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禧
教学管理常规是学习开展工作及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目的是促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到制度规范、制度管人。在落实常规管理的过程中,奖励表彰突出的年级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对违反教学管理常规的现象和个人进行批评。在落实制度、抓规范的管理中深深地认识到:教师规范的教学行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而学校规范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1)成立语文、数学、英语和电脑、综合科备课组等教研组,其中语文和数学各年级为一组。
2)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求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记录人。具体流程:首先,教师个人钻研集体备课单元的教材;其次,第一次集中备课,同级同科教师集中规划、钻研一个单元的总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总课时、教学思路等,分配好每个教师在该单元承担设计和撰写的某几课时的教案的任务,分别按分配的任务撰写教案;其三,第二次集中备课,撰写教案的教师阐述自己的教案设计,其余教师作为主评人针对教案设计中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根据修改意见,在教案上修改,共同确认;最后打印教案,每人一份,熟悉教案,每个教师在授课后写好教学反思。
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取决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其中教学监控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仁化县田家炳小学在落实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学校规定每个行政每天最少要巡堂一次以上,教务处行政最少两次以上,并做好记录。行政及教研组长要随时听抽查课,并对部分抽查课进行当堂检测,依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课和反馈。有效的课堂监控,促使教师精心备好每节课,认真上好每节课,加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样才能使“努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不成为一句空话。
进行质量检测已成为学校多年的一项制度。年级组把好单元检测关,学校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单元进行抽测,并将抽测结果及时反馈。除此之外,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单项验收,如数学的口算、计算、应用题,语文的字词、阅读,英语的字母、单词、阅读,等等。在学生考试方面,不断加大监察力度,平时的抽测、验收,教师在年级内互换监场,流水阅卷;期中、期末考试,集中教师分学科,打破年级界限,进行流水阅卷。
在管理上重点突出3个层面。首先是教师的自我分析。每次抽测、验收和考试后,教师都要对本班的情况进行书面分析,重点查找问题,进行改进。其次是组长的年级或学科分析。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后,学校都要召开质量分析会,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都要结合考试成绩对本年级或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最后是教务处的全面分析。教务处对全校期中、期末检测情况进行质量分析和总结,对问题较多的年级或学科提出改进意见后再进行跟踪验收。
学校继续落实“五个一”教学活动,即每周一节公开课、每周一抽检、每周一约谈、每科一课题、每月一评价活动。
校本教研主要以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以自修为主,以开展有效课堂为平台,以科研为手段,以课题为载体,突出教师在学习中能力的培养,展开一系列的研讨活动。利用科组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有效课堂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就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广开言路,积极探究解决策略,不断总结,以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
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掌握教学新策略,并组织教师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2)学习方式做到“四项结合”: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相结合,外出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学历进修与业务进修相结合,专业学习与综合学习相结合。
3)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构建民主、平等的新课堂;尊重学生,更善于鼓励学生;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两年来,学校把科组公开课、每周一公开课、六间学校联合有效课堂活动、县教研室组织的“送课下乡”等教研活动进行横纵向联系,有机结合,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效果明显,有力地提高课堂效率,打造有效课堂。
1)确定主题,如语文的“以读为本,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数学的“让学生初步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2)制定计划。学校结合实际确定好8位骨干教师为上课教师,订好上课时间、地点、内容等。
3)根据有效课堂的标准和原则进行备课和评课。有效课堂的标准:教学设计精当、讲课精炼有效、主体作用发挥、分层教学落实、师生关系和谐。
4)探究研讨。教师每上完一节公开示范课,学校都要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全体教师研讨反思,借此解决各年级、各学科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模式。
学校注重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采取科研带动的策略,建立立体的、开放的教研网络。强化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通过案例分析、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多种研究途径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促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学校特别鼓励教师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几年来形成浓厚的课题研究氛围。
1)创设英语特色。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创设英语特色活动已经初见成效。学校通过各种形式营造学习英语氛围,如致家长一封信、倡议书、在校园悬挂宣传标语等。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展各种活动,如星期一早上进行全校性的英语口语辅导,星期三的英语日,英语早读,中午利用小广播进行英语演讲,设立班级英语角、英语宣传栏、可以随时更换的每日一句学习牌。开展英语竞赛活动,如单词比赛、口语比赛,让英语融入学校艺术活动中,组织学生编排英语剧等。
2)创设电脑特色。学校高度重视电脑特色教学,注重学生的电脑技术培养,通过开设电脑第二课堂,培养和发现一批优秀学生。2008年以来,在“校讯通杯”电脑制作比赛中,有6位学生获市一、二、三等奖。2008年有3位学生参加韶关市首届中小学生虚拟机器人比赛时获得小学组第一名。2009年有1名学生参加小学生虚拟机器人比赛时同时获市、省、全国小学组二等奖的好成绩。
总之,通过种种努力,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得以更新,教师正在成长。教师课改实验热情高,自我反思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强,教师间合作交流增加,研究型的教师队伍正在成长。其次,课堂更趋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