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历史学习中的有效记忆

2010-02-17 19:22李宝良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34期
关键词:问答题规律孔子

李宝良

历史学习中记忆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若历史学习没有基本知识储备,犹如无根之基、无本之源,根本无法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而基本知识的储备只能靠“记忆”。如何实现有效记忆呢?

1 要把历史看做折扇,收放自如

方法很简单,先把知识点化零为整。学习历史首先要建立一个大历史观,能够总揽全局,站在整个世界历史长河中纵观历史,站在历史之外观察历史,就是作为局外人去观察历史,犹如坐在云端笑看浮生百态;把某个时代或朝代当做历史长河中的弹指一挥间来对待。学生往往学到哪里眼睛就只盯到哪里,结果学了这个时代忘了那个时代,学这个国家忘记那个国家,顾此失彼。更为严重的是搞不清知识点的轻重。

在记忆的时候一定要手脑并用,首先能够看着目录把一本书的每一课的主要内容复述下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重要的事件按照横向或者纵向线索串起来,做成一个流程图或者表格。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非常善于学习,能够把所有的历史知识点串联起来,最后形成一个精美的“知识树”。能够做到这一步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总揽全局,实现记忆的重要一步。化零为整后,脑子里面就是一部历史,而不是历史的碎片,此法不但有利于记忆,而且可以为材料和问答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当站在局外来分析整个历史之时,已经在不经意间学会历史学习中两个重要的方法:分析法和比较法。

然后化整为零就相对简单。当完成化零为整之后,就要完成细节的记忆,把第一步所构建的框架填充完整,使其丰满起来。把历史进行有规律的切割,可以按照国家或者朝代、年代等各种标准来分割,具体标准视自己习惯而定。

2 把几种常用的方法形成习惯渗透到学习中

2.1 比较法

如果掌握了这个方法,历史学习就已经入门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此话非常精辟,亦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经验可以借鉴,教训可以吸取,后朝总是刻着前朝的烙印。无怪乎,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此间的“礼”一般做政治制度所解,孔子认为制度是不断传承的,依此类推,100年之后的制度也可以预知。其实中国千年以来的制度都是在不断继承和修缮中发展而来,把握到规律,记忆就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了。比较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中国史中,很多开国的皇帝可以比较,很多重大的改革可以比较,很多农民起义可以比较等。只要善于发现,很多都是有可比性的。

除了横向比较,还有纵向比较,可以把中国史作为世界史的一部分来比较。中国和欧美的国家都可以比较,欧洲国家之间以及欧美国家之间都是常见的比较例子。可以整体比较,也可以个案比较,使比较成为学习的习惯性行为。

其实比较不仅仅能够实现有效记忆,更可以帮助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克罗齐说过:“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或许这句话很多人很陌生,如果换成中国的名言就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此话虽然被多位史学家所批判,但其中的道理还是为很多史学家所折服的,今人修改为“任何历史都是当代的思想史”就更为精辟。试想如果历史不能够为现实服务,历史当真是百无一用了。当学会自如地把历史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后,就可以初步的指点江山了。

2.2 直觉法

这个方法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好像有点玄乎。多年来,笔者一直都在采用这个方法。直觉的培养来源于兴趣,只有对有兴趣的事物才会有特别的感觉。比如,很多人认为历史年代最难记忆,可笔者觉得年代恰好是最容易记忆的。仔细研究一些历史年代,会发现非常有趣,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不规则的规律。例如,很多重要年代的结尾都是6或8,很多年代的数字组成非常相似。可以根据感觉任意联想,甚至可以编成某些顺口溜,终身不忘。比如,孔子生卒年代是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可以联想为:孔圣人出生时难产,他母亲“捂捂腰,使气揪”才生产出孔子。很多人认为记忆是天生的,其实是靠兴趣后天培养,当感兴趣之后,就会不自觉地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3 结束语

总之,记忆不是刻意地去背知识点,要在分析和阅读中去寻找规律和感觉。能把书看薄了,一本书可以用几句话来总结,一个问答题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能把书看厚了,可以把一句话再变成一本书,把几个字扩展为几千字。而所要真正机械记忆的恐怕只有几句话、几个字而已,其余的要靠思维去解决。如果能做到收放自如,那么记忆就不是一个问题了。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生之所以记不住,首先要解决的不是方法而是思想,这些方法几乎每天都会重复,可是真正执行的却少之又少,答曰:不想去坚持。还是一句老话送给各位学生——学贵有恒!

猜你喜欢
问答题规律孔子
孔子的一生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孔子的一生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浅谈中国古代史的问答题分类和解法
每年都再见高考,却再也不见那些年
巧解规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