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华 严 耕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8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首次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提出,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加强绿色大学建设的新要求。
绿色大学的概念来自国外。1990年10月,来自22个国家的大学校长在法国塔罗里(Talloires)参加“大学在环境管理和永续发展中的角色”国际研讨会,共同发起并签署了《塔罗里宣言》,对大学在新时代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该宣言声明:“大学在教育、研究、政策形成与信息交换各方面,均扮演了重要的领导角色,从而可以促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1]《塔罗里宣言》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标志绿色大学理念形成的文件。
从2000年开始,我国开展了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清华大学等一些高校提出了绿色大学的建设目标,进行了绿色大学建设的探索。最近,教育部为了在全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进一步推进绿色大学建设,正在制定《关于推进绿色大学建设的指导意见》,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全面普及环境保护基本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使大学成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先导区;通过广泛开展环境保护与绿色科技创新,完善相关学科建设,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宣传普及工作,使大学成为环境保护和绿色科技的引领区;通过建设环境优美、资源节约、生态良好的绿色校园,使大学成为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的示范区。教育部即将制定出台的《关于推进绿色大学建设的指导意见》,将是我国高等教育积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的里程碑式新举措,必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转型,促进高校自身的科学发展。
正如教育部即将制定出台的《关于推进绿色大学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的,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开展绿色大学建设,需要从加强高等院校的绿色教育、绿色科研和绿色校园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努力。相较于绿色科研和绿色校园建设来讲,其实绿色教育更为关键。因为绿色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为最终目的,而绿色科研和绿色校园建设正是为这一最终目的服务的。绿色教育的内涵丰富,而且其内涵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绿色教育就是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背景下提出的,与以往的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一脉相承。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导致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反思,并积极探索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出路。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著名口号,正式将“环境教育”的名称确定下来[2],并明确了环境教育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意义。这标志着环境教育(也有人称之为生态教育)这种绿色教育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兴起,其中就包括了高校的环境教育。此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75年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的国际环境专家会议,以及于1977年在前苏联第比利斯召开的68个国家参与的世界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分别发表了《贝尔格莱德宪章》和《第比利斯宣言》。这2个文件是世界生态教育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后者对生态教育的目的、任务、对象、内容乃至教材、教具、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均做了一定规范[3]。在其后的20余年,甚至直至今日,环境教育在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后,特别是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后,国际社会开始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深入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教育也逐渐发展成为内涵更加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或称“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在里约热内卢会议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不仅再次强调了“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而且在第36章明确提出“重订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针”,并确立了如下目标:支持世界普及教育大会;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社会各阶层都尽快具有环境和发展意识;使各阶层民众从小学年龄至成年都接受与社会教育相联系的环境与发展教育;提倡把环境与发展概念(包括人口学)列入所有教育方案内,尤其是要分析当地重大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参考现有的最佳的科学证据和其他适当的知识来源,并特别强调各阶层决策者的进修[4]。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正式开始在全世界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我国也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开展了可持续发展教育。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中国,人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超越工业化的传统发展模式,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系统工程,不仅要维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而且要赋予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以新的内涵。在生态文明建设刚刚兴起的今天,人们普遍认为,关键是要改变旧观念,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坚定生态文明信念,提高人们的生态文化素质[5];同时,要在全社会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文化氛围,提高人们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这些都需要通过大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这种新的绿色教育形式来推进,而生态文明教育应涵盖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专业教育和大众教育、初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虽然中国的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同步发展,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及西方发达国家。然而,生态文明教育却是首先在中国被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兴发展阶段提出来的。早在1998年,我国就有学者撰文正式提出了“生态文明教育”这一概念[6]。其后,生态文明教育的学术探索和宣传得到了不断加强。特别是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战略任务,对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极大地促进了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积极性。同年11月18日,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北京林业大学、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形成并发布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鹫峰宣言》,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呼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激励全体公民及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7]。这对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8年5月30日,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组织评选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授予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北京林业大学等10个单位“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以表彰其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8]。
我国有学者提出,“生态文明教育是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和领导管理能力、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1]。这是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广义理解,包括了大众教育和学校教育,提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多重目标。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我们目前还需不断加深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解。从教育的一般经验来看,生态文明教育也特别需要从娃娃抓起,需要全民的积极参与。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无论是在大众教育还是在学校教育中都不可偏废。其中,由于高等院校有绿色科研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而且高等院校又是直接为社会提供合格的生态文明建设者的输出站,所以高等教育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非常关键的一环。
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目标。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来讲,其核心目标是培养胜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优秀人才。如果比照1977年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大会提出的环境教育5个方面的目标——意识、知识、态度、技能和参与(AKASP),我们可以初步确定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目标包括5个方面,即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正确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高度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依据对生态文明教育基本目标的这一理解,我们可以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初步界定如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校为培养具有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正确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高度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的新型人才而展开的教育。总而言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直接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新型人才的教育形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时代新要求的必然选择,也必将促进自身的发展。
为了实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目标,必须在以往的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基础上,扩展和丰富教育内容;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既包括正规的课程教育,也包括渗透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必须选择层次化的教育途径,既包括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的自我教育;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在高等学校的整个教育体系和教育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的理念,全面赋予高等院校绿色教育以新内涵。在此意义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不仅扩展了高等教育的内容,而且开创了高等教育的新形态。
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在专业和非专业方面的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开办了生态学和环境保护专业。在1973年至1983年的10年间,全国约有30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了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培养了环境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14人、大学生1724人、中专生610人[9]。20世纪80年代以后,极少数综合性大学在非生物专业或非生态专业中开始开设生态教育选修课。1991年,原国家教委开始将“人口、资源、环境”内容作为大学生国情教育的一部分。
可持续发展教育提出之后,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强调“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环境与发展课程,设立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生专业,如环境学等,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1]其后,我国高校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些高校积累了一定的教育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为生态文明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1997年起,清华大学面向全校博士研究生开设了选修课“可持续发展引论”;1998年,开始开设全校性的环境类选修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同年,清华大学启动了绿色教育工程,把生态教育列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清华大学结合绿色大学的建设,逐步发展和完善了面向全校的“绿色课程体系”,开设了“清洁生产导论”“工业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环境法概论”“环境风险分析”“能源与环境”等课程。清华大学不仅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加强了环境教育,而且在学生培养的其他环节,如教学实验、毕业设计、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也都贯穿了绿色教育理念[10]。此外,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也在开展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
2000年,我国一些高校正式提出了绿色大学的建设目标,加强了建设力度。目前,全国有60多所高校开设了环境保护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5000多名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同时,环境教育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宣传教育的阵地不断扩大,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效果也越来越好[2]。但是,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率先开展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教育理念落后、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一些突出问题[2]。对新兴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而言,这些问题同样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2008年5月底,中国林业教育学会于山东淄博主持召开了“生态文明研究与教育”研讨会。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相关的课程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相关调查显示,目前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尚未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被纳入到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中,教育内容较为散乱,未能形成上下贯通的完整体系。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因此,要推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进行,加快绿色大学的建设步伐,就必须在贯彻生态文明教育新理念的基础上,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第一,高校要根据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目标确定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具有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正确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高度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的新型人才。
第二,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内容要与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相衔接,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注重结构性调整;要在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合理地安排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题讲座的结构比例,以及课程的开设顺序;要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注意课程间的衔接和配合,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系统性。
第三,教学内容的构建要采取多学科模式,涵盖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一系列重要的科学门类。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应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生态社会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生态法制理论、生态行政与生态环境政策理论、生态工程理论等理论课程,以及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等人文素质课程,从而在宽厚的基础上加强文理渗透,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技能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
第四,在组织实施方面,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可作为大学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模块予以实施。该模块的框架可以由若干门必修课与选修课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由教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由多个院系的多个学科共同承担教学。
第五,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各类高校不能搞“一刀切”,必须考虑自身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条件较差的高校可以在课程开设方面先从某些点上进行重点突破,然后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循序渐进地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1]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78,159-161.
[2]崔建霞.公民环境教育新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19,34,46-54.
[3]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2004(2):54.
[4]联合国.21世纪议程[M].国家环境保护局,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297-298.
[5]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238.
[6]王良平.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把环境教育引向深入[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81-85.
[7]严耕,林震,杨志华.生态文明理论构建与文化资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8]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广州市林业局.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58-160.
[9]杨朝飞.环境保护与环境文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28.
[10]顾秉林.加强高等环境教育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EB/OL].(2006-11-27)[2009-09-15].http://erelaw.tsinghua.edu.cn/news_view.asp?newsid=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