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饮食”?
—— 从概念隐喻的角度看“学习”概念的构建

2010-03-22 22:03胡小异徐欢燕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源域乔治约翰逊

胡小异,徐欢燕

(1.广西财经学院 外语系,广西 南宁 530003;2.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外语系,河南 郑州 450008)

一、乔治·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研究源远流长,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修辞学》直到近年来的语言哲学及语用学,两千多年来的隐喻研究始终收在“修辞”的领域里面,将隐喻当成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当成一种字面意义上的变异,当成只有诗人或者演说家才可能掌握的语言技巧[1]。直到乔治·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2]的出版,隐喻研究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与传统的隐喻理论不同,乔治·莱考夫和约翰逊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概念性的,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它对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隐喻还具有“平民化(mundane)”的特征,任何人的日常语言,行为和思维都深深依赖着隐喻[3]。这一观点激活了沉寂多年的隐喻研究,煽动起近二十年来隐喻研究的狂热。《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被当成隐喻研究“认知转向”的标志,即隐喻研究从字面意义的研究转向了认知层面更深层次的研究[4]。

二、对汉语中与饮食相关的有关“学习”隐喻表达的认知分析

乔治·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语料中得到了极大的验证[5],在汉语中,有关“时间[6]、空间[7]、情感[8]”等隐喻也被於宁、蓝纯等学者加以详尽的探讨,但是迄今为止笔者尚未发现与“学习”这个抽象概念相关的概念隐喻研究。然而“学习”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也一直是各个时期学者们的兴趣所在。从古代开始,学者们就从各个方面研究它,并大量撰文进行阐述,以期有效运用较理想的方法或者规律来指导大家的学习行为活动,使之更快捷有效。关于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人们一直众说纷纭,仅教学法这一块就有“语法翻译法、听说法、沉默法、交际法”等多种教学方法[9],它们各有优劣。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赞同这样一个观点:学无止境,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既然学习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历中如此重要而常见的一个方面,并且学习与认知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如果用概念隐喻理论来研究“学习”这一概念的构建,定会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对人类认知能力的研究。但是一个概念本身就是抽象的,并且“我们不会自觉地意识到概念隐喻的存在。我们仅仅只是下意识地用某些特定的方式去做日常琐事。但我们很少去思考这些特定方式是怎样来的。寻找到真相的途径之一可能就是语言,因为语言交际,思维与行为都用到同样的概念隐喻。要想探究概念隐喻系统,最终要的证据就是人类的语言”[10]。因此,笔者拟从与饮食相关的隐喻表达中去探索汉语中“学习”这个概念的隐喻构成,一方面验证乔治·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的学习活动提供一定的启示。

“学习”这个词最初出现在《论语》里面时,其形式为“学而时习之”,表意为我们应该经常复习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学”和“复习”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学必有习,无习不成学,所以后人就将它们连成一个词“学习”。虽然这个整体是由部分组成,但整体的功能往往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强调学生要预习—听讲—复习这种三位一体是必然的,因为“学习”这个词本身就包括了这三步。

学习是一种复杂而又抽象的行为。家长有时候问孩子:“你今天在学校都学到了什么呀?”“我今天学了一条几何定律。”但是这个“学会了”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孩子将此定律运用于做题中才能得以表现出来,所以学习是一种抽象的行为,“看书,读书,抄写,做作业”等都只是它的表现形式之一。而正因为有这许多的表现方式,所以它才是一种复杂的行为。

(一)学习知识是烹饪食物

人是变温杂食动物,所以要经常吃东西来保持体温,但是与一般变温动物不同的是,我们通常不吃生的实物,或者可以说,吃熟食是人们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因此,烹饪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而作为经常运用的一项技能,如此习以为常,所以我们很自然地用“烹饪”这个比较具体的概念来构建和理解“学习”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当锅放在火上加热时,食物慢慢从冷到温热;随着温度的上升,最终食物被煮熟而可以吃了。因此,如果我们要想学得好的话,得一步步来,就像食物得慢慢煮熟一样,如果火太大,只可能导致食物糊了或者还是半生不熟。例子如下:

(1)快去温书,不要一天到晚坐在电视机前面。

(2)下课回家后温习一遍当天所学是一个好习惯。

(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4)熟记基本单词会对你的英语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5)熟能生巧。

如果食物熟了,我们就可以大块朵颐了。所以食物煮好了就相当于我们的某个知识点学好了,如例(3)(4)。在英语中有句习语“Practice makes perfect.”汉语中近似意义的表达为(5),可以说英文版比中文版更加直接明了。

(二)学习知识是品尝苦味

中国古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简单的一种食材,可以有多至上百种做法;看似简单的一道菜里也可能有几十种调料。我们最经常吃的菜的味道是咸的,但同样有人喜欢甜酸辣味;五味之中只有苦味是最不受人们欢迎的(当然也有人特别喜欢苦瓜等食物,只是大多数情况是我们还是以咸为主),所以我们形容某人多年的艰辛终于结束会用“苦尽甘来”这个词来表示,因为“甘”是“苦”的反义词。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而一般人要品尝苦涩也需要一个过程。基于这种相似性,“食苦”就被当作是源域映射到“学习艰难”这个目标域上来。例:

(6)他很聪明,又挺刻苦的,所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

(7)十年苦读之后他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如上所述,通常我们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够取得好成绩,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具体来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经常思考,才能更好更牢固地掌握、理解所学的知识。如:

(8)冥思苦想了好几个晚上,他才终于恍然大悟。

(9)他苦苦思索了好久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经老师一点拨就解决掉了。

学习这一人类特有的行为要求我们要多思考。没有思考的学习相当于动物机械的或下意识的模仿,不能被称之为“学习”。至于失败,则总是学习过程中我们最不愿意碰到的事情,就像品尝鲜美的食物时突然吃到一点苦味会觉得很难受是一样的道理,因此就有下例:

(10)他不甘失败,再一次捧起了考研课本。

“甘”的意思是“甜”,所以“不甘”的意思即是“苦”,失败的滋味是苦涩的,所以如果不想品尝苦涩的话,我们只有努力学习。

(三)学习知识是喝水

古时文人须能写一手好文章才能称之为学识渊博,而写文章必然离不开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而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墨水,因为比必须吸饱了墨才能写字,否则就是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没有东风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把这一点投射到学习上,人被看作是一支笔,知识就是墨水。要想学到知识就得像吸饱墨一样。这在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借喻,而“喝”则又是一种拟人,如:

(11)他在外面喝了几年洋墨水,回来之后果然成熟多了。

(12)他的肚子里喝饱了墨水,写起文章来自然是下笔千言了。

(四)学习知识是吃东西

一般的情况下,吃吃喝喝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被用作源域投射到目标域时也不例外。上面两个例子是把学习看作是喝墨水的,下面三个例子则是把学习看作是吃东西的。

(13)囫囵吞枣是不可能学到真知的。

(14)学习一定要细嚼慢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15)把这条定律吃透,你自然就能触类旁通了。

吃东西最忌狼吞虎咽,因为那样伤胃。“吃枣子”不能一口吞下去,每次进食也尽量做到“细嚼慢咽”,这样“吃透”才是养生之道。学知识也一样,如果太急于达到某种效果,反而只学到表面,理解不深,自然也就只学到皮毛,不可能就用这样的知识而有所作为。

(五)学习知识是吸收养分

吃过东西以后,要进入胃和肠道中消化吸收其养分,以维持生命,使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学完知识之后也一样要消化吸收,否则不能为我所用,学习便没有意义。如:

(15)在希望工程资助下进入学校的孩子们努力地的学习,贪婪地吸收知识的养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中的“学习”这个抽象概念的构建和理解来源于“饮食”这样一个具体的日常行为。根据乔治·莱考夫和杰克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即“饮食”是源域,“学习”是目标域,我们的日常语言中表达中就把源域“饮食”的部分结构和参与其中的实体投射到目标域“学习”的相对应的结构和实体上。饮食的基本步骤就是:下锅—煮熟—进食—消化。把这一结构投射到“学习”上面,就有了一系列相关的隐喻表达。食物要慢慢煮,吃的时候要慢慢吃,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同样的,学习也要慢慢来,不能太心急,逐渐的学习,才能积少成多,学得更多更牢。

本文只是从“饮食”这一个方面来探讨“学习”概念的构建和理解,一方面验证概念隐喻理论,一方面也希望能对我们的学习行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让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猜你喜欢
源域乔治约翰逊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约翰逊:全力“脱欧”的英国新首相
吓人的成绩单
游乐场(上)
乔治和他的斧子
从映射理论视角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寻找失主
寻找失主
新地貌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