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明景 李小青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关于文言文教学有这样两条:
1.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课标》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既提出“文”方面的要求,也提出“言”方面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多是从“言”的角度进行教学,即进行所谓的“串讲”,稍好一点的是能在讲 “言”的过程中稍稍兼顾一下“文”。分析原因我以为有以下三点:
1.高考各省市命题,文言文分数大多在20分左右,一般为三四个选择题加上一个翻译题,基本都为“言”方面的题目。
2.不少教师有一种观念,认为全部扫清了“言”的障碍是理解“文”的前提,甚至认为只要解决了“言”就可应付考试了。
3.文言文本身就比现代文难教,复杂。若按《课标》规定,文言文教学既要注重“文”,又要注重“言”,就表明教学中要兼顾两者,即古汉语文字的教学和古典文学的教学。
这就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陷入了 “见 ‘言’不见‘文’”的境地中,造成了很多弊端。最常见的有这样两种表现:
1.文言文的学习让学生感觉烦琐,枯燥无味。学生是为了考分硬着头皮去学,自然难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在课堂中教师不能穿插些课外故事之类的,整个课堂就会显得死气沉沉。教师只要检查学生的文言文知识,总会大摇其头。
2.大量的文言文,本身就是学生学习中的文化资源和写作范例,但由于学生兴趣泛泛,古人的生活、情感、精神、智慧等都被浪费了,更遑论去吸收和借鉴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写作技巧了。
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的关系该如何处理呢?这是个颇让人伤脑筋的问题。我们尝试探究一下。
首先,我想我们得搞清一个问题,“言”与“文”这两个方面孰轻孰重。如果按照高考导向,“言”占有20多分的比重,实在不可小视。但就能以此否定“文”吗?当然不能。有鉴于此,我们得出结论:“文”与“言”二者应该并重。
那么,怎么办呢?我们还是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是要从文本自身做起。文言文客观存在着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语言文字的古今联系也是客观存在的,作为高中学生在经历了初中的语文学习之后,基本的古文阅读能力已经具备了。一篇文言文就语言文字的难度来说,也就有难有易了,那么我们的重点也就出来了。我个人认为,视语言文字的难易程度来说,“言”难,则“言”为重,基本的语言文字理解都成问题,不弄懂“言”,还谈什么“文”呢;“言”易,则“文”为重,重点去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里的“重”,只是有所倾斜,而不是过分关注,完全忽视了另一者。
以下只是笔者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也有对一些前辈教学方法的借鉴之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各位能批评指正。
一、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那么教师要做到“文”与“言”并重。
1.以“文”带“言”,“文”后归纳“言”。 这种方法基本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串讲”,但又有所不同。因为串讲法中,教师的“讲”过多,重“言”而轻“文”。此种方法的前提是该文言文在语言上不是太难,完全可以在探究问题中结合注释、工具书顺带解决其中一些语言问题。更重要的是,立足在“文”,可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比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篇目,课下注释较详细,文言词汇也易懂。我们就可以先从“文”教学方面入手,从探讨历史人物的性格、功绩开始。如为什么毛泽东说“不可沽名学霸王”?廉颇是个“小肚鸡肠”的人吗?“完璧归赵”能不能说明“曲在赵”?在探讨这些问题时,挑选重点字词加以解释。因为《史记》是文言文中的典范,既是对前人语言文字的继承,也是为后世语言运用立下的规范,所以有大量字词需要积累。这种情况下,在解决“文”这一层面的问题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集中归纳一些有价值的较常见的语言现象。如“范增数目项王”、“吾得兄事之”、“头发上指”等句中词语活用。这些词语不影响对“文”的理解,可以在采取第一种方法处理好“文”的问题之后,再有选择地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这些语言现象,以便以后触类旁通。
2.学“文”前先释“言”,“言”明后再学“文”。 这种方法适合文言字词难度大的古文。我以为,先秦的古文可采用此种方法。这些古文本身篇幅不长,只是少数字词影响文义的理解,那么就把明“言”这一步提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先理解“行李”“贰”“军”“陪”“封”“肆”“敝”等词语,然后再去探究烛之武在退秦师中所展现出来的高超说话技巧和对人心理的精准把握能力。
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以“文”带“言”,以“言”促“文”,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文言文。
1.现在的高中学生,见多识广,视野开阔,掌握信息量大。如果老师掌握的信息少,将不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更调动不起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在课外的“文”上多下功夫,将学生不知道的信息告诉他们。在授课时,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各种方式向学生扩散,让新奇的“文”吸引住学生。
如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印发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组织学生讨论“完璧归赵”能不能说明了“曲在赵”的问题。在学生的赞成和反驳中,完成对“文”方面的理解和把握。又因为兴趣的产生,完成对“言”的掌握。
在学习《鸿门宴》和《项羽之死》中,穿插课后“链接资料”中的几首诗,杜牧《题乌江亭》、王安石《乌江亭》、李清照《夏日绝句》。介绍钱钟书《管锥编》中对项羽的评价,《史记》中王陵、陈平和韩信对项羽的评价。让学生探讨项羽失败的原因。另外,再介绍在“彭城之战”“巨鹿之战”以及“东城快战”中对骑兵的运用,研究“项羽在中国骑兵史的地位”,探讨项羽在军事上的杰出才能。教师的这些准备工作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内课外知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言”。
2.教师在教学中既忠于教材,但又不能囿于教材,要主动拓宽学生在文言文方面的学习,为学生介绍除课本外的文言篇目,激发学生兴趣。可以介绍《世说新语》《搜神记》《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聊斋志异》中的篇目,这些作品的部分篇目简短,在“言”的难度上较为简单,适合中学生阅读,并且“奇”与“怪”的事情也正好抓住学生好奇心理,让其主动去翻阅字典,疏通字词,去学习“言”。
我们要注意在学习这些课外篇目时,把握好课内课外时间的分配,运用好早自习的时间,因为文章简短,所以不用占用课内时间。可以分组学习同一篇目,布置若干问题,写读后感,然后在课堂集中汇报研究成果。这样既掌握了“言”,又理解了“文”,还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3.让学生分组探究,但要注意考虑学生的个性、智力、能力、思维品质等因素组建小组,使每个组成员的对文言文的学习能力均衡起来,让优等生发挥优势,中等生得到提高,学困生获得帮助,大家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如笔者教《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的形式,进行文言知识概括,按照 “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词语”“古今异义”“特殊文言句式”分门别类,最后分组分项目交流。此外,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分组讨论的任务最好是团体性任务,假如是单个学习者都能解决的问题再去让学生合作,就不能体现合作的价值。例如在讲《烛之武退秦师》时,对本文中的“说话艺术”展开讨论。《鸿门宴》一文中教师可设置 “疑点”:“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在探讨这些“言”和“文”方面的问题时,学生喜讨论、会讨论,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