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新形势下大力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今后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同时也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去,是大学生德育工作与时俱进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大学生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取得实效的关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集中体现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及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定位,同时也指明了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工作原则。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到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其具体内涵应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2]。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最终成效体现为所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党和国家的要求相一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也确立了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每个大学生而言,只有在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下,才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自觉地提高综合素质,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并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
大学生作为高校德育的对象,必须确立其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大力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大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没有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人翁意识的发挥,那么高校德育工作的整个过程将是被动的,工作中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苍白无力的,教育的最终效果也很难真正取得。
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工作,要坚决改变以往千篇一律、千人一词的模式化教育方式,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积极探索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各具特点的成长需要。个性化教育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德育工作中的最好体现,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强调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个性及其发展要求和发展条件,要以大学生相对成熟的个性作为实施德育的基础和对象,要为大学生创造有更多选择空间和发展条件的育人环境,要培养和挖掘大学生的个性特质和潜能,使其成为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能力以及自主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德育工作要实现人性化教育必须做到2个转变。一是变“灌输式”教育为平等式教育,即改变以往那种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和兴趣的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和命令式的教育方法,真正实施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并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德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双向沟通的教育方式和引导式的教育方法,从而使高校德育工作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二是变制度化管理为服务式管理,即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单靠制度去约束学生,而是要强调对大学生的服务,切实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困惑,突出情感关怀,在对大学生的服务过程中开展德育工作。其实,无论制度多么完美,都不能代替情感的巨大作用。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
以人为本理念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体现在教育理念的更新上,还体现在教育方式和方法的转变以及工作方法的改进上。具体来说,以人为本理念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要求。
高校德育工作不能搞“假大空”,不能搞形式主义;否则,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而且还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要把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作为切入点和现实起点,时刻关注学生的切身利益,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紧密围绕学生在学习、成才、健康 、生活、交友、恋爱、求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现实问题,真心诚意地为学生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只有这样,才能缩短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的距离,增强德育工作的亲和力和实效性[3]。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舒适的环境下成长;同时,他们又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亲身经历着高等教育的变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具有了一些新特点,即思想主流积极向上,但理想信念有所淡化;价值观念更加务实进取,但个人主义倾向明显;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但知行反差比较大;成才愿望强烈,但目标行为趋于短期化;心理逐渐成熟,但在逆境中的自我平衡能力较差[4]。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处理好各种关系和矛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特别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和社会负面现象,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德育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是有理性、有情感的动物,人的情感决定着思考的方向。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价值观念的冲突、情感的困惑、经济的苦恼、社会问题的疑虑等不断出现。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融入情感因素。在大学生思想认识、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的形成过程中,德育工作者要从心灵深处贴近学生,并与其进行情感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了解他们的困惑,时刻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使其能“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2]。
人的思想问题是由实际问题引发的,并因实际问题的产生而存在。当代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困惑:贫困家庭的学生面临的不仅是经济压力,还有经济窘迫带来的心灵脆弱、自卑感强等心理问题;大学生活赋予大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这使部分学生不能合理地支配时间,整日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部分学生不善于人际交往,与同学不能融洽相处;有的学生不能正确面对就业压力,对个人前途感到迷茫,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要注重帮助大学生处理好这些现实问题和切身问题。如果大学生德育工作不关心和帮助他们去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那么就很难得到学生的支持和配合,也就很难取得真正的实效。
坚持德育工作“四贴近”,就是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和行为实际[5]。
1.德育工作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就是要求德育内容要符合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仅要体现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还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要将承担社会责任与实现个人价值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2.德育工作要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实际
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实际,就是要求高校将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改革中,使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并把学习与成才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和持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帮助大学生端正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认真做好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3.德育工作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就是要求高校针对大学生大多是初次远离父母的呵护和离开家庭生活的客观现状,通过德育工作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锻炼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行为方式。
4.德育工作要贴近大学生的行为实际
贴近大学生的行为实际,就是要求高校要尊重大学生越来越注重自己独立性和能动性的行为习惯,通过德育工作不断启发大学生开阔视野、理性思维、实践感悟,从而避免看问题情绪化和片面化;同时,要大力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荣辱与共的集体精神。
坚持德育工作“四结合”,就是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与转变思想观念相结合、与学校改革相结合、与建立健全机制和体制相结合、与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1.德育工作与转变思想观念相结合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观念的转变,再好的措施也很难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过去长期形成的“灌输式”的德育模式,把学生视为凝固不变的静物,以静态的教育方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德育效果在新形势下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就是要确立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动力主体,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权益主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高水平的服务;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发展主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整体能力的增强。
2.德育工作与学校改革相结合
改革是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涉及学校的各个部门,关系到每一个师生员工。德育工作只有与学校的各项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德育工作成为高校的一项系统工程,才能建立起长效的工作机制。例如,在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中,通过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中去,进而全面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项要求,最终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和格局。
3.德育工作与建立健全机制相结合
机制是德育工作的有力保障。没有良好的机制,不仅不能使德育工作取得真正实效,而且还会对德育工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监控机制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就是发挥政治优势,建立和完善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队伍结合、全校上下齐力、学生自我教育的体制,形成党委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分级抓的领导机制,以及以各级干部为主力、党委部门为骨干、党团员为基础的全员参与的组织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就是通过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激发大学生自觉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以高度的热情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就是通过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建立健全监控机制,就是加强对学校各级德育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核实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就是加强德育工作专职人才的队伍建设以及高校德育基地的建设,加大德育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为德育工作提供优质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4.德育工作与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当前,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高校收费改革和后勤社会化的变迁中,在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挑战中,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要针对大学生面临的种种实际问题和困难,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尤其是要重点关注以下4类学生。一是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这类学生面对的经济压力很大,往往心灵脆弱、自卑感强,所以学校不仅要从精神上鼓励他们自立自强,更要帮助他们开展勤工俭学,真正解决经济困难。二是沉迷网络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远离集体生活,很少与同学交流,甚至无法保证最基本的生活秩序和正常的学习纪律。对此,学校要认真分析原因,区别对待,特别是对网瘾严重的学生要及时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三是纪律观念不强、我行我素的学生。对这类学生,学校要抓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引导他们树立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四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对这类学生,学校要随时掌握信息、摸准情况;同时,除了开展日常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和培训活动以外,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及时地给与专门的疏导和治疗[6]。
坚持德育工作“四依靠”,就是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依靠环境的熏陶、榜样的示范、载体的创新、实践的感悟。
1.德育工作要依靠环境的熏陶
德育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环境的熏陶作用。因此,首先,高校要努力培育和构建具有自己独特内涵的大学精神,通过大学精神的弘扬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其次,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等为重要载体,把德育工作融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构建能够满足广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再次,高校要优化校园的自然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舒适优美的环境里生活、学习,发挥优美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寓学于情、寓教于景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增强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振奋精神,激发学习兴趣。最后,高校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紧紧抓住德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利用教室、饭堂、宿舍等一切场所,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大力宣传德育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德育工作耳熟能详,使德育要求入耳、入脑、入心,逐渐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
2.德育工作要依靠榜样的示范
大学生往往不是听学校领导、教师怎么说,而是看他们怎么做。因此,高校要注重通过大学生身边的榜样去感化教育他们。教师作为学生的影响源,其敬业精神、广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高水平的授课质量和高超的育人艺术等,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做人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高校要大力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素质;尤其是对专职从事德育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培养其服务意识以及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此外,高校要广泛宣传和树立大学生中思想道德水平高、行为表现好的先进模范人物,为广大学生树立起身边的榜样。
3.德育工作要依靠载体的创新
网络在大学生中已经非常普及,因此高校要积极利用网络这一新载体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高校要牢牢把握网络德育工作的主动权,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其次,高校要精心建设一个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德育工作专题网站,并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师生互动、相互谈心等交流工作,以增强网络德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使德育网站成为学生信赖的精神家园。
4.德育工作要依靠实践的感悟
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主观思想的改造和努力形成的,因此高校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从而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刻感悟、理性思考、客观判别,并不断地磨练意志、健全人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1]冯刚.高校德育理念的创新与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2):8-11.
[2]林清明.论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及其实现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70-73.
[3]管向群.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能力[N].光明日报,2005-01-31(7).
[4]杨晓慧.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6(12):32-35.
[5]张吉雄.简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N].光明日报,2005-01-19(11).
[6]杨娟窈.大学生工作必须坚持的五条原则[J].学习月刊,2009(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