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精品课程研究的进展

2010-04-05 21:11黄新斌
当代教育科学 2010年17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评价课程

● 黄新斌

我国高校精品课程研究的进展

● 黄新斌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研究主要集中于精品课程的意义建构以及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评价研究、推广应用研究、比较研究等方面。将来需要进一步强化研究的问题意识,讲究方法的合理运用,充实研究的内涵,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以产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高校;精品课程;研究;进展

随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推进,国内掀起了一场精品课程建设热潮,形成了以校级为基础、以国家级为导向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在精品课程建设方兴未艾的局面下,相关研究工作也同步开展起来,并成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即对精品课程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一概论。

一、精品课程的意义建构

(一)精品课程的概念

目前对于精品课程概念的理解存在不同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基于课程构成要素的表述。以教育部文件和领导的主流表述为代表,认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这种认识开展相关探讨,并且对“五个一流”的解读也基本一致。第二是基于“精品”涵义的理解。这种表述强调精品课程的优秀品质和独特性,认为“精”在于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丰富而新颖的教学内容、精深的教学艺术、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严格的教学管理、优秀的教学效果。“品”在于教学改革、教师队伍、课程品牌等方面有特色,有较高的知名度。第三是基于同类课程的比较。认为精品课程是相对于一般课程而言的高水平且有特色的课程,强调其不同于凡品的出类拔萃,高水平无特色或低水平有特色都不是精品课程。第四是基于课程功能与价值的解读。从现实功能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精品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素质教育于一体。从价值关怀看,精品课程是一种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活动。第五是基于层次类型的解读。认为精品课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众多高水平课程中优势比较全面、特色比较明显的课程,可分为国家、省、校三个层次的水平,同时研究型大学、一般本科、高职高专等不同院校以及理论性课程、应用性课程、实验课等不同课程类型都可以有自己的精品课程。

(二)精品课程的特征

精品课程在大的范围内属于网络课程范畴,因此除了要符合一般传统课程的基本要求,还应突出交互的重要性,重视学习环境的评价,强调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一般比较认同“五个一流”是精品课程的鲜明特征,立足于此,研究者分别提出了描述精品课程特征的“三性”说(一流性、先进性、特色性)、“四性”说(示范性、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五性”说(示范性、创新性、综合性、持续性、开放性)、“六性”说(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示范性)等。

(三)精品课程的构成

有研究者指出,精品课程的构成可分为内部构成要素、外部构成要素。内部构成要素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外部构成要素包括教师队伍和教学管理。在这些构成要素中:教师队伍是课程的引领者:教学内容作为精品课程的“起点”和“基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课程的表达方式和传递途径;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教学管理是保障课程质量的控制手段和提高课程质量的推动力量。

(四)精品课程的作用

精品课程具有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教学特色和政策支持的比较优势,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国家层面看,精品课程构成了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国家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从院校层面看,精品课程建设能够促进高校多方面的改革与建设,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引导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从学生层面看,精品课程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教学管理网络化,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为其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一)合理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

首先,在认识层面应正确把握精品课程内涵,明确思路。要结合学校改革和发展实际,围绕“五个一流”把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要求,与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相吻合。第二,科学规划。根据学校、课程的基础和特点合理规划不同的建设模式,具体协调好课程建设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依靠广大教师和学生并吸引产业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部门参与,选择主干课程或优势课程加强建设,坚持在高水平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开发精品课程。第三,搞好师资建设。要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在科研立项、岗位津贴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并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要积极倡导教授执教,加强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建立传帮带培养模式,形成优秀的教学团队和梯队。第四,加强教学内容建设。精品课程的内容应积极整合最新科研成果和优秀教改成果,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符合人才培养要求和人的认知发展规律,注重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形成层次化、结构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第五,构建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要建立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环节,强化管理支持服务,构建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形成精品课程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第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立层次化的实践教学新体系。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多维化的信息丰富教学内容,优化人机、师生交互方式,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第七,构建基于网络的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和应用技术平台。校级精品课程可以存放在一台服务器上,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必须使各门课程的网站相对独立地运行,平台的功能模块必须齐全。第八,打造精品资源。要开展一体化设计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应以纸质教材为主体,配以音像、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介形式。要选用优秀教材,积极使用国外的高水平教材,鼓励名师编著精品教材。

(二)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情况还不尽理想。一是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课程建设存在一定的功利性、短期性、盲目性,指标工程、形象工程、评优工程层出不穷。二是缺乏合理规划,布局不均衡。精品课程在院校间发展比例失衡,在学科间的分布冷热失调。三是教学队伍的学历和职称、学术水平、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同时激励不够,积极主动性不强。四是缺乏有效的管理平台,缺乏对课程建设与教学应用过程的有效管理监控和支持服务。五是教学内容设计欠合理,内容欠完善,更新不及时,教学研究成果未引入教学。较多院校精品课程是孤立的一门课程,缺乏学科建设支撑和科学研究的内涵积累。六是不少课程停留于知识教育层面,不注意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的积累,技术应用多样但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性价比不高。七是资源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整合平台。资源零散堆砌,制作质量难以保证且开发周期长、成本高,运用效率不高,互动性不强,与教材配套的指导书与辅助教材欠缺。八是评价的行政化色彩浓,缺少教师、学生和相关教学管理人员等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标准忽视高等院校的层次和类别差异因素,没有建立动态的评价体系。九是推广与共享缺乏有效的运作机制,课程利用率、影响力不高,同时存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本收益考量方面的观念障碍和操作障碍。

(三)有效推进精品课程持续建设的措施

针对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更为关注的是从组织管理层面如何改进精品课程建设的问题。一是在认识上正确把握。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优化、动态管理、示范辐射的过程,要精益求精、以点带面,带动一批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二是注意科学发展。要科学制定精品课程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方略,相对均衡精品课程的院校及学科分布,处理好单门精品课程建设与专业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保证队伍稳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和精品课程科研工作,形成教学团队梯队,保证精品课程的持续发展。四是健全教学管理机制。要建立健全教学规范,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用人、经费保障、激励、评价、监督检查和交流机制,建立和完善精品课程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要明确精品课程的权利归属和推进其知识产权保护,将免费使用限制在课堂教学和研究范围。五是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革新。教学内容要以知识整合为核心,及时反映和吸收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要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协调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方法。六是优化课程资源。要以立项研究带动立体化教材建设,通过一体化设计实现不同媒体的优势互补并整合形成课程教学包,构建统一平台整合各地零散资源并做好数字化资源的管理、维护和学习支持服务。七是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积极开展教学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制定统一的标准与规范,设计统一的课程申报模板,构建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发学生协同学习交流平台,依托网络平台实施课程建设及其管理应用。八是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要建立基于过程的动态评价体系,结合不同的院校层次类型和学科课程类型科学制定评价指标。评价的参与者要有广泛的代表性,评价的对象、标准要多元化,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九是建立开放课程资源的推广与共享机制。要重视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与课程自身建设的有机结合,建立信息共享的收益补偿成本机制,处理好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三、精品课程评价研究

精品课程评价是对精品课程建设及其质量的综合性价值分析与判断,有利于系统、全面地对教学过程质量进行科学管理与监控,促进课程不断自我改革、自我调整、自我提高。以国家精品课程为代表的精品课程评价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模式。不同层次(国家级、省级、校级)、不同类别(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的精品课程其具体的评价标准会有相应的差别,但其评价标准的内容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教学效果、课程特色。自2003年以来,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也在不断修正和变化,陆续增加了特色、政策支持、辐射共享等内容。也有研究者从11个综合性维度提出了精品课程的“准入”条件。复核评价是促进精品课程建设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精品课程复核适于采用政府主导型复核,重点考查课程建设的完善情况以及课程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涉及输入、过程、输出、支持、特色五个方面。

四、精品课程推广应用研究

精品课程的推广应用存在行政推广、共建共享和自发推广三种模式。行政推广模式适用于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管理部门对其所辖精品课程的推广。共建共享模式是一种自下而上、处于微观层面的推广模式,推广行为针对性强但力量薄弱。自发推广涉及所有的精品课程,推广面宽而推广力量薄弱,从长远发展来看是行政推广和共建共享模式的有效补充。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源共享应用是精品课程发展建设的根本目标,资源共享内容是一个多元素的整体。共享的方式是有意识地借鉴精品课程,重新设计整合教学方案,扬长避短,形成特色互补。共享的平台需要通过详细规划,将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学科知识体系、网络课程和课程教材等各种传统与现代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关联,建立起一套可以灵活组合、重复利用的教学资源服务模式和公共开放的技术平台。通过平台让不同院校的教师、学生能够方便、快速地搜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源。还可利用网上平台的在线学习模块开展互动交流,实现课程网站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

五、精品课程建设的比较研究

不同院校类型和不同学科类别的精品课程建设,其侧重点各有不同,同时不同国家高校类似课程的建设受历史文件条件影响各有特色。因此,精品课程的比较研究可以同时从院校类型、学科类别和国际比较等多个不同维度展开。

(一)不同院校的比较

我国高校有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应用型等不同类型。研究型大学要有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定位,以培养学生适应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创新能力为着眼点,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示范性课程。教学型院校应该突出优势和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为重点,通过少数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带动全面的课程建设,注重教学条件向优势课程倾斜。应用型院校应突出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大范围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精品课程建设,强调实践训练环节。

(二)不同学科的比较

对不同学科的精品课程而言,其建设方向、内容与路径在整体上体现出共性,但结合专业、学科特点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如:人文社会科学精品课程建设要处理好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英语课程教材建设应保持时代先进性;数学课程注重从已知概念出发诱导出新的概念和理论,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新的概念;物理课程强调构建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层次的分层次教学体系;工程训练类课程强调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应用课程注重实践教学;教育类课程注重加强实操训练等。

(三)国际比较

一般认为,国际高等教育课程开放运动构成了我国精品课程建设与研究的国际背景。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项目作为课程开放运动的历史发端且影响深远,因此成为目前国内研究者比较借鉴的参照首选。对MITOCW与我国精品课程进行的比较发现,二者教育理念和课程开发目标相似,都是基于开放共享教育资源的理念指导。不同之处主要体现为七个方面:课程建设发起者和设计者不同,开发方式与工具不同,发布平台不同,管理控制不同,评价策略不同,知识产权保护不同,课程产生的影响不同。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差距。如课程开发各自为战,效率不高,评价体系过于统一,应用与开发有待拓展等。

六、精品课程研究的展望

(一)强化研究的问题意识

现实中精品课程建设是在政府部门统一的政策主导下组织实施,因此相关研究容易偏向于在政策和文件的“正确”解读与把握基础上展开,对研究的自主性、独立性重视不够。需要进一步强化研究的问题意识:一是要注重积累和总结提升,善于从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抓住和提炼有意义的真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思考,提出具有启发性的见解;二是要开阔视野,在关注操作性问题的同时也要关注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不仅寻求实践问题的解答,也要重视基础性的理论架构;三是要适当聚焦,要尽可能“小题大作”而避免“大题小作”,深入挖掘问题及其背后的实质;四是要勇于创新,积极反思、研究、解答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甚至质疑已有见解,提出、验证和解答新的问题假设。

(二)讲究方法的合理运用

目前关于精品课程的相关研究,方法上以文献研究居多,规范严密的实证研究不多,量化研究尤其少见,较多个案研究基本上是基于政策文件叙述框架的经验总结,缺乏研究方法合理应用的程序性与工具性保障,必须讲究研究方法的合理运用。一是根据研究内容选择运用研究方法,充分考虑各种研究方法的不同特点和功能,方法与内容保持相对的一致。二是注意多种研究方法的配合使用,实现研究方法功能的互补,确保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三是严格遵守研究的程序和规范,各种研究方法的使用都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和规范,其中通过文献调研形成综述是所有研究的起点,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三)充实研究的内涵

当前,我国精品课程研究一方面是系统性的理论建构不够,另一方面对建设实践的应用研究表面化,需要进一步充实研究内涵。一是要加强理论建设,对国内外课程建设的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积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理论。二是要深入开展实践探索,对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中的要素、环节、方法、措施、成效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及时对经过实证验证的成功经验进行有效的总结提炼。三是要强化综合研究,将精品课程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和修正理论,最终形成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精品课程建设模型。

(四)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

精品课程建设与研究取得的相关成果一是分布不平衡,如已经建成的3000门国家精品课程中,网络课程仅149门,并且相关论文也集中于普通高校精品课程建设(2500多篇),远程教育和高职高专仅160余篇,比例失调。二是质量不高,选题重复、同质研究、内容重叠现象严重,缺乏有创造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尤其缺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并获得广泛认同的高品质标志性研究成果。相信随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广大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会加快研究步伐,积极围绕精品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开展研究,产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郭立婷.精品课程及其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07.

[2]王龙.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对策与相关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

[3]柳礼泉,陈宇翔.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7,(03).

[4]孔令强,尹超,于萍.精品课程建设及实现途径的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5]姚恩全.“三位一体”的精品课程建设范式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6]秦丽娟.国家精品课程推广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03).

[7]贾义敏.国际高等教育开放课程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

[8]吴越,周湘林.国家精品课程复核的制度设计[J].云梦学刊,2009,(6).

[9]罗双兰,李文华,国家精品课程与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的比较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2).

[10]黄新斌等.我国远程教育精品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11]郭玉娟,袁晓斌.精品课程设计与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9,(02).

[12]项国雄,梁蕊.高校开放式课程支撑体系的模块建设与运行质量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8,(03).

[13]王吉法,李阁霞.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著作权问题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黄新斌/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刘丙元)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评价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