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先生”的培养

2011-02-19 18:23:08史翠丽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路小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小先生助教陶行知

■史翠丽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路小学)

每当自己捧起《陶行知全集》,走近陶行知先生,“聆听”先生的声音,我总有很多的思考。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六大解放”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思想,至今仍是我们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先生当时提出的“小先生制”是为了“普及教育”寻找的一条可行之路。正如先生所说:“小先生是负着普及教育之使命。小先生不但是普及儿童教育的生力军,而且是普及成人教育的急先锋。”先生在《怎样做小先生》中强调:“一个负责任的小先生是‘以教人者教己’。他所学的比一个普通学生要正确得多。他不但要明白这一课的意义,并且是要想法把他所明白的也叫别人明白。一个有准备的小先生对于所教的功课是有双层的了解,即对于学得的益处是有双倍的深刻。”由此可见,一个合格的小先生,首先必须是一个好学生,而好学生的培养又必须要求教师有好方法。陶行知先生在《怎样指导小先生》中,曾这样告诉我们:“教师须是一个火把,他要把小孩的热心烧滚,使个个小孩都要做小先生,不再做守知奴。”

今天的教育,当然已经不再需要“小先生”去负“普及教育之使命”。可是,如果我们能把学生的“热心烧滚”,能使学生“对于学得的益处有双倍的深刻”,不也正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吗?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陶行知先生“小先生制”的思想启发下,结合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先生”的几点做法。

一、激起学生做“小先生”的欲望

“欲望”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一个人一旦有了某种“要求”,就会为之做出不断的努力,当然,做“小先生”也不例外。所以,教师要培养优秀的“小先生”,首先就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做“小先生”的欲望。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语文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很多学生已显现出在某方面的优势。我在自己制定好培养小先生的计划后,便向学生透露:老师的工作需要同学们的支持与协助。所以,老师要选拔一些“小先生”,在老师这里又叫“助教”,和老师共同努力,促进我们班所有同学语文能力的大发展。我还告诉他们,老师要通过观察课堂表现、调查同学、作业分析、单独考核等多种途径掌握每一个同学的识、写、读、诵等各种语文能力,然后从表现优秀的同学中分别选出“识字助教”“写字助教”“诵读助教”“习作助教”等。由于同学们各有所长,也为了面向全体同学,我会为大家提供尽量多的“岗位”,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发展较快,优于其他同学,就是老师选拔的对象。“小先生”一经选出,就会收到老师精心设计的“助教证”,并贴上自己最得意的照片。

孩子们对“小先生”这一称号感到好奇又充满向往,每个人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论是饭后、课间,还是语文课堂,都能看到他们一个个努力的身影。作业认真了、字迹规范了、举手积极了、声音响亮了……每个学生都在进步,班里掀起了学语文的热潮,做“小先生”的欲望被成功激起。

二、培养学生做“小先生”的能力

看到孩子们的不断进步,感受着班级里浓浓的学习竞争气氛,我开始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

1.认清职责。为了让争做“小先生”的同学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为了促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总结自己成功的学习方法,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学习,我首先对“小先生”们讲清了每类助教的职责。例如,“识字助教”主要是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在平时的学习中如何快速识字、如何记忆字形,在初学一篇课文或初读一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时,如何消灭 “拦路虎”;“写字助教”主要是指导大家在写字时如何分析字形、如何把握字的结构,自己的一手漂亮字是怎样炼成的,介绍一些自己写好字的小窍门儿;“诵读助教”则是负责带领大家读好书,教大家怎样把握读书时的语速快慢和语调的高低,怎样读出自己从文字中体悟到的感情,怎样读出韵味等;“习作助教”平时要注意检查同学的日记、小练笔,能发现其中出现的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等一些明显的问题。他还要带领同学们做好平时的语言积累,每天一个小故事、一句名言警句或一首古诗词欣赏,并督促大家写好心得体会,等等。

2.教给方法。为了让同学能真正地较快地走上“助教”岗位,体验到“教人者教己”的快乐,我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注意示范性讲解与方法提示。如,识记生字时,我会告诉学生一些构字知识——我们学习的生字中形声字较多,一个形声字,哪儿表音,哪儿表意;哪个是象形字,其变化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哪个是会意字,每一部分各表示什么意思。指导写字时,我就教给学生如何起笔、运笔、收笔,如何分析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笔顺,如何把握整个字的大小比例等等。教学课文时,我总是注意做好每一次范读,而且讲明自己为什么这样读,讲自己读书时的心情。批改学生的习作,不仅找出问题语句,还提出修改意见。

方法的指导主要渗透于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这样,既不会占用“小先生”们的课余时间,又有利于他们学习模仿。不过,要提醒他们,做好一名“小先生”,不仅要率先掌握自己所要助教的内容,而且要知道怎样帮助其他同学掌握。

三、为学生创造做“小先生”的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意训练,我决定让第一批“小先生”上岗。

首先,指导他们认真备课。所有的“小先生”,都要对要助教的内容,进行提前学习、分析并写出一份“小教案”,教师进行认真批阅,个别指导修改,直至切实可行。这样的练习要反复进行。

在学生能写出可操作的“小教案”之后,老师就要给他们提供上讲台的机会。把讲台让给学生,需要教师做好“导演”。什么样的课型适合安排“小先生”?每节课安排哪类?大约几人?什么时候上讲台?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当然,还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具体表现,适时地加以指导或调整,以确保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得到很好地落实。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变色龙》的学习为例:生字的学习以自学为主。这一课的生字,除了“介”字,其余的如“藤、筒、棕、腹、距、蕉 ”等都是形声字,这就可以交给“识字助教”带领同学分析记忆。很快他们不仅记住了生字的字音字形,还掌握了字义。在精读课文时,由于很多同学为了做好“小先生”已经反复阅读了课文,并且在课外查阅了有关变色龙的资料,我便将学生分成了六个学习小组,各有一个“小先生”带领,以自主领悟为主,小组内讨论合作,“小先生”总结汇报。在紧张有序的自主学习中,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较深的感受,对变色龙的特点有了较清楚的了解。当然,对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动物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四、使学生感受做“小先生”的快乐

“小先生”的快乐主要来自于自己“助教”的成功,在助教过程中能激起所有同学的学习兴趣。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且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那是“小先生”最快乐的时刻。为此,在“小先生”助教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引导作用:教师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参与学习过程,带领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多做交流,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对于课堂上“小先生”的表现多加表扬与鼓励,尤其是在“小先生”取得教学的成功时,教师要及时总结,使“小先生”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树立起在同学中的威信,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另外,我们在班级内每周举行一次“优秀小先生”评选活动,给那些表现突出的“小先生”们颁发奖品与奖状,教师还特意为他们编辑资料、介绍事迹、通报家长,并鼓励他们写下自己做“小先生”的心得,发表在班级小报上,供全班同学进行学习与模仿。

当我们的学生人人都力争成为“小先生”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收获的就远远不止是学生优秀的语文成绩。他们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也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自然也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同时,这也为他们“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课程目标,也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落实。

参考资料:

1.《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猜你喜欢
小先生助教陶行知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rocesses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与“小先生”教学法
新课导入方法例谈
“小先生制”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5期)2016-10-12 18:03:54
高效课堂里的“小先生”
考试周刊(2016年11期)2016-03-17 06:00:54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
中国火炬(2009年11期)2009-10-14 00: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