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多少”

2010-03-22 22:03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朱子语义项甲骨文

谭 飞

(华中科技大学 中文系,湖北 武汉 430074)

一、“多”字形义探源

古代汉语中,“多”的主要指数量大,并在这一意义上有长足的发展,产生了诸多引申义。

《尔雅·释诂》云:“多,众也。”古汉语中,释数量大之义的“多”一直占主要地位。《诗·小雅》:“谋夫孔多。”《诗·邶风》:“何日多也。”《诗·鲁颂》:“享以骍犧,是饗是宜,降福既多。”《易·谦卦象传》“君子以裒多益寡”等,用的均是此义。

卜辞中职官名尚有“多臣”、“多马”、“多射”、“多犬”、“多尹”、“多卜”、“多工”等,亲属称谓有“多先且”、“多高匕”、“多匕”、“多父”、“多母”、“多兄”、“多母弟”、“多子”、“多生”、“多帚”等,这些情形下的“多”可能用作身分或辈分之标志。在语言发展中,这种用法慢慢消亡了。

“多”字由数量之大引申到其它方面的量多,如“胜”:《礼·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史记·高帝纪》“臣之业所就,孰与仲多”等。“称美”:《前汉·袁盎传》“诸公闻之皆多盎。”《后汉·冯异传》“诸将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帝以此多之。”“苛求”:《左传·僖七年》“后之人将求多于汝,汝必不免”。

现代汉语中“多”之主要义项有“数量大,跟少寡相对”:多才多艺;“超出、多出”:钱给多了;“过分的”:多嘴、多疑等等,都与其本源义关系密切。另外,还由此发展出作副词的用法,多用作语气词,如“多大年纪?”“多有精神!”“看样子多半要下雨”等等。

二、“少”字溯源

甲骨文字中表谷粒、微尘、水滴、火星、声音等等事象所用之点往往无确数。如:“稻”作“”,或作“”、“”,象米粒之点无定数。“介”作“”,亦有作“”、“”者,象甲片之点或多或少。“雨”作“”,亦作“”、作“”、作“”,象雨滴之点或多或少。“尞”有作者,有作者,亦有作者,燃烧的火星本就难确定有多少,点仅示其意而已。“彭”作“”,亦有作“”、作“”者,象声音之点或多或少。“祭”亦如此,滴下之肉汁无确数,故甲骨文形体或作,或作,或作,或作等等。

有这样两条卜辞:

《说文》将“少”隶于“小”部下,作形声字处理,义符为小,可见是认识到了小少的密切关系的。《正字通》“古小少同。”段玉裁曰“不多则小,故古少小互训通用”,更直接地指明了小少之关系。然而许、段均认为“少”为形声字则多有可商。丿可能是由点演化而来的。文字发展中,“少”由“小”义引申得“数量之小”并成为其常用义项,为与大小之小区别开来,于是形体上作了适当改易,于是由一字分化而为两字。徐锴曰“丿音夭”,仅是对《说文》的进一步说解,亦失之矣。

“少”作“小”解在古汉语里不乏其例,如:

仲春之月,安萌芽,养幼少,存诸孤。(《礼记·月令》)

武王崩,成王幼少。(《太玄·玄衡》)

少,微也。(《淮南子·汜论》)

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诸病源候论·石淋候》)

当然,历史典籍中,表“数量之小,与多相对”已成为“少”的主要义项,作此义解者比比皆是。如:

夫少者,多之所贵也。(《易·略例》)

人民少而财有余。(《韩非子·五蠧》)

进而由数量引申至其它方面的“少”,时间少:《孟子》“少则洋洋焉”。“力量少”:《韩非子》“力少不畏强”等等。引申到年龄、职衔方面的这一支,为与数量区别开来,不仅语音上发生了变化,在意义上也有新的发展。

殷既错天命,微子作诰父师、少师④。(《尚书·商书·微子》)

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周易》)

夫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国语·周语》)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孟子》)

与“多”的发展类似,“少”也有程度上的引申,作稍微讲,如:《庄子·徐无鬼》“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战国策·赵策》“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韩愈《答吕医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⑤

现代汉语中“少”的主要义项有“数量小,跟多相对”:少数;“不够、欠缺”:一个没少、少见多怪;“短”:少陪、少时,均与其本源义有密切关联。“少”表程度的用法基本已为“稍”所代替,但亦时有作“少”者,“稍微”:少候、少待。限定年龄、职衔的这一支也被保存下来了:“年纪轻”:少不更事、少奶奶;“少爷”:阔少;“职衔稍低一级的”:少将(次于中将)、少尉(次于中尉)、少校(次于中校)。

三、“多少”连用与凝结成词

不难发现,“多”与“少”在词义发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很早就在主要义项上成为了反义词。在语言的实践中,二者因对举往往连用,从而渐渐抽象为表它们上位概念的词。从形式的连用到意义的凝结,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融合过程。

“多少”很早就开始连用了,但表达的往往是它们各自的本义,如:

比度,多少也。免轫还园,去就也。鸟折用桐,坚柔也。(春秋《墨子·经说上》)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春秋老子《道德经·六十三章》)

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善有大小,则赏有多少。(战国《商君书》)

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战国《庄子·外篇·秋水》)

通于轻重之数,不以轻畏重;通于多少之数,不以少畏多。(战国《管子》)

然后使谷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战国《荀子》)

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战国《韩非子》)

称货财有无之数,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

(战国《鬼谷子》)

这些句子里,“多少”对举连用,各自成词。当然,春秋时期“多少”也有抽象为指数量的趋势,如:

候出置田表,斥坐郭内外立旗帜,卒半在内,令多少无可知。(春秋《墨子·杂守》)

事急,卒不可远,令外掘宅林,谋(课)多少,若治城为击,三隅之。(春秋《墨子·杂守》)

慎无令民知吾粟米多少。(春秋《墨子·号令》)

县各上其县中豪杰若谋士、居大夫重厚,口数多少。(春秋《墨子·号令》)

当然,这些例子里“多少”仍较为松散,作“多和少”讲亦可,然而语意上实侧重于具体之“数量”,这就为“多”“少”结合成词提供了可能。语言发展中由下位的具指抽象为上位概念表泛指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多少”语义的发展即是其中一例。作为正反义项凝结成词,它经过了一个由松散到稳固的过程。这一过程比较漫长。一直到东汉时期,“多少”才真正作为一个词被使用:

为子具说之,使子觉悟,深知天道轻重,价直多少。(东汉《太平经》)

是价直多少,子自深计其意。(东汉《太平经》)

今以此天法奉助有德帝王,使其无忧,但日游,其价直多少哉?(东汉《太平经》)

此致大贤要言奇道,价直多少乎哉?(东汉《太平经》)

天上积仙不死之药多少,比若太仓之积粟也;仙衣多少,比若太官之积布白也;众仙人之第舍多少,比若县官之室宅也。(东汉《太平经》)

或有不及所治,不决解愈,当得多少而可哉?(东汉《太平经》)

以上或指价值、或指仙药、或指仙衣、或指仙人宅第等等,凡是能统计数量之事物,均可用之。后又扩展到抽象事物即“不能或难统计数量之物”,如:

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北宋晏几道《破阵子》)

学者一时一日之间是多少闲杂念虑,如何得似他!(北宋《朱子语类》)

下至君臣父子、道德仁义、老经佛法,优劣多少?(北宋《太平广记》)

自此以后,表多和少的上位概念——量度或数量一直是“多少”的主要义项:

六朝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有“吴主问蜀马多少,对曰:‘官用有馀,人间自足。’”唐朝诗人杜牧《江南春绝句》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孟浩然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明小说《水浒传》有“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西游记》有“行者道:‘这个能值多少钱!到明日,还要他十果十菜的送我们哩!’”等等。

沿用至今,现代汉语中“多少”作问数量之疑问代词者比比皆是,例多不赘。

前文中我们已发现,“多”与“少”在发展中,语意均突破了量度的范围,而有虚化为表程度的情形。在“多少”凝结成词以后,它也走上了进一步模糊化的道路,而引申出表程度的用法来。最初往往偏重于多,如:

诸上座,吾门之事,多少奇特。拥之不聚、推之不散。可谓活鲅鲅地,只欠承当在。(北宋《禅林僧宝传》)

且麒麟是不践生草,不食生物,多少仁厚!(北宋《朱子语类》)

但以某观之,生出一个物事为人所毙,多少是不好,是亦一徵兆也。(北宋《朱子语类》)

看来为天子者,这一个神明是多少大,如何有些子差忒得!(北宋《朱子语类》)

颜子自入得,众人自入不得,多少分明!(北宋《朱子语类》)

公看颜子多少大力量,一“克己复礼”便了!(北宋《朱子语类》)

类似用法《朱子语类》里还大量存在,如“是多少浑成”“这是多少明白”“是多少聪明”“多少是严”“多少是好”“多少快活”“多少正大”“多少不顺”“多少精密”“多少难”“多少广阔”“多少杂乱”“多少平易”“多少辛苦”“多少和缓”等等。这些“多少”均是作形容词的限定语,可当“如是”讲,表程度高,偏指“多”。现代汉语中,“多少”还有偏指“少”表最低限度的用法:尽管这使得他多少有些感到沮丧。(《中国农民调查》)王太华的开场白,使在座的干部和教师多少有点意外。(《中国农民调查》)

宋亚平多少有点儿诧异地望着何开荫。(《中国农民调查》)

不少高校毕业生求职时感到茫然,不了解社会,也把握不住自己,选择职业多少有些盲目。(《MBA宝典》)

住在代郡不像在皇宫里那么阔气,因此,娘儿俩多少知道一些老百姓的疾苦。(《中华上下五千年》)

只有斩了贾充的头,才多少可以向天下交帐。(同上)

谁都认为“瞎话说多了就是真理”这句话荒谬透顶,但在语言学里却多少有些道理,念白字就是一个例子。(《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哈佛经理所采用的手段视状况而定,多少都会对属下造成影响。(《哈佛管理培训系列全集》)

这些句子里的“多少”都有“最低限度下讲发生了变化或有些不同”的意味。“多少”常与“一点”“一些”等连用,表一定程度,这一意义上还衍生出了重叠形式“多多少少”。毋庸讳言,表程度这一意味的来源也当与“或多或少”⑥的简省有关。而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有力地证明了“多少”的形成是基于“多”和“少”的。

四、结语

我们可以发现,“多”、“少”和“多少”的演化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多 实→+虚

少 实→+虚

多少→+虚

“多”和“少”均本是有实在意义的词,语言发展中,慢慢的被抽象化、模糊化,指上位概念的用法渐渐取得正式身份。语言发展中很多词都发生了类似的发展演化。甲骨文及古汉语中专名很多,但在后来逐渐消亡,或归于一词或为一新词概括。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思维力的发展。

词义演化具体案例的分析,对于汉语史和词汇史的完善、字词典的编纂以及古籍训释等都有深远的意义。

[注释]

② 甲骨文字之书体形式还不定型,或左或右之形较为常见,如“石”甲骨文作“”,或作“”(《甲骨文字诂林》:“、均当释石,象石之形,或增为饰作。”[1,p2195]今之石由演变而来。据陈炜湛先生统计,《甲骨文编》卷三“反书与正书同时并存者计五十六字”,这说明了甲骨文字因书写形式不固定“正书与反书同时并存,通行不悖”,这种现象是甲骨文字“大量存在的普遍现象”[2,p69]。

③ 张政烺先生在考释“肖”字时云“甲骨文小和少通用无别。是小,也是小。”详见《甲骨文肖与肖田》载《历史研究》,1978年第3期。

④ 孔安国注“少,诗照反”。

⑤ 今“稍安毋躁”当本于此。

⑥《现代汉语八百词》[3,p188]对多少的解释就是“或多或少;一定程度”。

猜你喜欢
朱子语义项甲骨文
Zhang Zai’s Neo-Confucian Guiding Principle and the Positioning ofHis Material Force Theory
《朱子语类》中几种常见处置式
一百二十年来甲骨文材料的初步统计
甲骨文“祸”字新证
三千年甲骨文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重新认识朱子的“读书法”——以《朱子语类》之“卷十”“卷十一”为例
甲骨文与商代文字
Enhanced Precision
《朱子语类》词语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