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仁华
颈静脉球瘤临床较少见,是起源于中耳和颈静脉孔区的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由上皮样化学感受器细胞组成,又称为化学感受器瘤。根据肿瘤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三型:鼓室型、颈静脉孔型和混合型。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证实1例颈静脉球瘤影像学改变患者,男,56岁。因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入院,诊断为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查体除听力减退,无明显阳性体征。MR检查:左侧颞骨见不规整团块状影,大小约30 mm×35 mm,向左侧桥小脑角突入,左侧听神经受压,增强可见明显强化。诊断左侧颞骨及桥小脑角区占位。CT示左颈静脉孔区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左侧岩骨呈穿凿状破坏,肿瘤向后侵犯左侧桥小脑角池,左侧颈静脉孔破坏,平扫CT值48 HU,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CT值78 HU,左侧颈静脉远端变细,近颈静脉孔处截断,诊断颈静脉球瘤。手术所见:左侧颈静脉孔区占位,突入蛛网膜下腔,与Ⅸ、Ⅹ等后组颅神经关系密切,向上达内听道水平,推挤Ⅶ、Ⅷ颅神经,与脑干有一定间隙,肿瘤质地均匀,部分韧、部分较软,血供中等。病理诊断:左侧颞骨及桥小脑区颈静脉球瘤,免疫组化:肿瘤细胞 CgA(+),EMA(+),少量肿瘤细胞 Syn(+),CK 广谱(-),CD34 肿瘤细胞间小血管(+),Ki-67(+)约 1%。
颈静脉球瘤占头颈部肿瘤的0.6%,最常见于颈静脉孔区和中耳鼓室内,少数也可发生在颈动脉间隙和颈动脉分叉处,系起源于颈静脉球顶部或舌咽神经的Jacobson神经鼓室丛的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组织,由上皮样化学感受器细胞组成,对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很敏感,但作用较小。颈静脉球瘤属于良性肿瘤,由于血供丰富,其中血液的脉冲状搏动对颈静脉孔周围骨质呈慢性侵蚀状破坏。典型颈静脉球瘤CT平扫表现为颈静脉孔内的等高或略高密度的软组织块影,颈静脉孔边缘骨质呈不规则的穿凿样破坏,为颈静脉球瘤的特征性表现;随着肿瘤的生长,肿瘤可向周围结构侵及,增强后表现为软组织快明显强化;动态扫描为动静脉畸形样增强表现,即充盈及排空均呈快速强化。本例CT表现为均匀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CT值增加30 HU,可见颈静脉孔呈穿凿状破坏,颈静脉受累、变细,在静脉孔部截断。MR典型表现为血管的流空效应,颈静脉球瘤T1加权像成等低混杂信号,T2加权像呈高低混合信号,直径>2 cm的肿瘤内血管呈葡行性条状信号与肿瘤实质部分呈等或高信号相间(椒盐)征,为颈静脉球瘤的特征性MRI表现。MRI可以显示颅神经受累程度,但对骨质破坏的显示不如CT。
颈静脉球体组织除常存在于鼓室底壁下方的颈静脉顶外膜以外,沿舌咽神经鼓支,迷走神经耳支,鼓岬部以及鼓室膜下也有分布,此外在鼻、气管、脑、硬脑膜、视交叉以及脑囊肿发现有颈静脉球体组织,故存在颈静脉球体组织的部位均可发生颈静脉球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