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盐”真正溶入“水”——例谈阅读教学在“咬文嚼字”中凸显“人文性”

2011-07-07 11:01天津市河西区水晶小学
天津教育 2011年10期
关键词:爬山虎工具性语感

■天津市河西区水晶小学 宋 杨

朱光潜先生曾把作品中的文与道比喻成盐与水,他说:“文艺的道是具体的,是含蕴在人生世相中的,好比盐溶于水,饮者知咸,却不辨何者为盐、何者为水,二者融为一体。”我想,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正是如此。要想达到真正的统一,就必须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阅读教学中的“咬文嚼字”即教师训练学生品词评句。抓关键词句、重点词句,做到既抓得快、抓得准,又评得对、评得深。与此同时,在品评的过程中恰切地凸显人文性。为此,教师必须善于抓住文章语言表达上与思想内容的结合点,而学生在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鼓励下进入文本深处,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语言的精妙,进而构建文本之美,在咬文嚼字中体现人文性。这恰恰是“盐”溶入“水”的真实写照。

一、从言语形式上把握语文的“人文性”,让“人文”真正照亮语文、激活语文

近来,小学语文界从专家到一线教师提及最多的是如何在语文课上充分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如何真正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到自己的一堂语文课上来?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1.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理解其中蕴含的人文性。

综观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在漫长的改革过程中,已经交出了昂贵的“学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语文教学强调以训练为主线,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串讲串问、机械训练的现象,学生学习语文缺少主动性,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大。本世纪之初,强调对话、交往、尊重个性,使得语文教学对人文性近乎顶礼膜拜的程度,言必称三维目标,并过分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忽略了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课程标准适时地提出了语文学科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正是针对这种趋势。笔者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时,初读课文感到这篇文章篇幅比较长,那么,如何将长文短教,抓住语言文字,找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如何恰切地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品评字词句的同时真正将“盐”溶入“水”中?带着一连串的想法,我开始了备课。

(1)抓住主线,牵动全篇。备课中我抓住了两条主线:一条是课文两次对爬山虎的景物描写,另一条是“叶老为我修改作文”部分。其中,前者的两段内容是对爬山虎的景物描写,可以称得上文质兼美,学生能初步读出美感。而后者这部分学习比较枯燥,对它的学习和体会是否充分决定前一线索中学生对文章所蕴含的人文内涵的理解、挖掘的程度以及投入感情朗读的多与少。因此,两条主线一个也不能忽略,只不过,我将“叶老为我修改作文”一部分在这节课上略讲,将主要内容放到第三课时细致地学习,并结合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实际进行指导。上课时,我特意将景物描写中两段对爬山虎的描写进行有层次的、先后两次处理。一次是放在课的开头,通过作者精当的语言描写体会景美,读出对爬山虎生机勃勃的赞美和“我”被邀请作客的喜悦心情;另一次是放在学生结合叶老为“我”批改作文那一丝不苟的文品进而体会到人美。我把朗读作为训练重点,通过有层次、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在课上我用动情的话语鼓励学生进入文本深处,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语言的精妙,进而感悟了文本之美。课堂上学生能够在咬文嚼字中感悟到其中蕴含的人文性。

(2)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大家翻看资料袋中叶老为作者修改的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不由得被叶老翔实而认真的批画深深地吸引了,不由得发出赞叹:“改了这么多呀!叶老简直太认真了!”此刻让学生带着不同的体验来读,师生及时评价,使得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提高了朗读能力。

2.抓住文章题目、内容上的矛盾冲突点,将质疑与文章的人文性有机结合。

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时,我首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以及对课文主要人物叶老的评价,之后,抓住文章的矛盾点,让学生再读读文题,对照文题与文章内容进行质疑,进而引导学生提出全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即:课文主要写叶老为“我”批改作文和“我”到叶老家作客的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围绕这个问题品、读、思、议,最后明确了这就是借景抒情的写法。学生进而又一次将题目与叶老一丝不苟的文品及人格美这一人文内涵联系起来。

二、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提出了阅读教学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观点,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正是体现这一思想,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对一篇文章,学生们总是乐于谈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也能寻找到支持自己想法与看法的支撑点,但是他们经常是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畅谈自己的理由,不能准确地捕捉到支撑点中的重点语句阐明自己的观点,换言之,学生不能以文本为依托,很好地咬文嚼字,当然,也就谈不上深入地感悟、理解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了。

1.教给学生深刻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

语言具有丰富性的特点,有些语言,表面上是一层意思,事实上还暗含另一层意思;有些词语,孤立地看,平淡无奇,但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下子变得别有情味,新境迭出。教学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的《秋天的怀念》一文,可以让学生反复品味和咀嚼那些表面上看来平实朴素的词语。抓住“扑”、“抓”、“忍”三个动词,让学生体会到母亲要“扑”灭儿子想死的心,“抓”住儿子活下去的欲望。尤其是“忍”字用得高明。紧紧围绕“忍”,牵一发动全身,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体会意思,一次一次地把体会到的意思“送进去,读出来”,一次一次地读,一波一波地把情感激发出来。在课堂上,能很清楚地看到,每体会到一层意思,学生就读得更好了,情感体验也更深了。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要“好好儿活”。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2.训练学生逐层品读,读出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掌握语言的规律靠读,情感的激发、熏陶也靠读。让学生学会在朗读中品味。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始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学中以朗读训练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引导学生随文学词学句,在读中理解课文,以读悟情,以读促思,在读中品味语言之美。通过语言学习使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课堂上,我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读书,把多种读书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各个教学环节,使其获得独特的感受,并在朗读中学会评价。另外还使用了师生、生生互评的方法以及指名读、齐读、配乐读、合作读等方法,遵循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特别是学生间的评价,注重了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时,我在课堂上力争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并学习作者的语言。将朗读训练贯穿在整个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不但让学生多读,而且指导学生会读,达到读好的目的。设计了“用心灵诵读”、“用心灵倾听”、“用心灵倾诉”三个教学环节。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将整体读和重点读相结合,让学生一读再读,读中悟情,读中明理。以读促讲,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熟读成诵,积累丰富的词语,同时培养了语感和人文精神。

3.阅读课上读写的结合,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内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阅读是内化的吸收,写作是外化的表达。当学生阅读达到高潮时,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读中仿写,读后学写,使学生乐写、易写,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水乳交融,咬文嚼字与人文内涵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4.阅读教学的生命在于课外拓展。

众所周知,语感是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的关系模式。学生的语感是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的。而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我们会以所学文本为基点拓展开去,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外读本,进行反复能动的阅读实践,进而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

三、让“盐”真正溶于“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这里的盐溶于水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恰到好处地融和。人们形象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比作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乌申斯基语)因此,语文作为学习母语的课程,必然具有人文性。挖掘文中的语言形式与人文性的结合点便可提高课堂的效率。

教学人教版《语文》中《鸟的天堂》一文时,对“颤动”一词,学生不难理解,但联系上下文,通过读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

学生甲:这每一片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生机,当时吹过一阵阵微风,这些充满活力的绿叶在风中你挤我,我挤你,不停地摇动,才让作者产生了“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觉。

学生乙:我觉得绿叶本身并没有动,但是这满树的叶子翠绿欲滴,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夺目的亮光,作者看久了,似乎感到绿叶上的点点光斑像是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眼前有一些绿色的光点在闪烁,所以作者感受到了“新的生命在颤动”。

教师: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啊!孩子们,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的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叶,也许是那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觉。那我们就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怎么读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就怎么读,自由地读吧!

这样,对词语的理解及文中的人文内涵在读和评的过程中便凸显出来了。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水到渠成。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应该是语文课堂精神化:在书中体验生命、内化精神、找寻自我,与文化拥抱。一堂好的语文课是一次心灵游历的过程,是一种“生命的摆渡”,当师生真正把握了语文的人文内核时,也就能享受语文了。

猜你喜欢
爬山虎工具性语感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爬山虎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