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乒乓球课提拉下旋技术教学思考

2011-04-01 02:49广东培正学院体育教学部广东广州51083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攻球回球来球

王 靖 (广东培正学院体育教学部,广东广州51 0830)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趣味性强,设备比较简单,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比较容易开展和普及[1]。高校体育课程实行 “三自主”选课教学以来,乒乓球课程一直是最受学生喜欢的项目之一。高校乒乓球课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学打乒乓球使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进行乒乓球运动的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养成把乒乓球运动作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乒乓球锻炼的价值,让乒乓球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在对广东省10所普通高校乒乓球普修课教学内容的调查数据[2]显示,“三项基本 (反手推挡、反手搓球、正手攻球)技术”的教学是各个学校的重点教学内容,选择此内容教学的学校占100%,其他内容所占比率依次是发球占60.7%、步法占13.3%、组合技术占26.7%、教学比赛占53.3%。组合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左推右攻与推挡侧身攻,对搓拉及弧圈球技术的教学很少。从乒乓球旋转的运动学角度分析,推挡、搓球、攻球以及推攻结合的技术均为反旋转击球,学生击球过程容易借上来球的旋转与力量,击球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提高较快,正确动作结构形成较快。提拉下旋击球原理则恰恰相反,击球过程为反旋转,存在球体自转速度与学生挥拍速度的相对性,击球主动发力的比例大,动作容易变形,击球不稳定。提拉下旋球技术是学习弧圈球前提与重要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发现,能否学好提拉下旋球技术是学生乒乓球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分水岭,学好提拉下旋球便意味着在回接下旋来球时多了一种主动的手段。

1 对乒乓球旋转基本理论的认识

弧圈球是一种上旋非常强的进攻技术,能够制造适当的弧线。回击低而强烈的下旋球,与攻球相比有更多的发力击球时机,这可以体现出它的稳健性。拉出的弧圈球质量高,无论对攻球还是削球其威胁均很大,能直接得分,这又体现良好的攻击力[3]。提拉下旋球作为弧圈球技术学习的必要技术,在高校乒乓球课教学中应突显地位。学习提拉下旋首先需要对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旋转理论进行认识。

1.1 上旋球与下旋球的感性认识

普通高校乒乓球课教学中基本以反胶教学为主,所讲的击球原理也都是建立在反胶性质的基础之上。上旋球的击球原理是:在击打或制造上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的拍面角度 (以学生现有的旋转程度为准)一般是垂直球台或稍前倾;击球中部或中上部;后下方引拍,前上方挥拍 (反手直线推挡为例),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是由下往上或者有由下往上的趋势,使球产生顺时针旋转 (以击球方对球纵切面为参照),这类旋转称为击上旋球。如果采用球拍平挡的方法来击球进行试验,可以清楚地看到,上旋球碰拍时,球给拍一个向下的摩擦作用力,球拍则给球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向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摩擦反作用力,该力把球向上推动,表现为回球弧线很高,或者直接回球出界。而下旋球的击球原理则是在拍面角度、引拍方向、挥拍方向、击球部位等击球要素上与击打上旋球刚好相反,用平挡接下旋球表现为回球弧线很低,直至击球下网。绝对的上旋与下旋在乒乓球运动中是没有的,只是微弱的侧旋不影响回球的落点。

1.2 反旋转击球原理

普通高校乒乓球课教学内容中,3项基本技术 (反手推挡、反手搓球、正手攻球)连续回击与练习方法属于反旋转,借力回击为主。而接发球的方法中,最简单的反旋转回接方法就是抵消平挡时所产生弧线表象,例如,右侧旋平挡是往右出界 (以发球方为参照),那么回接时向左击球,抵消球向右出界的力即可。反旋转回击的关键是调整拍形 (拍面角度与方向),来球越转或自己球拍摆速越快,球拍反着来球旋转的角度就要越大。

1.3 顺旋转击球原理

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中,顺旋转击球技术的最典型就是提拉下旋球。这一击球过程牵涉2个基本的向量,即挥拍速度 (V球拍)与来球自转的速度 (V自转),他们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回击后球的飞行表象。由于球拍摩擦力的存在 (反胶),这两个量虽然方向一致,但因大小的不同,会存在以下几种关系:当V自转>V球拍时,V自转反向,回球下网;当V自转=V球拍时,V自转等于0(理想状态),回球上台,但弧线较短;V自转<V球拍时,V自转以原来方向转动,但值更大,回球上台或出界。这也就是说,增大挥拍的速度可以降低提拉下旋球时的落网率。

2 提拉下旋球技术动作要领

2.1 提拉下旋技术动作结构

提拉下旋技术可以分为正手位提拉下旋与侧身位提拉下旋2种,这2种形式只是站位不同,击球技术动作基本一致 (以右手持拍为例),练习一般结合反手搓球进行。动作要领是:

1)准备姿势 2脚分开,2膝内收微屈,重心置于前脚内侧,左脚在前,略提脚后跟,身体略右转,手腕外展、向后拉,拍形成横立状。

2)引拍击球 引拍至右后下方,当来球跳至高点期或下降前期时,触球中下部或中部,腰髋带动上臂、前臂由后向前挥动,击球瞬间立即向前上方发力,右脚掌内侧用力蹬地,稍伸膝,前臂要迅速内收缩,协同摩擦,重心由右脚转向左脚。

3)还原动作 击球动作结束,左脚蹬地还原,重心回到两脚之间。

2.2 提拉下旋与正手攻球击球 (以右手持拍为例)动作差异

正手攻球技术是高校乒乓球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其教学顺序刚好在提拉下旋球技术之前,所以在进行提拉技术教学时,可以与正手攻球技术动作就各个击球要素进行对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提拉技术的正确把握。

1)击球拍形 正手攻球时由于击打来球为上旋或者弱上旋,所以击球时要求拍面垂直球台或者稍前倾,而提拉下旋击球来球为下旋,所以击球时要求拍面后仰。

2)击球时机 正手攻球击球来球为上旋球,以待力、接旋转为主,所以要求击打来球的上升期或者高点期,而提拉下旋为避开强下旋,要求击打来球的高点期或者下降期,以增加上台率。

3)引拍、挥拍击球方向 正手攻球为右后方引拍,左前上方挥拍,以向前撞击为主;而提拉下旋则是右后下方引拍,左前上方挥拍,以向上摩擦为主。

4)击球发力形式 正手攻球击打上旋来球,借力较多,为了增加击球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采用匀速挥拍发力击球的方式;而提拉下旋,为顺旋转击球,为了增大球拍击球时的即时速度,一般要求学生以加速制动的形式挥拍摩擦击球,以减少击球下网率。

3 教学步骤与练习方法

3.1 徒手挥拍练习提拉下旋动作

徒手挥拍练习是初学者必经阶段。高校乒乓球课提拉下旋徒手练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原地徒手练习提拉摩擦球动作,要求学生做每一个动作时都要蹬腿、转腰、转移重心;当手臂发力时,以腰带动大臂、大臂带动小臂收缩;在原地动作概念正确、稳定的基础上,可结合步法 (并步)练习跑动中的提拉动作,此时要注意身体各个发力部位、重心转移的协调性。

3.2 进行单线、定点、单球提拉练习

3项基本技术教学中,学生搓球技术的掌握为提拉下旋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单线、定点练习中,以2个学生为一组进行搭配练习,供球的方法是正手发下旋球或者自抛搓下旋球。单线练习可以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是一次一条线 (直线或斜线)的连续提拉;第2阶段是结合并步两条线 (直线和斜线)的交替连续拉。此时应注意动作的连续性,要做到引拍放松,且在击球时发力摩擦,并能快速还原。单线、定点练习是提拉下旋技术学习的最重要阶段,学生重点理解和体会击球时机、摩擦球的感觉。练习的初期,应以克服下旋,增加上台率为衡量标准。

3.3 反手搓球结合正手提拉技术的练习

通过大量的单线、定点练习后,学生已基本掌握提拉下旋的动作。此时,可以结合发球、搓球进行结合技术练习。主要练习形式是正手发下旋、反手搓球结合正手提拉。结合形式练习也可以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是反手搓球后,拉定点下旋;第2阶段是反手搓球后,拉不定点下旋。此阶段可学生在移动中练习提拉,要注意连续性与稳定性;在进行不定点练习,可以提高队员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

3.4 提拉技术比赛实战应用

乒乓球是一项竞技性很强的项目。如何使竞技性这一特点与学生技术学习相结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练习欲望,比赛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4]。在比赛实战练习中,学生可以拉不同旋转、落点、速度的球,也可以将拉球与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连接起来,只有在比赛中灵活运用,学生才算真正达到掌握提拉技术的目标。

4 提拉下旋教学中学生常见问题分析

4.1 拉漏球

学生在上台练习之初常易拉漏球,或球擦拍边,找不准击球点。分析主要原因主要是击球时过早,并且在击球的过程中,球拍对球面积过小。教师可以让学生顺着来球的运动弧线引拍,用球拍正面最大面积对球,从而增加击球的稳定性和命中率。

4.2 向前挥拍过多

提拉下旋中挥拍向前过多,直接造成拉球下网。分析主要原因是学生受到正手攻球技术的影响,因为正手攻球回击上旋来球,挥拍以向前为主。教师可以让学生尽量向下引拍,这样击球时就有上下引拍与挥拍空间,挥拍击球的过程中,多体会 “提 (向上)”的感受。

4.3 重心过高

学生提拉下旋时,重心过高直接表现为动作僵硬,手臂与转腰不协调,拉球多下网,发不出力。这种现象说明学生在徒手挥拍练习的阶段,没有正确掌握提拉的动作结构。正确的重心移动应该是引拍时,身体重心随着球拍下移,保持球拍与身体的相对位置,这样有利于蹬地、转腰、收前臂挥拍击球的协调用力。

[1]李介庚,何秋华.大学体育实践教程 [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

[2]谢冬兴.普通高校乒乓实践课教学中 “考试主线”理念思考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6):205,207.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乒乓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汪浩,王建军.弧圈球技术动作的训练技巧与步骤 [J].中国学校体育,2009(7):67-67.

猜你喜欢
攻球回球来球
乒乓球拉球技巧及训练方法探讨
里约奥运会中外女排接拦回球效果的比较研究*
飞身阻挡
妙用积分定义解题
中外女排比赛接拦回球效果及失误原因的比较分析
乒乓球正手攻球击球点如何掌握的几点浅见
浅谈青少年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教学方法
对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单打比赛中接发球战术特征的分析研究
正手攻球技术理论实践之研究
对方来球旋转性质对拉弧圈球效果的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