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莉 刘建祥 刘守庆 陈 涛
(西南林学院基础部,昆明 650224)
学分制的实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教育创新、加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系统工程。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高等教育特色的本土化的学分制。与此同时,探索构建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成为高校研究的课题之一[1]。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量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最低学分为毕业和获得相应学位的标准、以选课制为核心的一种柔性教学管理制度[2]。学分制的实质内容是选课制和弹性学制。实施学分制的目的在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完善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实施学分制是高等教育对时代发展要求的顺应,是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类型不断变化的要求的必然选择;也将有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出发点、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学分制实现了教学课程多选性、教学管理灵活性、人才培养个性化。在学分制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选课,教师可以因材施教,从而有利于各类人才的培养[3]。
学分制下的选课制和弹性学制在给学生更多自主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同时,也使大学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心理问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学分制下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可以选不同的授课老师,选修课可以选不同的课程。这对刚刚走进大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选课模式。由于大学新生本身对所学专业应该具有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不甚了解,再加上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普遍缺乏自我决定的独立精神和能力,所以且不谈课程本身学起来的难易程度如何,仅仅就选课一项就会使很多大学生不知何去何从、无从下手。这使大学新生在大学学习开始之前就产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学分制下,学生选课以大的学科平台为基础,在专业教学大纲总目标的指导下,可以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课程中选课;甚至可以在不同学校选课,这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权。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都不尽相同,所以自然班级的概念逐渐被淡化。对教育者而言,教育对象处于相对松散和不确定的状态中,所以更多时候只能采取间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不可能像中学那样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以及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于是,很多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觉得没有人再关注和重视自己,陷入一种彷徨、无助的境地。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面对选课制,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从众和功利心理[4]。有从众心理的学生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就是自己的榜样,他们选什么自已就选什么,或者是什么课程热门、什么课程选的人多就选什么。有功利心理的学生则在人生观上产生了严重的偏差,投机取巧,唯利是图,认为学习是为了学分,一切学习行为都以学分为指针,选课完全是为了修满学分,所以只选择易学的、考试容易的课程,选择好说话的教师。这种从众和功利思想轻则使学生不能真正学到知识,重则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与从众和功利心理相反,还有一部分学生选课时有过分担忧的心理,过分在意选课结果,如果错选了一门课程或没选到自己想学的那门课程,就认为会影响自己整个的大学学习,甚至会影响到以后的前途,于是心情郁闷,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学分制的实行意味着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自我设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然而,一部分大学生受学习负担加重、失落感加强、班集体意识淡化、自我意识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得不知所措,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奋斗方向,从而进一步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因此,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以来,很多东西仍在探索和试验中,教育者本身也在尝试寻求更便捷、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4]。
实施导师制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学分制实施的保证措施[5]。大学生受到自身知识、能力和教育程度的限制,不能深刻领会学分制下选课制和弹性学制的重要意义,对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也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不清楚各类课程的性质、目的、内容、学习方式和开设顺序,所以在选课和学习时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学分制下高校一定要加强导师制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导师的职能,强化导师对学生选课和专业学习的指导,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教师主导作用的结合。导师要向学生讲解专业培养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性质、课程开设的顺序和时间、课程的学习方式等,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课;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引导、指导,消除学生因不了解专业和课程情况而产生的迷惘,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使学生尽快调整情绪、形成积极进取的健康心态,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学习之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心理咨询、心理资料的分析、心理研究等都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因此,高校要推进这项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必须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在学分制下,高校更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并组建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从而根据学校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创建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同时,高校不仅要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通过电话、会见、书信、网络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且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通过心理测量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为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信息和依据,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涉及其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讲座和开展心理咨询,而要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依靠全体教育者的努力。因此,作为高校的教育者,不管是专职教师还是教学管理者,都有责任和必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常识以及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同时,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融入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要用心理健康知识去疏导、化解、分散、转移、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及时、快捷地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消除心理障碍,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惑,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既有很大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在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工作中,不能简单地把一些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和道德问题,要结合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德育为引导,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首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范畴,在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他们最一般、最基本的心理要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德育为引导,借助德育实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途径,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从而使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更坚实的后劲[2]。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学科教育中,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科本身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素。教学过程是以经社会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通过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各学科的内容中都蕴含着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例如,“两课”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体育课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刚毅性格和挫折承受力等。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使学生能够把通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6]。
此外,高校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培养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处处关爱学生,给学生温暖的感觉[7],从而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8]。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校园的“静态文化”建设,即在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有关原理的指导下,对校园进行统一布局、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全面改造,以保持校园的优美、高雅和宁静,力求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气息;其次要加强校园的“动态文化”建设,即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体育比赛、知识竞赛、书法绘画竞赛以及演讲、辩论、歌唱、舞蹈、摄影、集邮等活动。通过团体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协调能力和集体主义感;通过个人竞赛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可度。校园文化的这种“静”与“动”的良好结合,对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还应建设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纵向系统,即“三级”网络教育体系,包括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院系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组。“三级”网络教育体系既要有不同的分工,又要有密不可分的协同与合作关系[9]。
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管理,负责组织协调专业教师、德育工作者和医务人员从多层面、多渠道开展校、院系级心理健康教育。院系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由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学生辅导员组成,负责组织协调本院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与及时、必要的帮助。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组,由志愿为同学服务且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组成,在班主任的组织和带领下,充分发挥小组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与那些在心理上需要关怀的学生以经常性的帮助,并将有异常行为和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情况及时向所在院系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反映,使教师和学校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避免因心理健康障碍而引发恶性事件。
任何一个教育体系的实施效果都需要相应的效果评价体系。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己全面展开,但是随意性比较大,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缺乏衡量的标准和约束机制。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准确、操作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势在必行。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是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的评估,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评估内容包括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过程和效果的评价。评估指标体系可包括3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状态指标,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规划、计划、制度、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等;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条件指标,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系统、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队伍、教育环境等;三是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指标,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健康意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成果等[10]。通过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评估,高校可以根据评估反馈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改进措施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1]费英勤,李向晟.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87-89.
[2]曲建武.学分制与大学德育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2(4):45-46.
[3]王资.对实施学分制的思考和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4):5-10.
[4]宋丹.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的心理调适探讨[J].时代金融,2005(6下):98-99.
[5]翟玉建.浅议学分制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J].中国林业教育,2004,22(5):39-40.
[6]魏瑞荣,许婷婷.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2009,8(15):76-77.
[7]盛湘鄂.以人为本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49-50.
[8]李小林,焦艳鹏.谈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高等教育,2002(21):28.
[9]胡慧,张晶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6):42-44.
[10]廖迎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