡毁屡建,你猜滕王阁重建了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