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孔子和墨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2010-08-15 00:56刘晓筝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墨家墨子道德教育

刘晓筝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河南郑州 450002〕

试析孔子和墨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刘晓筝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河南郑州 450002〕

儒家创始人孔丘和墨家创始人墨翟都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与墨家都重视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孔子和墨子在教育作用上都肯定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服务,都认为人性可变,环境和教育能影响和改变人性。孔子提出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治术人才。墨家主张培养“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兼士或贤士。在教育内容、教育教学原则、教育对象以及对待古代文化典籍等方面,孔子和墨子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孔子;墨子;教育思想

自公元前 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至公元前221年秦并六国,前后 500年,王室日衰,诸侯争霸,七国称雄,史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大解放,带来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促成了政治的变革,“礼崩乐坏”的局面标志着王权的衰落。在这种局面下,文化教育方面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主要标志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一、孔子和墨子私学简介

1.孔子私学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的社会正处于王权衰落、礼崩乐坏的动荡期。此时,统治阶级忙于政治争斗,无暇顾及教育,“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文化和教育下移。孔子适应社会需求,首创私学,而且规模、影响都很大,实现了从“学在官府”到“百家之学”的转变,破除了“政教合一”的禁锢,使教育独立化,开辟了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新篇章,推动了历史发展,培养了众多人才,为当时的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2.墨子私学

墨子是孔子之后开设私学规模、影响较大者。墨子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他自立门户,开办私学,创立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墨家学派独树一帜,重视科技教育,包括光学、几何学、物理学以及木工、防守器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从学者众多,“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吕氏春秋》曰:“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儒、墨两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并称“显学”。

儒家与墨家都重视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但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二、孔子和墨子教育思想中的相同之处

1.在教育作用上都肯定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服务

第一,孔子继承了文王、周公的道德和文化传统,倡导以德治国,执行德治、仁政。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只靠政令、刑律,不如徳治和礼教。孔子认为政治、道德和教育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教育是德政教化的手段。他在《论语·为政》篇中提出“为政以德”,希望国君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依靠政令和刑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不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使民众做到“有耻且格”。他指出只有重视道德修养与教育,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昌盛繁荣。孔子认为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不仅可提高社会个体的道德素质,对治理国家、维护社会安定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社会由个体组成,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必须注意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教育,社会成员个人的道德素质是社会道德风气的基础,社会道德风气又影响着社会成员的道德面貌,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孔子把教育看得比政令、刑律更为重要有效。他虽然认为教育和政治关系密切,但并不把二者等同,教育只是通过传播文化、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素养来影响政治。

第二,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他希望通过教育提高民众的觉悟和素质,实现社会的完善,使大家“兼相爱,交相利”。针对当时社会弊病,他认为连年征战,劳民伤财,百姓不得安居乐业,就是因为人们之间“不相爱,交争利”。因此,他提出兼爱、非攻的主张,强烈希望停止战争,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他反对奴隶主世袭制度,主张尚贤、尚同,希望统治者与劳动人民“兼相爱,交相利”,共同建设一个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理想社会。

2.教育和环境能够改变人性

在教育和人性关系方面,孔子和墨子都认为人性可变,环境和教育能影响和改变人性。

第一,孔子明确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的是人先天的素质,“习”则指的是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有较大差别,主要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努力向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因此,孔子特别重视教育。他认为人只有“学而时习之”才能获得一切知识能力和美德。但是孔子保留了命定论残余,把人性分成等级,认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

第二,墨子也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他发展了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他认为人的本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人们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人性。墨子以染丝为例,说明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作用及影响。墨子反对“命定”论,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否定了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理论,强调人性平等,肯定了教育和环境可以改变人性,同时强调发挥人的主动精神,认为人的富贵贫贱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后天环境和教育以及人主观努力的结果。

三、孔子和墨子教育思想中的不同之处

1.教育目的不同

第一,在教育目的上,孔子提出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即“士”和“君子”,让“士”和“君子”参与国家政事管理。同时孔子还主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将学优和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赞成“任人唯贤”,反对当时统治阶级内部“任人唯亲”的世袭制度,以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治术人才。

第二,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培养“以兼易别”的兼士或贤士,就是“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墨子认为只有兼士才能做到“爱人若爱己”,才能清除“乱不得治”“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劳不得息”的社会弊端,使天下太平。

2.教育内容不同

第一,在教育内容上,孔子从培养治国安民的治术人才的教育目的出发,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 ,学习《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等六经,他认为“诗”“礼”“乐”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因而重点突出对《诗》《礼》《乐》的学习并将其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教材。他要求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说:“诵《诗 》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他认为弟子们学习《诗》,可以培养他们“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才能,要求学生要按照《诗》的观点立身处世。他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特别强调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总体来说,孔子忽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轻视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教育,偏重于文事。

第二,墨子为了培养“贤士”“兼士”,在主导思想上,以“兼爱”为中心,强调道德教育和无差别的爱,以培养贤士、兼士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注意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和技能以及论辩才能的培养、训练,帮助学生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具有说服他人、推行自己政治主张的才能。总体来说,墨子的教育内容突破了六艺的范围,具有自己的特色。

3.对“行”的看法不同

第一,孔子强调的行是道德实践,以“礼”“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主张诉诸内,不主张诉诸外,主张培养具有“礼”“仁”“孝”品质的君子。他认为一般知识的学习也要贯穿着道德教育,以知识学习促进道德修养。渊博的学识能避免道德的偏差,学而不行,停留在口头,等于未学。他重视道德实践,把“礼”“仁”贯彻实施于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提倡知行结合,学以致用。他重视伦理道德的培养,十分强调内心动机的问题。在道德修养方面,强调欲望服从理性,以行为动机作为衡量道德行为的标准。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道德标准,“克己”要求从自我做起,有一种高度的主观自觉能动性。“仁”是主观意识,道德是人们内心的思想情感,它通过行动体现出来。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道德实践,身体力行是道德的基础。孔子所说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在《论语》中有多处强调实践力行的言论,孔子提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听其言而观其行”,要达到“我欲仁,斯仁至矣”的理想道德境界,必须言行一致,把内在的道德品质与外在的表现完美地结合起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指内在的道德品质,文则指外表的礼仪行动。孔子认为只有内在的好品质而没有相应的外在表现,就容易流于粗野;只有外在的表现而没有内在的道德品质,就会流于虚浮。把内在的道德修养与外在的道德实践统一起来,才能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孔子以此来协调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维护上尊下卑的封建统治。

第二,墨子强调的“行”内容更宽泛。在道德教育上主张“无差别的爱”,以兼爱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睦;以“非攻”去除“强凌弱,众暴寡”的非正义征战;以“尚贤”破除世袭特权,实现贤人政治;以“节用”“非乐”制止劳民耗财;以“非命”鼓励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会实践中自强不息。通过“天志”“明鬼”约束统治者的行为,使之体恤百姓。生产、科学技术、军事方面的“行”,目的在于帮助兼士获得各种实际本领,培养思维逻辑能力和论辩能力,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墨家所培养的兼士,不仅接受了“兼爱”“非攻”的系统道德教育,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还具备了运用科学技艺到实践中的能力。墨子主张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以此作为判断“行”的标准。他认为一个完全的道德行为,应该兼有内外各种因素。在行为未发之前,有动机、欲望等因素;在行为出现后,应有实际的效果。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由此可见,墨家十分注重思想与实践的结合,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不仅诉诸内也同时诉诸外。墨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兼士,这些“兼士”“贤士”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4.教育教学的原则不同

第一,关于教育教学的原则,孔子采取了“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消极等待态度,对传授学生知识方面,则采取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拱己以待”的被动方法。

第二,墨子采取了与孔子完全不同的教育教学原则。墨子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弊”为己任,他想以“上说下教”的社会教育手段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不赞成儒家“拱己以待”的教育原则。因此,墨子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强说人”的态度。他主张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劝教”“说教”,“叩则鸣,不叩亦鸣,问则答,不问则讲”。

5.教育对象不同

第一,在教育对象上,孔子教人是“来者不拒”,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上、时间上又允许学习的人,不论贫富、贵贱、国别,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开发了人才的来源。

第二,墨子则进一步拓宽了孔子的教育对象范围。他主张每个人都要接受教育,将“王公大人”和“匹夫徒步之士”都作为自己的教育对象,将受教育的群体扩大至下层劳动者。墨子对不来者也主动施教,他发挥“强说人”的主动精神,送教上门,以教人为己任,希望用“上说下教”的方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6.对待文化典籍的差异

第一,在对待古代文化典籍方面,孔子注重“述”,偏重于古代文化知识、政治知识等间接经验,采取“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保守态度。晚年他以严谨的学术精神,整理编辑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孔子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整理、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

第二,与孔子相比,墨子在文化典籍方面更偏重“作”,即具有“述而又作”的创造性精神。他认为:“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不仅应该继承古代文化中善的东西,还要创造出新的善来,使善的东西日益增多;不仅要继承古代文化知识、政治知识等间接经验,而且要把它们运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完善、扩充和发展这些间接经验。

四、结论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促使思想领域空前活跃,私学兴起,养士之风盛行,直接推动了各个学派发展,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和墨家当时并称“显学”,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两个学派,它们之间既有激烈论争,也有相互吸收、渗透,从而达到了学术上的繁荣,极大促进了各自的进一步发展。儒家和墨家的教育思想都包含有很多的合理主张,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重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1]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 [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2] 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刘琦.译评论语[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5]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6] 刘晓筝.从《四书》看儒家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思想[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

(责任编辑:樊 霞)

10.3969/j.issn.1008-3928.2010.06.018

B22

A

1008-3928(2010)06-0085-04

2010-10-10

刘晓筝 (1973-),女,河南开封人,教育学硕士,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猜你喜欢
墨家墨子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墨学研究——朱传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一方汉字 几点墨彩——访汉字彩墨家周泰宇
“墨子号”与墨子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