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邓广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南宁530001)
慢性荨麻疹为皮肤科临床常见多发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缺乏特异药物治疗等特点。笔者近2年采用中药内服、穴位埋线等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28例,并设西药对照组观察。现报道如下:
1.1 病例选择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的慢性荨麻疹病例。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10年3月本院中医皮肤科住院的荨麻疹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16~59岁,平均30.8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2.9年。对照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14~62岁,平均31.6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2.7年。两组一般资料基本相同,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1 治疗组 (1)采用自拟祛风止痒汤治疗,处方:炒荆芥10 g、炒防风10 g、蝉蜕10 g、蜂房10 g、刺蒺藜 20 g、地肤子 10 g、白鲜皮 10 g、当归 10 g、白芷10 g、苦参 10 g、槐花 10 g、甘草 6 g。加减:辨证属湿热者加苍术6 g、黄柏10 g;属风寒者去苦参、槐花,加炙麻黄6 g、桂枝10 g;血虚风盛者去炒荆芥,加阿胶10 g、炙首乌15 g;属气虚者加党参15 g、黄芪30 g;便秘者加大黄5 g;若瘙痒昼轻夜重者加生地10 g、丹皮10 g;心烦不寐者加炒枣仁15 g、夜交藤2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早晚分服。(2)穴位埋线疗法,为穴位表皮局麻后,利用腰穿针将羊肠线植入有关穴位的一种疗法。采用黄艳霞等[1]取穴经验,选穴(曲池双侧、血海双侧、肺俞)常规消毒皮肤后,镊取一段1~2 cm长已消毒好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管前端后接针芯,左拇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敷盖创可贴。
2.2 对照组 口服西替利嗪片,每次10 mg,日1次。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并忌食辛辣刺激食品,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3.1 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治愈:风团消退,临床体征消失,不再发作者;好转:风团消退30%或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延长,瘙痒等症状减轻者;未愈:风团及瘙痒无明显改善者,或消退不足30%。
3.2 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治愈病例,治疗组复发率远小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荨麻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学称之为“瘾疹”、“风疹”。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病机是腠理不密,汗出受风,正邪相搏,郁肤发疹,日久化热,伤及阴液,气虚血亏,而成慢性荨麻疹。中医辨证论治虽可分为风寒外袭型、风热乘肺型、热毒炽盛型、肠胃湿热型、虫积伤脾型、风盛血瘀型、气血两虚型、卫气不固型等等,但笔者在临床中感到本病特点是以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在病因上主要与风、湿、热有关,故治疗时以祛风止痒为主,辅以清热除湿,养血熄风,以自拟祛风止痒汤为通治方,临证再根据患者体质之偏盛及夹寒、夹热的不同予以加减。方中以炒荆芥、炒防风、白芷疏风止痒,解表透疹;炒荆芥入血分,清散血分郁热,引邪外透;防风走气分,为祛风之圣药,散风以止痒;地肤子、白鲜皮、苦参清热除湿止痒;当归补血活血,槐花凉血,共同起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作用;蝉蜕、蜂房、刺蒺藜共用以加强熄风、祛风、止痒的作用;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风、清热、凉血、除湿、止痒的作用。
穴位埋线疗法,其利用局麻时产生的穴位封闭效应、针具刺激时产生的针刺效应、埋线时渗血所起的刺血效应及羊肠线在体内吸收时产生的组织疗法效应[2],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灵枢·终始》曰:“久病者……深内而久留之。”张景岳释曰:“久远之疾,其气必深,针不深则隐伏,病不能及,留不久则因结之邪不能散也。”治疗本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充分体现了《内经》中“深内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治疗思想,可延长刺激时间,使病所在较长的时间里依靠这种良性刺激不断得到调整和修复,起到比针刺更好的疗效,故具有药物和腧穴的双重治疗作用,与内服药可起异曲同功之妙。如此,内外合治,多管齐下,故疗效倍增,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
[1]黄艳霞,覃继锋.穴位埋线治疗荨麻疹188例[J].华夏医学,2005,18(4):626
[2]温木生.试论穴位埋线疗法的综合性效应与治疗机理[J].针灸学报,199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