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河南郑州 450045〕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最早的道德和法律都包容在“礼”之中。荀子曾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1]劝学其意为礼是道德和法律的总纲,也是依道德准则和法律条文类推出来的具体规范和律例的纲要。柳诒徵曾说:“中国者,礼仪之邦也。以中道立国,以礼仪立国,是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较而言最具特色之处。”[2]55他还说:“中国古代所谓‘礼’者,实无所不包。”[2]173在古代,“礼”的内涵包括典章制度、礼节仪式、道德规范,这三者之中既有道德也有法律。随着道德和法律的完全独立,原本意义上的“礼”开始解体,典章制度层面的“礼”归于法律,道德规范层面的“礼”归于道德,而礼节仪式层面的“礼”即礼仪也成为了道德的一部分。在古代“礼治”的氛围下,道德教育与礼仪教育密不可分,或者说,道德教育是以礼教的形式开展的。近现代以来,由于政治因素的干预和历次文化运动的偏颇,一些人简单地将礼等同于礼教,而又将礼教简单地等同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并加以全盘否定,这使得礼仪在个人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被大大降低,礼仪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也日渐被人忽视。[3]从某种程度上说,今天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内容抽象枯燥、形式单调教条、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与礼仪在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的削弱和对礼仪这一重要的道德实践手段的忽视密切相关。本文试从礼仪的视角探讨解决高校道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途径。
其一,道德教育变成了抽象空洞的说教。教材虽有不少与大学生自身实际有关的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陈旧、刻板、僵化等弊端,课堂教学的抽象、枯燥和空洞问题虽有所缓解但依然存在。当然,很多学校和教师为了走出困境,也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改革尝试,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开展课堂互动、增加社会实践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但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道德条文转化为道德实践、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能力,而上述改革尚未从根本意义上实现这一目标。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找到道德教育与大学生自身实际的结合点和切入点。
其二,道德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如果说中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是告诉学生“道德是什么”、“道德规范有哪些”的话,那么大学的道德教育则是要告诉学生“人为什么要有道德”和“人怎样做才算有道德”,既要教给大学生道德知识,更要让他们提高道德能力和道德素质,以达到知行统一。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抽象而精练的二十字构成的,但如何将它与自身结合并变为行动却要做很多努力,其中需要用很多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这就离不开礼仪教育。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学生可以背诵很多道德条文,但他们不知道怎样将这些条文转化为言行举止的规范;他们想成为有教养的人,但不知道怎样做才算有教养。不少教师课堂上传授的内容大多是“是什么”和“为什么”层面的问题,而对“怎么做”的问题,要么是不屑于去做,要么是不知道如何开展。其结果就导致道德理论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因此,目前的道德教育亟需找到与学生实际的结合点和切入点。
其三,道德知识与学生的道德能力“两张皮”。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在 2000多年前就告诉其弟子:“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4]述而在这里,孔子不仅担心其弟子道德知识的学习,而且深深忧虑他们道德能力的提高。因为一个人只有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能力,其道德素质才能真正提高。在当代大学生中,如果说道德知识的欠缺是部分现象,那么道德能力的匮乏则可能是整体现象。这主要表现为:其一,不能遵守社会的公共道德。如破坏公物、排队加塞、乱扔果皮垃圾、说脏话粗话等等。其二,不尊重师长,缺乏基本的文明礼貌。如见到师长不打招呼,上课说话、吃东西、睡觉、玩手机等。其三,自私自利,个人至上,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其四,唯我独尊,不会合作与共处。其五,不尊重不孝敬父母,只会索取,不愿奉献。这些都反映出大学生道德能力的低下,同时也向大学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仅有道德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和提高道德能力是政治理论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用礼仪来规范和约束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恰恰是道德知识向道德能力转化的桥梁。
基于礼仪与道德的密切关系,把礼仪作为道德教育的切入口,将有助于高校走出道德教育的困境。
礼仪与道德是紧密相联的两个概念,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的总和。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道德的体现,是对道德规范的践履。
在古人看来,礼是人之为人的标志。《礼记》云:“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5]曲礼上“凡人之所以为人者 ,礼义也。”[5]冠义古人认为,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是人有礼义廉耻,礼仪是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今天我们常说“人是万物之灵”,其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人有礼义。荀子曾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1]王制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整个人类的文明,而礼仪的作用能够通过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举止而使其从内到外符合道德的要求,成为儒雅文明之人。
礼仪是对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言行举止、仪表仪态、语言谈吐等的规范和约束。是否遵循礼仪的规范和准则,是判断一个人有无教养的重要标准。有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就有什么样的礼仪素养和行为举止。一个人高深的修养、丰富的内涵,常常表现为大方的举止、端庄的仪表、高雅的谈吐。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是礼仪的基础。但礼仪又是道德的表现,是对道德的践履。如果经常用礼仪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就会一步步走向高尚的道德境界;如果经常放纵自己的举止言行,就会变得粗俗并逐渐远离道德和文明。正如古人所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5]曲礼上从表面上看,道德是抽象的;但从实质上说,道德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密切相连。道德贵在践履,如果将道德口号挂在嘴上,将道德规范束之高阁,道德就会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成为空洞的说教。只有付诸于实践、落实于行动的道德,才能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将道德付诸于行动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就是礼仪。因此,可以说,道德是提炼到理念层面的礼仪,礼仪是落实到言行举止层面的道德。文明礼貌的举止行为能折射出“真善美”的道德光芒,能释放出深层次的人格魅力。
在古代,礼被作为教化民众、治国安邦的重要工具。“礼治”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治国方略,《礼记》云:“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 。”[5]仲尼燕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5]礼运荀子曰:“礼之于国家,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往,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1]修身颜元曰:“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可见,在中国古代,礼是教化民众、维持秩序、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由于礼仪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而礼仪规范和准则的制定是以道德为基础的,这样礼仪就巧妙地将抽象的、高深莫测的道德理念具体化为生活实践中真实可感的、易于操作的行为规范。因此,富有智慧的古代圣贤就将礼仪作为通向道德的桥梁。通过一代代儒者的礼仪传授和历代统治者“以礼治国”方略的实施,礼仪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提升国民道德修养与维持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在 21世纪的今天,礼仪在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仍不可低估。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明礼”成为其中重要的规范之一。
总之,礼仪渗透着道德的精神,是道德规范的具体化,它是人们通往高尚道德境界的阶梯,是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一般说来,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初,仅仅拥有人的自然属性,而社会属性是随着后天的人际交往、道德教育、礼仪规范的学习和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其中礼仪规范的学习和礼仪素养的提高应该从幼年开始,且应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我国对青少年乃至儿童的礼仪教育长期滞后于文化知识的教育,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道德养成。那么,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促进道德养成呢?
道德是理性的智慧。人有七情六欲,面对欲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而正是面对欲望的不同人生态度,决定了人的文明与野蛮、高尚与卑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灵魂马车”,对人类的理性与欲望作了形象的比喻和阐释。他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灵魂马车’的御车人,其驾驭的两匹马,一匹驯良,一匹顽劣。驯良者谦虚、自制、有羞耻感,顽劣者骄横、贪婪、无羞耻心。当御车人看到所爱的对象时,整个灵魂便充满了膨胀的欲望,那匹顽劣的马就带着它的主人去追求快乐。劣马是灵魂中情欲的代表,良马是灵魂中理性的代表,御车人象征意志。理性和意志与情欲作斗争,当理性战胜情欲时,人就获得完美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当情欲战胜理性时,人便成为速朽的动物。”[6]219
像古希腊的智者一样,中国古代的先哲们也很早就认识到了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并寻找到了约束和控制人的过分欲望的手段——礼。荀子曾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 ,故制礼义以分之。”[1]王制据《论语》记载 ,孔子的高足颜渊向孔子问“仁德”,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4]颜渊杨伯俊先生对此的解释是 “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回复到传统的礼所允许的范围,就是仁。”近年来学术界有学者认为,“克己复礼”的“复”就是“践履”之意,其对“克己复礼为仁”的解释是“克制自己的不当欲望践行礼仪规范的要求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7]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强调通过礼仪实践规范约束自己从而达到“仁”的道德境界。在这里,孔子将符合礼仪规范要求的言语行为视为道德,从而为道德修养的提高找到了一条操作性极强的途径——学习和践行礼仪。
古人云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8]旅獒意思是 ,如果一个人不规范和约束细微的言行,日积月累就会养成许多不良习惯,使自己缺乏修养和道德。老子曾告诫世人“天下之难做于易,天下之大做于细。”[9]第六十三章这从正面告诉我们,提高道德素养、追求理性智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从日常生活的事事处处、点点滴滴做起。荀子则具体指出了需要由礼来规范的举止、仪表和仪态:“凡用血气、志意、智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饮食、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1]修身可见,只有用礼仪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以提高修养,才能克服狭隘、鲁莽、贪婪、燥迫、嫉妒、懒惰等种种毛病,养成儒雅和顺的风度和仁义道德的内心世界。自古以来,大凡成功的道德教育都是从微观细节入手的,因而都具很强的实践性。在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是通过礼教来完成,礼教的内容被具体化为三字经、弟子规、家训、族训、村规民约等礼仪规范形式,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人的道德素养。曾被许多中国家庭作为生活指南的《朱子家训》,其实是由一条条具体而细微的行为规范、礼仪规范组成的。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之维艰。”“子孙虽愚 ,经书不可不读。”“人有喜庆 ,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 ,不可生喜幸心。”这里面没有一句空话、大话和假话,但却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今天,我们应借鉴儒家的一些做法,把礼仪作为辅助手段将尽可能多的道德规范生活化、具体化,注重道德养成教育,改变那种空洞枯燥、脱离实际的口号式道德教育模式。同时,抓住某些植根于人性深处的、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道德元素,如耻感意识、感恩意识等进行教化涵咏,把枯燥的道德律令融入人们的生活实践,从而提高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
礼仪礼貌是结合生活实际、细化道德规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中国有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5]曲礼上之说。《小爱大德》一书的作者法国的孔特·斯蓬维尔说:“礼貌是美德的外表,一切美德都由此而来。”[10]7他还说:“道德犹如一种心灵的礼貌,一种自我约束的礼仪。”[10]5因此,大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礼仪做起,将自己的言行举止纳入“合礼”的范围,道德素质的提高就会在日积月累中水到渠成。因此,孔子要求其弟子“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4]颜渊有人认为礼仪礼貌都是具体的小节,它与我们所说的高尚道德是否有较大距离?荀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回答了这一问题,他说:“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1]劝学这表明,当一个人能够严格按照礼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时,他就达到了很高的道德境界。
孔子曾告诫其弟子:“不学礼,无以立。”[4]季氏意思是说,如果不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仪表仪态,不讲礼仪、礼貌,没有道德修养,就难以立身处世,成就一番事业。荀子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1]修身他认为,礼是用来端正自身行为的;老师是用来向学生阐明礼义道德规范的。《礼记》中说 :“人有礼则安 ,无礼则危 。”[5]曲礼上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特殊的成长环境使一些人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习惯,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危及身心健康,这已经成为阻碍他们走向成功的不利因素。事实上,人际关系的融洽离不开一定的情感因素,而情感的表达必然要借助于一定的礼仪形式,礼仪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孔子曾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4]泰伯这就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恭敬而不懂礼就会劳倦,谨慎而不懂礼就显得懦弱,胆大而不懂礼就容易闯祸,直爽而不懂礼就会尖酸刻薄。如果每个人都能以礼为标准,克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那么,人们就能和睦相处,社会就会和谐美好,井然有序。同时,礼仪还是大学生赢得机遇、走向成功的法宝。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两个条件:实力和机遇。在生活高度社会化的今天,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人的热情相助。人们都愿意帮助自己喜欢的人,而周全的礼仪是赢得他人好感的最佳手段。荀子在《劝学篇》中说:“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从小学礼、知礼、行礼,才能最终受惠于礼;良好的礼仪素养能够为人赢得机遇,使其走向成功。礼仪形式看起来很简单,有时只是一个微笑、一声谢谢、一次举手之劳,但它却是人们成就事业的有力翅膀、立身处世的无价之宝。
需要强调的是,开展礼仪教育、促进道德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持之一恒。如荀子所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劝学礼仪作为人们言谈举止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凝练成为人们的道德修养。如果一个人经常用礼仪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其道德修养就会日渐提高并走向完善;相反,如果一个人放纵自己的言行举止,就会逐渐远离道德、远离文明。当然,礼仪教育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代替道德教育。在此强调的仅仅是礼仪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有效切入口,是道德教育摆脱枯燥、空洞、单调和说教而走向清新有趣、生动丰富、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总之,将礼仪作为道德教育的切入口,会使远离实际的道德律令和道德规范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会大大增强道德教育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也会使抽象的道德理论变得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把礼仪作为道德教育的“抓手”,将有助于改善道德教育所面临的被动局面,有助于走出道德教育疲软的困境。
[1]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3]张自慧.先秦“礼教”再认识[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1).
[4]阮元.十三经注疏 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5]阮元.十三经注疏 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6]向培风.智慧人格—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
[7]赵书艳,李振宏.“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思想真谛[J].河北学刊,2005(2).
[8]阮元.十三经注疏 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9]老子.道德经[M].李湘雅,译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安德列·孔特·斯蓬维尔.小爱大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