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阳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政工理论教研室,江苏南京 210045〕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热点。哥本哈根会议揭开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宏伟序幕。许多国家公布了其碳减排目标,我国政府也承诺到 2020年单位 GDP碳排放比 2005年减少40%至 45%,发展低碳经济的路线图已初现端倪。其实,中国早在 2006年年底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然而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中国实际情况看,向低碳经济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至少还面临五大挑战。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本身就意味着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从宏观上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当前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重化工产品将形成巨大的需求,并进而转化为对能源的巨大需求。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从 2000年到 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年均增加 1.8亿吨标准煤,2007年达到 26.56亿吨标准煤。据相关预测,能源消费在短期内将延续加速增长的趋势,到 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量将达到50亿吨标准煤以上。”[1]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 2007年”测算,“2005-2030年在参考情景和可选择政策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将分别增长 3.2%和 2.5%,能源相关的CO2排放将年均分别增长 3.3%和 2.2%。”[2]从微观上看,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国市场总体上将会呈现卖方市场特征,所以企业主动发展低碳技术与产品创新的意识较差,这会进一步加剧能源需求及其高碳特征。同时,中国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也决定了中国在世界生产和贸易分工中扮演“世界加工厂”的角色,对这一角色所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需要客观分析。“有资料显示,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如果在美国本土生产,那么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3%~6%。中国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的 7%~14%是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产品而产生的。”[3]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出口导向政策,决定了中国需要大量的隐含能源(Embodied energy)出口。
现阶段中国的现实国情是,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不可能停止,卖方市场的格局也不可能短期改变,“世界加工厂”的角色难以短期内转变,致力于改善和提高 13亿人口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努力也不会懈怠,这必然导致对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当前,我国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比重停留在“1∶5∶4”的状态,且第二产业比重还在增加。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这些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障碍。
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资料显示,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 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 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 64.4%。在工业内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发展过热,导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2006年,我国创造单位 GDP(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 11.5倍,是德国和法国的 7.7倍,是美国的 4.3倍。从 2001年到 2007年,我国能源消耗强度从 4.21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到 4.77吨标准煤/万元,能耗水平不断上升,目前我国的能源效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 10个百分点,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大部分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单位 GDP能耗下降 20%的目标,只有极少部分地区实现了年度单位 GDP能耗目标。[1]中国的高能耗工业部门大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在就业压力和税收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要在短期内实现产业结构的有序进退,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仍存在难度。
中国能源禀赋是“富煤、少气、缺油”。这一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是以煤为主的“高碳”结构,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现实情况也的确如此。目前中国仍是高碳结构,化石能源占中国整体能源结构的 92.7%,其中高碳排放的煤炭占了 68.7%,石油占 21.2%。1993-2005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 69.4%。2006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 69.4%。2007年中国原油消费量约为 3.46亿吨,同比增长 7.%,达到历史高位。目前电源结构也严重不合理,2007年在中国的电力装机中,火电装机 5.54亿千瓦,占 77.7%,仍高居榜首,“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低碳类电力装机、水电装机 1.48亿千瓦,占 20.4%;核电装机 906.8万千瓦,占 1.3%;风电及其他新能源 600多万千瓦,仅占 0.8%。[4]放在全球的视野中,2007年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仅占 27.8%,发达国家煤炭消费比例大多不到 20%,而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重高达 69.4%。[1]这一比重远远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中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虽然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一次能源生产的近 70%仍是煤炭,燃煤发电约占电力结构的 80%,这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格局大不相同。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的一次能源。煤炭消费比重大,CO2排放强度较高,致使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期“高碳”特征仍会非常明显,也使得我们在解决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会异常严峻,任务将十分艰巨。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水能经济”、“阳光经济 ”、“风能经济”、“氢能经济 ”、“生物质能经济”。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从欧美国家的实践看,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有四:一是调整经济结构,降低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的产业的比例,改变生产模式;二是改变生活方式,建立资源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模式;三是开发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例,改变能源结构,并清洁使用化石能源;四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温室气体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其中,新能源开发和提高能效是重点。在这一重点中,技术创新是重中之重,即研发低碳技术。因此,中国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自主创新能力。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研发投入第二大国,科技研发投入占 GDP的比重 2007年升至 1.49%,但仍难以掩盖中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现实。从投入强度看 1.49%的比重与“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的 2%的目标有差距,与美国、日本超过 2.5%和 3%的水平差距更大。从投入构成看,外资企业加大了在华研发投资,在向国家专利局申请的专利当中,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一半属于在华外资企业。从企业创新能力看,目前中国2.8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自己研发机构的只有25%,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投入的研发资金用于新产品研发的只有 24%,用于基础研究的费用不到10%,且对新产品的研发更注重短期项目,而对长期性、有市场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则重视不够。可以说,创新不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软肋。[5]这使得我们因缺少先进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高排放特征。
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进展与预期相去甚远,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也十分有限,在许多情况下,中国只得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而历史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虽然国家将节能降耗工作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重视,先后出台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立法通过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和《低碳经济法》等,同时不断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和节能减排基础建设的投资,但具体政策的实施需要一个过程,投资的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都有滞后期。
如果没有发生重大的技术革命,中国还会面临“锁定效应”问题。所谓“锁定效应”(Locked-in effect),系指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等,一旦投入,其使用年限均在 15年乃至 50年以上,其间不大能轻易废弃。以能源部门投资为例,根据 IEA估算,在参考情景下,中国在 2006~2030年期间需要在能源部门累计投资 3.7万亿美元,其中 74%用于电力投资,其中很大比重属于火力发电投资。[5]因此,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如何避免资金和技术锁定效应的束缚,是一项紧迫而现实的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大势所趋。当前,发达国家正大力推进“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占领产业制高点。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要立足于国情,积极面对挑战,有所作为。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构建和形成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形成低碳技术体系;制定清晰的政策目标,依托和整合现有政策体系和手段推进低碳经济;充分发挥碳汇潜力,尽快实施碳信息披露项目,构建中国碳平衡交易平台;用低碳理念规划和建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制定相关政策,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国际合作,研发形成低碳技术体系;广泛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和公众的认知水平。[6]
[1]杜飞轮.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9(10).
[2]金乐琴.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J].经济学家,2009(3).
[3]庄贵阳.低碳经济:中国别无选择[J].世界知识,2007(9).
[4]孟赤兵.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EB/OL].中国钢铁企业网.http://www.chinasie.org.cn/newmore.asp?id=15587.
[5]庄贵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R].中国发展观察,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