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海燕
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 马海燕
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和社会对英语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课常教学一言堂,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等,因此,根据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从教学理念的转变,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英语教改新思路已是势在必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由此可见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是意义建构的主体,而不是受外界刺激,被动接受和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建构过程的顺利完成,而采取从外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只会事倍功半。因此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首要的就是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新理念,理解尊重学生的知识、智力、情感和个性需求。利用独立学院学生个性突出,兴趣广泛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中的一个核心环节。独立学院应形成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框架,确保此课程体系下培养的学生具有合理的人才知识结构。就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来说,我们应该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把英语教学的目标与学校的定位很好的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学生层次、兴趣,不同的个体特性、师资水平,人才培养目标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设置的课程要依据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层次,在目标上要体现出职业定向性,在内容上重应用,在教学组织实施上要以实践为中心。在现实中,多数独立学院课程设置形式单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单调乏味,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入学不久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学生效率低下。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很难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针对这种状况,我院从2009级新生入学起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基础阶段的英语必修课程从每周6学时压缩为4学时,另外2学时用以开设学生具有听说读写交际功能的选修课和与学生专业相关的选修课,比如,法律英语,外贸英语,商务英语等等,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前景进行选择学习。另外,在强化学习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也开设一些有助于学生了解英美历史文化的讲座和选修课,以开拓他们的视野,享受英语带来的快乐。这也体现了语言学习服务于生活和社会的价值。
多元的课程设置,既重视基础教育、又强调个性化教学,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相应的教育。学生既学到了基础的语言知识,又能够把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相结合,为将来的就业择业做了充分的准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各类选修课的开设不仅为学生学习特别的技能与知识提供了可能,而且还为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这就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改革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个性化英语学习方式已成历史的必然。网络化的教学平台和新的教学模式,为个性化学习提供很好的方法与手段。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的教与学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大量的丰富的信息使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得到完美的结合,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我院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通过改善软硬件环境和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等方式积极探索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英语教学模式。除了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外,2009年开始引进现代教育装备——开放式数字网络型语言实验室及英语学习平台对09级1800名本科新生进行了个性化英语学习模式的实验教学。这种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涵盖了教师教学、学生自学、效果反馈、监控管理的完整过程。学生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丰富知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同学之间进行互评,共同监督提高,包括学生学习和自评、教师在线辅导。教学平台可以同步记录、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与辅导情况,体现了网络化,交互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模式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新模式,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立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机制对于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至关重要的。评价机制可以使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获取反馈信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也提醒学生基于评价结果调整自我,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争取良好的学习效果。课程评价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将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结合起来,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形成性评价充分利用开放式数字网络型语言实验室,局域网及英语学习平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监控,评价模式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教师设计的、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作业的评定、平时的测验,目的是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有效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这种评价模式弱化了笔试,强化了对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重在推进学生学习过程的进步和发展。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性评价,主要测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目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全面的,客观的评价。在实践中,我院改变了过去一纸试卷定成绩的传统做法,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形式多样的阶段性听说口语测试、课堂活动、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结果,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独立学院的生源情况、教学定位和管理模式有别于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应该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S].2007.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2007.
[3]陈霜.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课程设置与评价标准[J].现代企业教育,2008,(6).
[4]唐丽伟.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学生英语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马海燕/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基础课部
(责任编辑:何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