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桂荣
班规是没有用的
◎/郭桂荣
班规,又称班级制度或者班级公约。在班级管理中,班级制度建设往往被看作是最重要的一环。各种量化考核方案、评比制度被引入班级管理中,诸如《班级规章制度》《卫生奖惩条例》《班级学生评优考核条例》,被很多班主任视作法宝。笔者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曾很重视班规建设,设计了一套合理的班规,但是结果证明,仅依靠班规是搞不好班级管理的。相反,一些班主任并没有什么创新的班规,仅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必须走出仅靠制度管理的误区。
班级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管理,而是一种教育管理。教育是对未成年人的引导,不能没有制度来规范,但是制度并不是为了束缚学生,而是为了引导学生。
既然班级管理的功能在育人,那么我们的规范和控制最终是为了教育人、解放人、发展人。在班级管理中,不能以制度为本位,而要以育人为本位。因此,班规不是为了禁止学生犯错的,而是要向学生传递社会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符合社会期望的理想。
很多班主任把设计一套繁琐的奖惩方案,作为自己开展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旦班级中出了问题,他们赶紧检查机器哪里运转不正常了。结果,往往是防不胜防,把自己弄成了“救火队员”。班级管理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班级,仅靠一位班主任来管理是不行的,必须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会自己管理,才能完善班级管理,同时在自主管理中,使学生接受教育,促进素质发展。
班主任要做的不是设计一套制度,而是要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图景和个性完善的途径,为全班同学设计一个共同发展的愿景,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人们常说,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管。学会管理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这种学习应从中小学开始,学习的方式便是自主管理。
有一段时间,班干部向我反映,总有一些同学在上早读课时从教室后门偷偷溜出去买东西吃,进进出出,教室门哐哐作响,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我在班上讲了几次,但效果不大。后来,我在班上宣布,为了杜绝早读课有人随便出入,上早读课时,将教室后门锁上。下课铃一响,就准时开门。第二天,同学们都早早地来到教室,唯恐迟到进不去。我走进教室,把插有钥匙的锁给大家看了一下,然后告诉大家,我要锁门,说完,便带上门出去了。结果,在这节早读课中,没有一个出去的。下课铃响了,我没有立即开门,而是站在门旁看。一个性急的同学伸手一拉,门开了。“啊,门没锁?”他兴奋地叫起来。班上同学先感到奇怪,接着都若有所悟地笑起来。其实,门锁不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学生心中要有一把锁来管住自己,别人管是没有用的,只有自己管自己才真正起作用。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常常会碰到一群不听话的孩子,班主任如果对他们和颜悦色,他们就会闹翻天,而板起脸,发脾气,也许能压住他们。因此,不少班主任便把班规当作法宝,一旦这些孩子犯了错,立即对他们实施最严厉的惩罚,甚至亲自监督执行,以为这样才能确立自己的权威,实际上这样做是错误的。也许这样做能暂时镇住学生,他们会因惧怕惩罚而服从班主任,但是,他们并没有信服班主任,而只会在心里对班主任反感。
班主任实施管理确实需要有威信,但威信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威信不是单凭外在的权势建立起来的,学生因畏惧权力而服从,不是真正的服从。真正的服从是从内心里尊敬、信任与佩服。班主任的威信不能靠权势而只能靠信任树立起来。现在的绝大多数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个性突出,自尊心强,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因此,班主任必须要用心去教育学生,做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自己的真心来换取学生的诚心。
班上有个别学生总是迟到,我和他谈了好几次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有一次,上课的铃声已经响过,我站在教室的门口注视着急匆匆赶来的他,当他从我身边急匆匆走过时,我发现他很不好意思。后来,接连几天我都带着微笑在门口“迎接”他,这种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再也不迟到了。
某学生违反了班规,班主任一气之下电话通知家长,遇到通情达理的家长,虽不情愿,总算是带孩子回家教育了。而遇到一些不讲理的家长,就会指责学校的种种不是,责怪班主任没有能力教育孩子,一天到晚只知道叫家长来。更有甚者,一些家长会当着班主任的面痛揍学生一顿,让双方都很难堪。
请学生家长帮忙,往往是班规的杀手锏,而这种情况下,又往往是班主任在管理中无计可施,自己又不便动手惩戒学生。于是,通知家长,便有了告状的味道。家长接到通知,觉得很没面子,唯一的方法就是批评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刚刚受了老师的批评,又感觉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因老师的原因丢尽的脸面,没有得到丝毫安慰,家长的批评无疑是雪上加霜,怎么可能有利于事情的解决呢?
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参与到教育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家长都有自己的工作或事业,老师为一些小事动辄让家长来学校,一是让家长觉得很没面子,二是影响家长本身工作,长此以往,家长就会对老师和学校产生抱怨心理。在孩子犯错时,家长其实比班主任还着急,一边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好,一边提心吊胆地怕老师批评自己。事实上,老师和学生在精神上是平等的,更何况家长呢?我们请家长来,就是要帮助教育孩子,如果达不到这个效果,那么又何必急着请家长来呢?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非常担心老师与家长联系,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学生认为老师和家长联系的目的就是告状。针对学生中间存在的这一实际状况,我在班会上公开向学生许诺,未经学生本人的同意,学生在校发生的一切情况决不向家长“告状”。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自己总是想方设法既保护好学生,又变换方式告知家长学生的在校情况。在家长知道事情之前都事先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学生与家长的沟通越来越多了,给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人性化的班级管理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乎学生所在乎的,关心学生所关心的,这样的管理才能管在身上,理在心中,从而产生积极的效果。
襄樊市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李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