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璋 黄 珊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甘肃天水 741020)
教育是社会与人的一项基本工程,根本的任务是要把一个个鲜活的人的生命作为培养的对象,健全和发展具有丰富个性特征的生命,在生理和心理机制上为人的成长创造条件。同时,要从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的传承上,深化内理机制,展示时代新人的文明风尚,培养创新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保持这两方面的协调互动,实现生命的教育和教育的生命的有机统一,这是教育人性化的真实表现,也是和谐教育的基本要求。
我国现实教育存在着明显的传统教育时代与当代教育相抵触的表现,并且这种状况愈演愈烈,引发了各种教育事件的发生。当代教育不断强烈呼唤着素质教育、公平教育、和谐教育,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却独领风骚,雷打不动,并且不断滋生危机生命的教育现象。在学历教育的引擎下,社会、学校、家庭都把教育的标准不谋而合地统一在学生考试结果上,“以考试成绩论英雄”。为此,万众一心,苦心经营铺就了教育人成才的“阳光大道”。对学生来说,从入学开始,就要尽快适应这趟快班车,整个学生时代,都接受书本、作业这两条无形绳索的缠绕。生命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成长,失去了快乐,丧失了更多的人性,表现得永远年轻,单纯幼稚,软弱无力。加上学校教育功利化的盛行,评价标准的“以不变应万变”,严重窒息了一些奔放的教育生命,更使育人的效果苍白无力。表面繁荣的教育,实质上潜伏着忽视生命的教育和教育的生命两大突出的隐患,许多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如何把握生命的本质,唤醒生命,激发教育的活力,引导学生健康稳步地走向社会,使教育成为真正让社会放心的教育,这是一个牵动教育与社会神经、展示教育尊严、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关键问题。
生命教育就是关注、针对生命的教育,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生命是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是天生具有的自由、活力与永不间歇的运动,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灿烂,生命是上苍赐予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但只有生命的价值才是至高无上的。因此,善待生命,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形成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健康生命态度,这是我们关注生命教育的初衷。由此决定,教育应当是最具有生命的事业。生命是完全的、自由的、独特的,致力于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使命。新世纪的教育严格来讲应该是生命本身的教育,是更加富有人性化的教育,而对物欲横流、网络负效应、精神空虚的社会现实,现代人要真正了解自己,立足于社会,就必须探索人的存在,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信息。”不难看出,教育的着眼点应是从尊重生命开始的,目的是促使人性向善。生命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过程,是不断升华生命的教育,在进行中一般表现为由低向高的3个层次:一是保护生命。要树立强烈的生命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二是热爱生命。在充分理解生命的基础上,才能做出体现生命意义的表现,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三是敬畏生命。生命的存在本身具有厚重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故敬畏生命是一种终极的追求,是对人终极关怀的体现,是教育的根本归宿,也是评价教育本质的标准。在这一过程中的教育,始终都要突出体验、表现和理解[1]。使学生对自己、事物和世界赋予不同的意义,热爱发展个人独特的生命,主动追求丰富的人生。
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社会价值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舍弃其中任何一个,生命都将是不完整的。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对生命的认识只注重于人的社会文化属性而忽视人的自然生命属性,社会对为某些高尚精神而轻视放弃生命者高唱赞歌。高尚精神要赞扬,但人的生命更要被珍视。连生命都不存在了,又怎谈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呢?人间最宝贵的是生命,不懂得珍惜生命和生命意义的人,永远是无知的人。换句话说,不关注生命的教育,也是没有责任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生命教育的主旨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并尊重他人的生命,进而珍惜人类共同所生存的环境,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在这基础上,要主动地思考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有限的生命中,依据生命发展的原则,做真正有价值的人、高尚的人、有利于他人的人,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同时要在理想信念的引擎下,以足够的动力克服悲观情绪,充满生命激情和渴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促进生命的不断超越。所以,生命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让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从珍惜生命出发,不仅学到生命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个体有丰富生命的涵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使生命最终得以提升和进化。
教育是最具生命的事业,它不仅关注生命的发展,而且始终要基于生命的需求。人的生命基本特征是:生命是完整的,是富有个性的。本原意义上来说,生命是同质的、平等的,凡是生命都值得敬畏。生命伦理学家施韦泽指出“所谓伦理是一种客观的、普遍的道德准则,它要求敬畏我自身和我之外的生命意义,生命是伦理的基础,无论为己为人,都不能成为伤害和毁灭生命的理由。”这给我们进行生命教育给予了有益的启示。而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弊端正是忽视了这一特征,忽视了教育和生命的关系,将教育的重点放在知识和科技实用的层面上,咬定青山不放松,承诺在先苦后甜的成长逻辑上,将人文科学边缘化。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生命、对自然生命的漠视,都是忽视生命教育的表现,不仅不会给人类带来幸福,反而有时会残害人类。其实,“生命代表了一种信念,那就是变化,是某种能对生命感觉产生积极影响的东西。”[2]立足这点来看,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弘扬生命独特性的教育,关注的不是抽象的生命,而是具体真实的生命。生命教育以个性的发展为前提,归根到底是个性化的教育。在尊重个性的前提下,应在保持自由和纪律的约束下,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学会自由”,去发现自己生命的独特品质。尊重个性,就是尊重生命,就是培养每个生命个体健全而又丰富的情感,寻求个人生命的和谐发展。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在传承文化知识方面,吸纳只是工具的价值,知识“本质又是在生命绵延过程中实现的。”[3]教育的使命在于用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将智慧融入生命,最终提升生命的意义。从这点来说,教育的核心乃是润泽生命,教育必须从远离生命世界的阴影中走出来,回到真实的生命,这才是生命教育的时代主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这对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表现生命与生命的互动,同时也表现怎样互动的问题,后者直接关系教学的质量。教学质量是“教育满足受教育者发展需要并实现特定社会目的的能力和属性”[4],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表现,是教育生命的直率表白。教育承载者“教书育人”的双重使命,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最有效的途径,人类教育的永恒主题是不断传播文化。文化总体包括科学和人文,无论两者表现形式怎样,科学文化的中心是人,是一代又一代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家在长期实践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的结果。教育的使命是传承科学文化,以科学文化优化人的活动。科学与文化都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双层含义。“形而下”是科学与文化外在的本质,“形而上”是科学与文化内在的本质,科学文化是人创造的,而人的创造活动本身就包括两个方面,一个面向外部世界的,另一个是面向内心世界的,二者相互联系、渗透、贯通,才使得人和文化保持积极的进取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不难看出,“形而下”是科学文化的体,“形而上”是科学文化的魂。任何割裂二者的教育,要不就是死亡僵硬的工具教育,要不就是空洞抽象的无魂教育。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赋予教育真实的生命,使教育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这种活的教育就是教育的生命。
和谐教育是相对于不和谐教育而言的,其重要的特征就是注重激发教育的活力。在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不和谐始终是困扰学校教育发展的突出的矛盾问题。虽然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依然处在“改而不革”的旧的层面上,教育的实证化、功利化的倾向,教育活动整体效应不高,活力不充分,都严重窒息了教育的生命。给人一种直观的总体影响是,教育仿佛是一种模式化、技术化的生产流程,越来越远离了活生生的人,是外在化和空心化的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积习难改,在固定死搬的教学模式设定下,在狭隘的教条主义和价值观的导向下,为考试升学而教,以考试成绩证明教学效果,判断教学的质量,这既不是追求知识本身,也离开了生命的根本。当教育和学习仅仅局限于外在功利层面的时候,整个教育便失去了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这样的教育不是“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而是名副其实的“机器加工厂”,是目中无人的教育。把受教育者看成知识的接收器,知识的复制品,泯灭了知识创新的火花。当人文教育被边缘化的时候,“没有人文的涂抹,那么这个世界只会是一个冷冰冰的物质世界。”[5]今天构建和谐教育,不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不注重人文教育的作用发挥,教育的生命永远无法充分体现出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全新的教育应把生命的教育和教育的生命更加有机化。
生命是个活的有机体,是有灵魂的东西。教育的生命就是要使教育切入科学和文化的生命,既要传授一定科学知识和人文文化,又要发现隐藏在其深处的内在灵魂,真正挖掘其深刻内在的东西,保全生命的健康发展。教育在提高“文化的软实力”作用发挥的时候,使教育的生命、生命的教育、教育内容的生命在教育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最终促进受教育者获得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彰显教育生命的活力。从“教育公平”的原则出发,从不和谐的感受中产生对和谐的需求,形成教育改革的动力因素,达到相对的和谐。和谐教育的基础是传承和谐文化,教育主要是文化教育,是在教育中不断催生生命的灵动,排除强制灌输的吸收,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激荡,它就永远不能成为教育,“就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6],教育就会丧失生命力。因此,教育的生命就是要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让受教育者学会用生命去学习,这种与心灵相伴随的教育才具有生命。
今天,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教育的转型更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促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教育的改革,在保障“生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上,必须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生命的教育”和“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情和意,是关乎教育的两个不同的属性,共同体现了“以人为本”教育的理念,展示了尊重人和发展人的关系。生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文化教育离不开生命的交融,文化的创新是两者的共同创新。二者双管齐下,共同促进教育的不断和谐。希望我们的教育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功利,改变为教而教、学校发狂、教师受命、学生变疯的恶性循环,使生命和教育共同体会社会的幸福和温暖。
[1]薛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J].教育研究,2003(3):16.
[2]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母小勇,靳艳芳,刘红.高等学校课程:回归和完善生命[J].教师教育研究,2007(9):6.
[4]张公绪.现代质量管理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5]从春侠.德育:对学生的人文关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8):27.
[6]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