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涛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状况及发展特点,总结了发达国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模式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传统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的弊端,简要阐述了在国内汽车专业实行模块化教学的原则及若干问题。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职业教育;汽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146-01
西方国家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其现代职业教育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成熟的教学模式。主流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模块式、阶梯式以及学习领域模式三种。本文结合汽车专业的职业教育特点,对模块化教学方式实施的若干问题做简要探讨。
目前的国际职业教育体系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要采用的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1]。CEB强调从对职业岗位的分析出发,确定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结合教学规律,将相同或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实现教学的模块化。
CEB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训方式,非常有利于培养社会化应用型人才,但过分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方式,往往忽略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限制了其教育的职业针对性,不利于学生长期职业规划。因而,美国近年的职业教育改革主要立足于学生的远期职业规划,拓宽了职业教育的课程框架。在职业教育中强化数学和科学基础知识模块,将先进技术引入职业课程,将职业教育的专业化课程与学术进行融合,以适应现代社会职业岗位对更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操作技能的要求。
一、构建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一)业务导向的模块设计原则。汽车专业职业教学的课程模块强调的是业务能力,针对未来汽车行业对员工的能力需求制定教学模块,其模块针适用于具备相同业务能力要求的不同岗位群[2]。
(二)模块的独立性与相关性原则。在就业岗位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下,同一岗位要求的各业务能力具备一定的相关性,因而其教学模块之间的关系必然存在一定联系。同样,同一职业岗位的不同业务之间相互区别,具有相对独立性,其教学模块自然也相对独立。
(三)模块教学体系的层次性原则。职业教育的对象基础能力以及理论准备参差不齐,模块化教学的体系设计应该能够体现模块群之间的层次性。让学生在经过较低层次模块学习后,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可以从事一定的工作。允许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再继续较高层次的模块学习,体现职业教育的灵活性。
(四)培养业务素质。职业教育的特征是宽基础面,以社会应用为导向。因而,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将相应模块分层次划入汽车专业技术的各模块层次。
二、实施职业学院汽车专业模块式教学的若干问题
(一)科学认识与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兼具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双重属性。在我国汽车专业职业教育中第一个属性体现的较为明显,而学术教育属性却往往被忽略掉了[3]。优秀的汽车专业高技能型人才首先要保证其高素质性,而现行的汽车专业的职业教育在强调职业岗位业务能力的同时,不断弱化对于理论素养的教育。
(二)业务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目前我国的汽车专业的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时仍以科目为单位,而CBE要求将模块作为学习的基本单位,以利于对学生业务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的最终结果应该以模块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对不同的课程目标进行整合,形成相对鲜明的课程模块,从而有效地培养汽车专业学生的业务能力。
汽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应该面向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市场的变化,面向社会的用人需求,面向学生的实际,不断地调整、修订和完善。结合专业的远期职业规划,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学生评价及课程评价等评价体系。
(三)以岗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课程要满足现实汽车专业的多岗位转换甚至要满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的呈现需要。另一方面,开设机械设计、汽车动力系统等有利于汽车专业能力可持续性发展的课程。例如:交通运输类、计算机仿真与辅助设计、汽车专业英语等课程。使学生具有较宽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
(四)注重模块式教学体系的开发过程。教学体系的开发要注意体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更好地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能力发挥而服务。在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意对理论知识相关性与必要性的强调[4]。
模块式教学体系开发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是“技能分析”。针对汽车专业的职业教育 “技能分析”,必须要按照现实汽车行业的职业技能逐一地进行细致的分析,特别是操作步骤和考核的标准一定要准确地反映岗位所需能力的要求。此外,还要注意汽车相关的基础专业技能应及早地出现,重要的汽车行业的专业技能应该重复2至3次。教学体系的开发也要有针对性,要突出与传统汽车专业职业教育的区别以保障整合模块式教学在培养汽车专业学生方面的科学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 姚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3).
[2] 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