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

2011-04-03 06:51康兴娜李勤道
当代教育科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高素质技能型工学

● 康兴娜 李勤道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模式,已逐步成为我国公认的成功教育模式。深入领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内涵及其做法,做好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关键。下面就此进行分析探讨。

一、“校企合作”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坚实平台

“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形成高职人才培养的平台与机制,共同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使人才培养过程“学习”与“工作”一体,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与机制,校企不仅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同时将行业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技术、行业标准和规范、认证项目、企业培训内容、先进企业文化引入育人环境,创造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环境与氛围。“校企合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校企共同组建适应“学习”与“工作”一体的教学团队,双师结构,专兼结合,使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及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能力;共同营造和配置适应“学习”与“工作”一体的环境条件,特别是建设校内生产性教学资源,建设具有现场真实环境和训练项目的顶岗实习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和工作过程来开发、建设、管理课程;共同制定适应“学习”与“工作”一体的课程标准,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共同制定适应“学习”与“工作”一体的课程考核标准(评价体系);共同进行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管理。除此之外,“校企合作”的内容还包括:校企共同参与企业生产技术攻关、监督服务,共同承担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共同为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增强学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学校与企业之间更要需要建立一种“共赢机制”,要保证“校企合作”的效果,建立校企之间持久的信任渠道,提高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许多水平高、实力强的高职院校已与企业建立了共赢机制。国家电网公司在我校投资建设了国网技术学院及其相应的变电及调度运行、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电网检修、电力营销等生产性实训基地,既用于学校学生行动式教学与实训,也用于企业员工的技能性培训。有些高职院校特别是行业所办学校,充分利用人力、教培及技术资源优势,获取更多企业、更广泛领域的合作,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与培训体系、技术监督与服务体系,为其提供专家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解决现场重大技术难题,开展职工培训并承担初、中、高级工和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企业为学校提供顶岗实习基地、提供资金与设备等更多支持。

二、“工学结合”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行动模式

“工学结合”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将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与高职教育有机结合,是当前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和神圣使命,也是政府力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产学合作的重要任务。

所谓“工学结合”,就是按照“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的原则,以学生为行动主体,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工作经历、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完成学习者的学习与工作两种行为的交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工学结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它使高职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八个根本性转变:1.是人才培养从“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发的社会教育”;2.是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从“学科导向”转为以“工作过程导向”;3.是教学内容从注重“理论、知识”转为注重“实践、技能”;4.是教学过程从“理论到实践”转为从“实践到理论”;5.是教学环境从“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6.是教学主体从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7.是学习模式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8.是教学评价从“单一评价”转为“多元评价”。

“工学结合”又是一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是一种工作与学习一体、知识与技能培养一体,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坚持教、学、做密切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建立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实施实践性学习,寓教于学,寓学于练,寓练于做,使教学做成为一件事,实现学习过程的行动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教学做一体,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引企入校、校企融合或产学研一体化方式。

三、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校企合作”是实现“工学结合”的必然前提和基础,离开了“校企合作”,一切“工学结合”设计都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工学结合”是充分用足用好“校企合作”的过程与结果。“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是个整体,二者不可或缺,相互推进。只有“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有机结合起来,高职院校才能完成好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的第一要务。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强调行业、企业参加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要求行业、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和工作过程开发建设课程。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全面参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定位、课程开发和建设、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考核、质量控制,使课程设置来源于市场需求,课程实施以任务来驱动、项目来导向。同时,还要推动课程的标准化建设,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融合行业标准,引进权威职业资格认证,确保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相互融通。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强调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践性集中于强化实践教学,通过“教学做一体”情境教学、生产性实训、技能培训与鉴定等有效的实训予以实现;开放性表现在改变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全方位、全过程引入企业参与,“学习”与“工作”一体;职业性落实于具有“真设备操作、真项目真任务训练、真环境育人”的“学训一体”实训基地,以岗位任务或工作过程为引领的集教、学、做一体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同研发的专业课程与评价标准以及“行动”式教学模式等。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要求加大实训比例,校内外实训课时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占到50%以上,特别是要加大企业现场生产性实训比例,至少有半年真刀真枪的顶岗实习。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调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

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引进企业技术专家或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课教师。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模式的关键是师资问题,特别是教师的工程素质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实行“师役制”,号召本行业部门、企业单位的德才兼备、知名度高、有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过硬的专业技能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接受一段时间的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后,作为兼职教师,充实到教学或培训一线,担任相应专业的专职专业课教师,或者作为学生企业实习的指导教师和师傅,工作2-3年后,再回原单位工作。

总之,必须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作为一项制度建设始终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搭建 “校企合作”坚实平台,在学校、行业、企业的共同参与下,实现“学习”与“工作”一体,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教育部.〔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efiles/business/htmfiles.

[2]刘建超.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3).

[3]丁曰新.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N].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0.

猜你喜欢
高素质技能型工学
盐工学人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学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