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君(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中学)
让孩子的心灵存一份善良
■余文君(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中学)
《阿长与〈山海经〉》是人教版教材收录的鲁迅先生的第四篇文章。文章满含深情地叙写了先生幼时的保姆“长妈妈”的一生,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长妈妈”的形象。我们以成年人的眼光来读这一篇文章,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鲁迅先生对“长妈妈”默默的感激和深深的怀念。“阿长”给予幼时鲁迅一份最淳朴、最原始,甚至近乎于本能的关爱,但是,出乎我的意料,这样一份至真、至美、至纯的爱,我们的孩子居然不能理解。
当我和学生步入《阿长与〈山海经〉》时,我着意设问:“假如‘阿长'是你的外婆或者奶奶,你会喜欢她吗?”本期望引起学生的共鸣,谁料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不会喜欢“长妈妈”,理由五花八门:有的说“长妈妈”为人不好,喜欢在别人的背后说人坏话;有的说“长妈妈”的睡相让人难以忍受;有的说她一肚子的烦琐道理,招人烦;还有同学嫌“长妈妈”长得太丑。总而言之,“长妈妈”和孩子并不是那么有缘分,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她。
如果按照学生的理解,那么,鲁迅先生写的这一篇至真至美的文章岂不是对“阿长”的横加指责吗?我愕然,是我们成年人牵强附会地理解了鲁迅先生的创作原意,还是我们的孩子缺少了一颗感悟的心呢?对此,我有过感叹,但更多的是困惑: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孩子们的人文精神,让他们的心灵多一份感悟,存一份善良呢?钱理群先生说过,中小学时期就是人的幼年时期。如果他有一个理想和信念,尽管长大后看到生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美,他会因此分裂,会痛苦和怀疑,但绝对不会陷入虚无主义,因为他有一个“精神的底子”。他会在痛苦的思考和怀疑以后,从原来那种幼稚的、不自觉的和谐,过渡到更高的自觉的和谐,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他的这一番话拨开了我心中的迷雾,引起了我的反思: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偏离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中小学时期应该是人的梦幻的春天,但是我们却让孩子过早地感受到冬天的肃杀,从学校到家庭,给予孩子太多现实的教育。老师说:“读好书,考上重点!”父母说:“读好书,将来赚大钱。”当我们的孩子尚未具备“免疫力”,还没有自我思考的能力的时候,就过早地感受到太多过于现实的东西,是否合适呢?所以钱理群先生指出: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给孩子以梦,给孩子一个“精神的底子”。
回头看孩子们读《阿长与〈山海经〉》,推究为什么孩子们不喜欢“阿长”,这与他们缺少亮丽的“精神底子”大有关联。他们收获了太多的关爱,却不懂得感恩。在他们的身边,有太多的类同于“阿长”的外婆或者奶奶,她们也用烦琐的关爱围绕着他们,但是,孩子们的心中感觉不到那份关爱,唯独记得的就是唠叨和烦琐。“阿长”就是身边的外婆,可怜的“长妈妈”也就成了惹孩子们厌烦的角色了。
我认为,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回到正道上。我接着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假如‘长妈妈'有一个亲生的儿子,她会用什么方法来养育她的儿子呢?”学生思考、讨论,他们一致认为,“长妈妈”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养育她自己的孩子,她会采用与养育幼年鲁迅一模一样的方法来养育自己的孩子,因为在她的心目中,这无疑是最好的一种养育方法了。在“长妈妈”的心中,她真心诚意地祈求生活的平安,她认为这些烦琐的规矩就是她平安生活的保证。所以,“阿长”对于鲁迅,就好像是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份慈母之心清晰可见。虽然她的举动并不那么讨人喜欢,但是我们又怎么可以指责一个母亲的善意呢?理解了这些,学生们的心理感受渐渐靠近“阿长”,心中的隔膜逐渐消释。
这时,孩子们会发出感叹:“长妈妈”为什么不能是一个让人喜欢的人呢?如果她是一个知书达礼、谈吐儒雅的人该有多好呀!教师可以适时引导,“长妈妈”可能是这样的一个人吗?她愿意自己是那样的人吗?学生会发现,“阿长”是可怜的,她没有错。她出身贫寒,连名字都没有,没有受过任何的教育,身边接触到的也就是一些平庸的人,粗俗的举止可想而知。后来,“阿长”嫁作人妇,但更为不幸的是,不久她就成了一个年轻守寡的孤孀。在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之后,她不敢奢望幸福,只祈求大年初一孩子的一声问候带给自己一年的“顺顺溜溜”。那些烦琐的规矩也是她一生的平安符,而且,她愿意她的“哥儿 ”也拥有这份平安,这里不正显示着“长妈妈”一份温暖而又真挚的关心吗?
当学生真正进入文本,进入“阿长”的世界时,让学生去理解“长妈妈”,就需要学生有一个亮丽的“精神底子”,这样,他们就会用善良的心去体察“阿长”的善良。 “阿长”对于 “我”的所有的管束都是她特殊的“爱”的表达方式。当她为“我”买回“我”梦寐以求的《山海经》的时候,这一份爱就被推到了一个高潮。文学作品的要旨就在于引导学生的心灵到达一个美好的境界,逐渐为孩子们打下一个“精神底子”,使他们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一来,他们就会用一份温和的眼光看世界,他们的心底就会多存一份感动。
当学生面对自己身边的亲人的时候,在接受别人关爱的时候,不管这种爱表现为循循善诱,还是严厉呵责,他们都会用心体会,而且他们的心里会涌起一份感动,那么学生就有了“精神底子”。小而言之,我们培养的个体就具有了良好的个人素质;大而言之,我们整体的国民素质就会逐渐得到提高。
卷 首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