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鉴赏者”的教师新角色

2010-11-27 05:36谢琳周娟
当代教育科学 2010年17期
关键词:规训差异教育

●谢琳周娟

论作为“鉴赏者”的教师新角色

●谢琳周娟

教师角色问题一直是讨论较热的一个话题。随着教师承担的社会期待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在转变,在追求教育公平,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鉴赏者”角色,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本文试图通过寻找一些教师与鉴赏者的契合点,分析教师作为鉴赏者的特点,并提出一些使教师承担起对学生的“鉴赏者”的角色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使我们的教学,我们的教育有所变化。

鉴赏者;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在现代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角色作为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也不止一次的被用在教师的身上。似乎从古至今教师的价值,教师的作用,总是能用教师的角色来进行诠释的演绎。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承担的社会期待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同样,教师的角色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新的转变。在追求教育公平的今天,在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教师作为“鉴赏者”的新角色,应该发挥其更重要的作用。

一、鉴赏者和鉴赏型教师

鉴赏者,一种非常专业,需要有很强大的专业技巧和技能的职业。关于鉴赏者的定义众说纷纭,在笔者看来本文中所提到的鉴赏者主要承担着以下几个角色和责任:首先,作为鉴赏者需要有鉴别确定事物的真伪的能力,[1]即对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看法;其次,作为鉴赏者要“能够从事物的表面观察和知其内心所向”;最后,作为鉴赏者更重要做到的是“怀着喜爱的心情领略美好事物中的意趣”[2],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共鸣。

鉴赏者对于教师来说,是有值得借鉴的意义的。鉴赏者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专业性,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在今天看来还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笔者在此想用鉴赏者与教师的对比,找出作为“鉴赏者”的教师所具有的特点。鉴赏者与教师的共通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通过表1进行展示。

表1 鉴赏者与教师三个职业维度共通点比较

鉴赏型教师,顾名思义是作为鉴赏者的教师,发挥这一作用需要做到以下的几点,首先,能够对学生的差异合理把握,以及有合理的评定和认同;其次,在观察学生各种表象差异的同时挖掘和发现学生的不同需求,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最后,能在这个观察、发现、认同、满足的过程中怀着喜悦的心情感受与学生的共同进步。这三点是共生的,又是教师发挥鉴赏者精神的境界不断升华的关系,这三点要求有如图l所示的关系。

图1 教师鉴赏者的三重境界

二、作为“鉴赏者”教师的特点

(一)能够对学生的差异做出合理的评定和认同

学生的差异是任何学校和课堂,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这种差异的存在不会因为一名优秀的校长或者老师而发生变化,而一名优秀的老师则能改变这种差异对教学效果产生的影响。学生的不同之处超乎我们的想象,要想要教学具有成效,教师应该承认这些差异的存在,并且要在安排课程和开展教学时全面的考虑这些差异。[3]

教师对“好学生”总是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好学生”也因老师这种明显多于其他同学的关注和关心而愈加的有上进心,而教师眼中的“坏学生”也就越来越低沉,甚至叛逆。在规训化教育①下,大部分教师判断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就是听话和学习成绩好,同时社会给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园丁,教师就像辛勤的园丁履行着修剪园中苗木的责任,任何分叉疯长的枝桠都会被无情的砍掉,就像我们的学生的个性差异,总是在园丁一般教师的规训下变成标准产品。任何没能成为标准产品的学生被深深地印上“差生”标记。而这恰恰是规训化教育对人性的摧残。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作为鉴赏者的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紧密的群体,必须要用客观的眼睛去观察学生的差异,用包容的标准去接纳学生的差异,不偏不倚的关心和关注每一位自己的学生,不因他们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不符合自己的预设标准而不满。教师的关心和指导是学生心理、生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根据学生差异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是对每一位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满足,同时也是对学生成长为不同类别的人才的保证,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的核心要求。

(二)能够从学生的表象行为判断其内心的想法和需求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这句话很简单,却也很难。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更是教育教师应该考虑的事情。“培养学生为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等等这些的口号,并没有从学生自己的需求出发。在此,笔者认为应该培养学生成为他想成为的人。

传统的教师角色观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隐喻蕴含着十分丰富复杂的含义。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教师对学生灵魂塑造的作用,但是更值得在意的是教师在塑造学生灵魂过程中是像工程师设计产品一样注重一种固定的统一的质量标准。教育作为一个大工厂更像是一种有目的的行动,为了薪水和绩效,必须有一种短时间可以衡量的数量化的成绩,而当前,就体现为有统一试题、有标准答案的考试。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为了学生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是为了考试而教,而不是为了学生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而教。作为鉴赏者的教师应该时刻牢记: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都是学生,学生的自身的需求是教师教学活动努力的方向。作为鉴赏者的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当然并非不加约束的学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而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等内在的特质,发现学生潜在的闪光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培养学生形成有价值的兴趣点,对学生的自我审视和建设能力进行培养。

(三)能够怀着喜悦的心情感受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就像鉴赏者欣赏一件艺术品,总是能怀着喜悦的心情享受美,然后在这种不断的鉴别和欣赏中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一样,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也是一种发现美,欣赏美,继而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传统的教师角色隐喻中有“教师是蜡烛”的经典说法,这一隐喻形象的体现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事实上蜡烛的光芒是有限的,它微弱的光,只能照亮学生的一部分,甚至会因为这有限的能力而限制学生的发展。教与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同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应当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要照亮自己,在教育发展学生的同时也要实现自身的专业性发展。[4]

作为鉴赏者的教师会怀着对学生成长感到喜悦的心情,来感受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与学生的交往不仅是施教、评价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的同时实现自己的发展,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这种自我实现是为了更好的为学生的发展做准备。教师不是万能的上帝,也不可能无所不知,鉴赏者会在鉴赏艺术品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艺术品中学习不同的鉴赏技巧。作为鉴赏者的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从差异万千的学生身上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的技能,不断完善自己。其作用是为学生学习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反省检讨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要在这种引导中寻找自我发展的方向。

三、教师作为鉴赏者能力的培养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在这里笔者认为教师的学生观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怎样看待学生的;二是教师要把学生培养为什么样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论多么寡言、腼腆和平庸的学生,在心灵深处都珍藏着为人民利益而英勇献身的愿望。”[5]他认为作为教师的责任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爱护、培育这种愿望,并使它早日化为行动。教师怎样看待学生?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也是教师作为鉴赏者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教师必须研究分析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蹲下来,在学生的高度看待他们日常中表现出来的差异,了解和尊重他们享受快乐成长的权利。在正确学生观的树立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学会爱学生

学生渴望关怀。教师首先要用一种博爱的情怀去爱每一位学生,欣赏赞美学生的优点,和风细雨地对待学生的缺点。这种对学生的爱的情感状态是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性的重要催化剂,也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谋求发展的外驱力。另外,教师爱学生还体现在教师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教育情感去践行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信念,即教师不能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束缚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坚定减轻学生负担的信念,关心学生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

2.教师应该学会理解学生

学生渴求理解。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成熟期日益提前,他们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对于理想,对于未来,对于这个他们还没有踏入的社会,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知识的获取,对于他们自己未来的发展,他们不盲从他人。人生选择的差异,性格的差异,学习能力的差异等等的差异,他们都需要得到老师家长的理解,因此,正是因为这些种种原因,也为了发挥好教师鉴赏者的角色,教师应该学会包容学生的观念,理解学生的思想。

3.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学生

学生渴望尊重。学生的种种差异在得到了理解的同时,更渴望的是教师和家长的尊重和信任。满足学生的需求,就需要教师以极大地热情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当然这种鼓励和尊重,不是无限制的放任,而是引导他们健康的成长,以博大的胸怀允许学生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出规划,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指引学生发展的方向。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作为鉴赏者的教师,不能以标准化的形式来衡量学生的优劣,不能只是教授知识,教学不是为了培养高智商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有自信、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感情、宽广的胸怀、坚强的意志、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的人。[6]这就是鉴赏者教师的教学观。这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上课是为了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我们学生天天来上课是为了顺利通过各种考试。作为鉴赏者的教师就应该树立上课不是为了考试这一教学观。考试只是一种工具,一种社会用来对人才进行分流和选拔的工具,经过这种工具的选拔,不同能力的学生会进入不同领域继续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是当前我们的教学观却把这种考试作为一种目的,上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考试要考的内容。这在鉴赏者的教师视角下是不可思议的,是违背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价值的。发挥好教师鉴赏者的能力,教师必须要树立学生上课是为了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观。

2.课堂是每一位学生自由发挥的殿堂

正像前面所提到的,教师要博爱,爱每一位学生。课堂是属于每一位学生的,并不是教师与他眼中的好学生独有的空间。作为鉴赏者的教师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在他的眼里没有用考试成绩为标准划分出来的优生和差生。每一位学生都是课堂的主宰者,他们有权利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疑问,得到大家的关注。课堂是每一位学生自由发挥的殿堂,这是鉴赏者教师正确的教学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在知识更新迅速的信息时代,作为鉴赏者的教师,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职业有一种动态生成的美,这种就决定了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这种学习观主要从以下两点出发。

1.学无止境,终身学习

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性最强的职业之一,需要教师根据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尤其是教师作为鉴赏者新角色的提出,又对教师的终身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学生作为精力充沛的青年人,具有典型的“向师性”,教师主动学习、勤奋学习的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次,教师应树立学无止境、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挑战自己,使整个职业生涯充满挑战和胜利。这也是教师自身消除倦怠的重要解决措施,更是作为鉴赏者的教师思想上要树立的重要观念。

2.能者为师,不耻下问

正确的学习观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树立能者为师,不耻下问的求学观念。教师本身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承者,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和技能。有些教师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不能大方的向他人请教学习。教师虽然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但是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教师也不能完全掌握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不能完全掌握瞬息万变的知识。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作为鉴赏者的教师不仅要向同龄人学习,更要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学习知识,学习技能。鉴赏者总是能从一件艺术品中学习到以前不了解的艺术知识或者鉴赏技能,作为鉴赏者的教师,更应该从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活动中更新自己的知识网络,在与不同的学生的交流中学会不同的教学技能。

教师作为“鉴赏者”的新角色,与传统的教师的角色相比,对教师这一专业性极强的职业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诠释,也对当前的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其鉴赏者角色的涵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确定和演绎,其鉴赏者角色的要求也有待与进一步的研究和解释。笔者在此不求尽善尽美,只求能够抛砖引玉。

注释:

①教育的规训源自于福柯的《规训与惩罚》,他道出了教育现实中的规训的特征,而“规训化教育”则是笔者引自蒋茵的《规训化教育中教师角色分析与思考》(见《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23期)一文中的名词。在这里笔者认为这个规训化教育可以理解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以训导、规制为主要手段,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培养,行为进行规范,用统一的强制性的考试标准衡量和评价学生的质量。

[1]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辞源(修订版)[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219.

[2]应用汉语词典(大字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05.

[3]唐纳德·R.克里克山克,德博拉·贝纳·詹金斯,金·K.梅特卡夫著.教师指南(第四版)[M].祝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47.

[4]陈向明.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对教师隐喻的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1):14-15.

[5][6]吴昌顺.明师心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0.34.

谢 琳 周 娟/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刘吉林)

猜你喜欢
规训差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相似与差异
题解教育『三问』
规训与惩罚:雍正尊孔的帝王心术
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形成及失衡探析
——从学科规训视角出发
找句子差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