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锋,吴周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常州,213003)
全凭静脉全麻是乳房肿块切除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但单独应用异丙酚结合少量氯胺酮行静脉全麻,异丙酚血浆靶浓度较高,一方面血流动力学波动剧烈,另一方面大量的异丙酚呼吸抑制明显。现在的观点认为全凭静脉全麻必须在镇痛药和镇静药间寻求一个平衡从而达到一个最佳的麻醉效果,因此阿片类药物和异丙酚复合应用成为现代全凭静脉麻醉的主流,舒芬太尼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虽然可引起呼吸抑制,但是小剂量时呼吸抑制不明显[1]。因此本研究拟评价小剂量舒芬太尼对异丙酚抑制乳房肿块切除术切皮反应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的影响,以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的有效性。
择期行乳房肿块切除术患者30例,ASAⅠ级,年龄25~35岁,体重45~55 Kg,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异丙酚+氯胺酮,P组)和异丙酚-舒芬太尼组(异丙酚+舒芬太尼+氯胺酮,PS组),每组15例。
患者入手术室常规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同时开放外周静脉。P组患者先予0.5 mg/Kg的氯胺酮静注后靶控输注异丙酚,待达到预设靶浓度后3 min开始手术,PS组则先予0.2 μ g/Kg舒芬太尼和0.5 mg/Kg的氯胺酮静注后靶控输注异丙酚,待达到预设靶浓度后开始手术。术中保留自主呼吸,若在诱导过程中SPO2下降,托下颌行面罩通气,记录发生呼吸抑制患者1例;当平均动脉压下降20%,予静脉注射麻黄素6 mg,记录发生血压下降患者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采用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2],若上1例有切皮反应,则下1例采用高一级异丙酚血浆靶浓度;若上1例无切皮反应,则下1例采用低一级血浆靶浓度,P组和PS组第1例患者异丙酚血浆靶控浓度为 3.5、2μ g/mL,各相邻血浆靶浓度比值为1.1。发生切皮反应的标准:当切皮时患者有皱眉、体动的表现。
2组患者年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组和PS组异丙酚抑制乳房肿块切皮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4.26(3.92,4.63)μ g/mL和2.1(1.97,2.22)μ g/mL,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行静脉全麻后血压有波动,部分患者发生呼吸抑制。数据显示P组平均动脉压低于20%及呼吸抑制发生率分别为26.7%、20%,PS组平均动脉压低于20%及呼吸抑制发生率则为13.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
临床上EC50是反应药物量效关系的指标之一,其位于药物量—效S型曲线的中点,能够灵敏的反应药物量效的变化情况,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本试验采用序贯法计算EC50,首先根据预实验的结果选择一个接近50%反应率的靶浓度作为起始浓度[3]。将P组和PS组的第1例患者的血浆靶浓度分别设为3.5 μ g/mL和 2 μ g/mL,2 组异丙酚各相邻血浆靶浓度比值为1.1。
大量研究显示,阿片类药物可通过协同作用方式减少吸入全麻药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且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关系。同样阿片类药物与异丙酚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协同作用,无论是用于麻醉诱导,还是用于麻醉维持,都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麻醉诱导时,阿片类药物可增强异丙酚的麻醉效能。舒芬太尼是新近应用于临床的一种阿片类药物,它在镇痛效果和心血管稳定性方面要优于其他同类药物,并且呼吸抑制较轻。根据本试验结果表明,P组和PS组异丙酚抑制切皮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别为4.26(3.92,4.63)μ g/mL和2.1(1.97,2.22)μ g/mL,PS组患者所需的异丙酚靶浓度明显降低,认为可能与舒芬太尼增强了异丙酚的麻醉效能有关[4]。
试验结果表明P组患者麻醉后低血压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虽然氯胺酮有升高血压的作用,但无法完全掩盖异丙酚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PS组患者低血压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相对较轻则一方面可能与一方面可能与舒芬太尼减少了异丙酚靶控浓度,从而减轻了异丙酚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与舒芬太尼本身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有关。
综上所述,静脉给予舒芬太尼可以增强异丙酚对乳房肿块切除术切皮反应的抑制作用,并且可以减轻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及患者呼吸抑制的发生。
[1]李源,徐礼鲜,卢玲玲,等.小剂量舒芬太尼在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9):841.
[2]Dixon WJ.Staircase bioassay:the up-and down method[J].Neurosci Biobehav Rev,1991,15:47.
[3]徐端正.医学序贯试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98.
[4]Kinirons BP,BouazizH,PaqueronX,et al.Sedationwith sufentaniLandmidazoLam decreases pai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upper Limb sur-gery undermuLtipLe nerve bLock[J].Anesth AnaLg,2000,90(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