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兴
这么多年,关于德育工作的要求的确不少。就说比较“概念”的提法,最早强调的是“针对性”和“实效性”。十年以前,又加上了“主动性”,并把三者并列在一起。“针对性”和“实效性”人们还容易理解。前者是说德育的“指向”特征,说白了就是有的放矢;后者是说德育的“结果”特征,说白了就是落到实处。但是,这个“主动性”似乎有些令人费解了。难怪有人问,本来德育工作就是“主动”的事儿,怎么还要主动呢?其实,还真不能矫情。让干什么才干什么的现象,在德育工作中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很少。所以,让德育更加“主动”起来,强化“针对性”、凸显“实效性”也非常必要。当然,如何“强化”、怎样“凸显”,也没有现成的办法,真需要一番思考、一些创新。
去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关于德育工作要求的阐述发生了重要变化。在继续保留“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础上,没有继续使用“主动性”,而是提出了两个新概念:“吸引力”和“感染力”,并强调要“不断提高”。无疑,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信息”。回顾这些年的德育工作,从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到思想政治,咱们的学校和教师哪一项不注意“针对性”?哪一天不期待“实效性”?然而,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的落差或多或少总还存在。尽管为之思考多多、努力多多,人们还是烦恼多多、困惑多多。当然,个中缘由非常复杂,有学校的也有社会的,有学生的也有家长的,真是一句两句说不清楚。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大概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教师的德育工作“吸引”不住、“感染”不了学生,就是再有“针对性”也白“针对”,再想“实效性”也没“实效”。这个理儿不是明摆着吗?现在这层“窗户纸”捅破了,对德育工作的要求增加了“吸引力”和“感染力”,一下子明确多了、清晰多了。有人说有“柳暗花明”的感觉,还真不算过分。要是细细品味这两个概念的深刻含义,就是那么回事儿。
假如认真筛查一下德育工作中遇到的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可能师生关系会成为比较集中的“选项”。其实,加强德育工作在这些年已经渐成共识。别说校长、主任、班主任、辅导员,就是各科教师,你说谁不重视德育?反正不抓德育,纪律就“稳”不住,成绩就“上”不去。即便认识“高度”可能不高,这个最简单、最实际的动因也很能让人理解。但是,事儿似乎并不一定总“顺”着你。看来应该不是问题的德育工作,却偏偏要出现一些问题。教师“下”的工夫不少,学生就是“入”不进去。有时,教师越“强化”,学生越“抵触”。白费气力不说,还会适得其反。而且,学生所在年级越高,“抵触”就越大。“一般学校”尤为突出,甚至已成趋势。最让人担心的是,教师自己的“心结”,有时竟会变成师生双方的“死结”,搞得教师真没办法。
近几年,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在怎样“吸引”学生、如何“感染”学生这个关键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关键的思想,引发了教育界内部的讨论和社会的热评。
要说这所学校,不能算很有名,也还算有些名。先是“学科德育”的成果,后是办学的水平与成绩,学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当然,这里不可能没有升学的因素。但是,由此带来的压力也可想而知。“影响”越大,压力就越大。正因为如此,师生关系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来。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他们营造和谐氛围,推动和谐交流,主导和谐沟通,显现了“吸引力”和“感染力”,收获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营造和谐氛围。学校的整体环境是德育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一旦转化成良好的教育氛围,通过潜移默化所发挥的“吸引”和“感染”作用则无处不有。在二十五中正是如此。你一进校园就会被“吸引”和“感染”。最让你感动的是,大字横标“快乐着、学习着、提升着”,首先会闯入你的眼帘。据说,这是滕春瑛校长的创意,后来得到了全校教师的认同,最终成了他们的共同约定。你要问为什么首先强调“快乐”,大家会以不同的方式告诉你,没有“快乐”就没有学习,更没有“提升”。这样一所“扛”着内外压力的学校,居然上来就敢拿“快乐”说事儿,足见他们形成这个“约定”的深刻思辨和创新魄力。
就是为了这个“约定”,班主任们在营造着自己班的和谐氛围。每个班最醒目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标牌”:“相信自己,把握明天”、“共同发展,分享成功”、“我快乐,我能行”……有的还摘录了教师们的寄语、选贴了班集体的照片,配在一起。这儿的每一句话,都是全班学生发自肺腑的心声和夙夜企盼的愿景。无论是学校的大氛围,还是各班的小氛围,给你的第一直觉,肯定就是“和谐”。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之中,你会很自然地感受到德育工作的那种“吸引”和“感染”的力量。
推动和谐交流。教师和学生的大量交流也是德育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一旦固化成了亲和、民主的关系,它通过教学相长所发挥的“吸引”和“感染”作用会尤为深刻。但是,过去是教师自己那些灌输式的说教把德育“被动”了,反过来还要埋怨学生不听话、不上进。在二十五中则发生了根本变化。双向、多样的交流取代了单向、单调的灌输。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搜索鲜活的材料,探索灵活的方式,想方设法让德育互动起来。正如滕校长说的,“师生互动催生了‘和谐交流’,‘和谐交流’又助推着师生互动”。
各科教师精心设计着课堂教学里“和谐交流”的情景。学习肖复兴的《拥你入睡》一文,语文教师留了一份特殊的作业——孩子“读”给父母,父母“写”给孩子。教师说:“因为我几次读都哭了,所以也期盼着将这份感动与家长分享……”孩子的“读”,让家长享受着情感共鸣;家长的“写”,让孩子体验着慈爱无痕。“我觉得教育孩子可真累啊,尤其是不听话的时候,把我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暴露给你,可是你不记恨妈妈,你知道妈妈是为你好。”“妈妈盼你长大,那是妈妈的期待。但是,妈妈又怕你长大,因为你会飞走。”“记住你的老师,感谢你的老师,她别出心裁的构思,给了爸爸妈妈向你倾诉心绪的平台。千万不要辜负老师的厚望。”这一“读”一“写”,感恩教育在和谐交流中“化”入了学生的心灵。学习《正弦函数》一节,数学教师提议开展一场特殊的主题辩论——人生。“正弦曲线描绘了人生轨迹,有高峰,也有低谷。站在高峰不要得意,陷入低谷也别灰心。因为你已到达了最低点,不会再低。反弹等待着你,加油吧!”“低谷可以蓄水,只要你肯努力,就能蓄势待发。”学生的句句感悟,都是在和谐交流中对人生的新解。它会引导人生,更能激励人生。
班主任们精心设计着班集体活动中“和谐交流”的方式。为了做好“津城巨变”的实践课题,教师和学生一起骑着自行车、扛着摄像机摄录津城美景;一起站在海光寺喷泉旁采访过路行人,让他们讲述津城发生了哪些巨变。师生一起争论精选材料的原则,一起推敲调查报告的纲目。学生领略了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也体验了和谐交流给自己打开的视野。为了树立“团队合作”的现代意识,教师把《苹果的故事》摆在学生面前,并给出3个选项:现在有6个苹果,或是自己全部吃掉;或是自己吃掉1个,5个与别人交换另外5种水果;或是自己吃掉1个,5个送给另外5人。激烈的辩论展开了,最后的结论也清晰了。“尽管你只享用了1个苹果,但你拥有了5个朋友。你会在分享的过程中,得到5个苹果所不能带来的快乐。”和谐交流碰撞出来的智慧火花,必将成为学生永远的精神财富。
主导和谐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有效沟通,同样是德育不可或缺的载体。尤其是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一旦内化成真正的教育合力,它通过彼此的密切配合所发挥的“吸引”和“感染”作用,肯定是“1+1>2”。过去,往往是情绪化的因素,使沟通的“质量”大打折扣。尽管这种干扰来自沟通双方,但教师应该是主要方面。正像有的教师抱怨:“他们什么不懂?明明是成心气你、故意拖你,换了谁不生气?”于是,“不让我痛快,你也别痛快”的潜意识,演化成了借力家长惩罚学生的“潜规则”。教师跟家长不能沟通,演化成和学生“较劲儿”。大概这类情况并不个别。在二十五中则全然不同了。学校主导着和谐沟通。主导的办法是用“报喜不报忧”的原则“规范”沟通,用补贴电话费的措施“保障”沟通。正如滕校长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亮点,你要是挖掘出来,告诉家长,肯定他能给力。否则,肯定他会泄气。”
当然,“主导”的过程也并非顺风顺水。开始教师还真不好接受。谁都知道,改变自己非常痛苦。但是,由于“报喜不报忧”的大原则不可动摇,所以再痛苦也要改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家渐渐被自己的实践说服了。起初,家长告诉教师,“刚一接到电话,总是心惊肉跳,就怕孩子惹祸了”“刚一听说孩子进步了,还真是不敢相信,就怕自己听错了”“……”“过去是怕来电话,现在是盼来电话”,这就是家长对和谐沟通的朴素评价。这是因为他们终于“盼”来了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今,教师向家长不断报喜,家长不愁了;家长给孩子经常鼓劲,孩子不“顶”了;孩子与教师主动配合,教师不“怨”了。和谐沟通促成了学校整体工作的良性循环。
从破解师生关系这个难题的侧面,人们看到了“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力量。这个力量源于学生获得了心理满足。当然,他们的“满足”是非常具体的,“具体”到德育工作的每一个内容的选择、每一种方式的运用和每一次情感的传递。因为学生的确非常“挑剔”,内容是枯燥、抽象还是鲜活、形象;方式是生硬、呆板还是生动、活泼;情感是虚假、疏远还是真实、亲切……其实,在他们心里都有数儿。只有学生对这些有了充分的心理“满足”以后,德育工作才能显现巨大力量——“吸引力”和“感染力”,大概这就是规律。
在“坚持德育为先”列入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主题的新时期,提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要求,无疑给德育工作增添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更大活力。二十五中和众多把这个要求融入德育工作的学校,不仅给人们展示了新的经验,更给人们提供了新的认识。如果能把经济学的概念引进教育学,那么“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应该是德育工作一个新的“生长点”。滕校长一再表示,他们并非先知先觉,只是上下求索,但毕竟是这个由自发到自觉、由探求到追求的过程,让人们看到了这个“生长点”的创新价值。只要抓住、用好这个“生长点”,德育工作就会赢得更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