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宁
【摘 要】大众体育在参与形式上,应该是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参与的目的是身体锻炼。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竞技化”的倾向。本文旨在从“体育”与“竞技”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来探究造成这种倾向的原因。
【关键词】大众体育 竞技化 体育活动
一、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余暇时间的增多,大众体育参与的热情也进一步升温。而作为培养大众体育参与终身意识的学校体育领域,多年来一直徘徊于以发展身体为目的,教授学生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特征的“体育”和以发展身体为主要手段,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竞技”之间。说到底,这与体育理论界一直没有解决好“体育”这一概念有很大关系。无论是从“健康”的定义,还是“全面发展”的内含来看,都不能忽视竞技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巨大作用。
所谓身体锻炼“竞技化”,指的是采用以“竞争”为主要特点的“竞技”取代了以“发展身体”为主要目标的“体育”。学校体育毕竟不同于竞技,完全采用竞技的手段参与身体活动,虽然在客观上可以对学生的身体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在某些方面会有一些不利的影响。这样的体育参与意识在社会上很是流行。
二、历史上体育的竞技化倾向
在中国体育史上,关于体育与竞技的讨论曾经进行了3次有名的论战。20世纪30年代的《体育原理》中提到,“体育”是大肌肉活动,体育之目的不在于健身,在于满足心理上追求快乐的需要。现在我们都知道,那时候所说的“体育”实际上指的是“竞技”。
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政治背景因素造成了人们对于竞技、金牌的狂热追求。学校体育的各个环节和层次中充斥了竞技化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的知识来源及教学理念陈旧,决定了学校体育课程几十年来一直以一定的教学大纲来进行,体育课的师资一般都是体育院校(系)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实施方法上不能摆脱重复的运动技能教授的课程体系。因此,学校体育的改革,就是要将那些完全竞技化的手段从体育教育中分离出来。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应该是一种按照一定的个体需求,全面完整的发展学生生理、心理,而且重点应该是生理发展的过程。
三、大众体育参与竞技化的表现及后果
不太严格地说,除了竞技之外,其他的体育教育、大众体育都可以被称作身体锻炼或身体活动。在学校体育领域,一直困扰体育教学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大多不喜欢上体育课,而喜欢体育活动。我们首先应该清晰认识到的,是所谓体育课和身体活动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体育课,是体育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大纲来完成教学这样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并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是适合于每个学生。而学生在课下进行的身体活动,确是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的结果。在大众体育领域,很多人进行的身体活动往往也不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结果,而是与体育所倡导的运动处方大相径庭。他们并非按照个体发展所需,全面均衡的发展身体,而多是参与那些趣味性、竞争性很强的项目。
当我们看到生活中,民众在体育参与过程中出现了专业的运动装备、伤病保健医疗,甚至出现严重的运动伤害事故时,难免会有些悲哀,这本不应该是大众体育所应涉及的领域,这种参与在方向和程度上都出现了偏差。
那么,这样的竞技化倾向有什么后果呢?我们知道,从“体育”与“竞技”的概念来看,“体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身体,而“竞技”恰是以发展身体为手段,以追求卓越为目的的活动。但在很多时候,竞技——哪怕是非组织化的竞技,是以牺牲身体为代价而在其他方面有所获取。甚至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理论——竞技不承诺对人的身体有益!
四、大众体育参与竞技化的原因
大众体育的参与,目前正呈现一种“竞技化”趋势增强的态势。造成这种竞技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参与主体认识上的误区。人们普遍认为,只有竞争性强、强调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更有趣,更能获得大众的接受。而且这样的项目才会引发人们旷日持久的参与热情。而独自参与的、以发展身体为目的的体育项目往往单调、枯燥,由于缺乏激励而被人们冷落。对于竞技的强烈参与愿望,源自人们对心理享受的需求远胜于发展身体的需要,而且正如我们上文提到过的,竞技在客观上也能起到发展身体的作用。这样,人们才会对“竞技”变得趋之若鹜,对“体育”态度冷漠,也就出现了身体锻炼竞技化的倾向。
特定的民族心理,使我们对于竞技有着复杂的心理情结。几千年来,中国受传统儒教的影响,从心理上抵制竞争,向往中庸、和谐。有人说,传统教育偏重于理性教育,曾经“弱化”过我们民族的竞争心理。竞争不只发生在体育领域,国家间实力的竞争导致国力的上升,个体性的竞争精神使自身不断完善。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睦的人际关系、优秀的合作意识是新世纪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体育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
其次,是目前的体育教育课程存在着不足。目前的体育教育课程,在实施方法上不能摆脱重复的运动技能教授的课程体系。有时,甚至是在按照运动员的标准在训练学生。而实际上,学校体育作为大众体育的重要衔接阶段,其主要精力应集中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教授锻炼之道、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必要的时候会是以一种运动处方的形式出现。运动处方是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检测),按其健康、体力状况以及心血管功能状态,结合年龄、性别和运动爱好等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特定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学校体育工作的目的即在于此。
五、结论
身体锻炼竞技化倾向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对于体育这一概念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在这样不太清晰的理论框架下,局部的调整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进我们的工作,但从影响机制上来看,最核心层理念的转变才是最有力的改变动因。首先,从体育课程领域,改变体育课程的竞技化倾向,并不影响我们对于竞技运动中的那种竞争精神的崇尚,我们只是部分采用竞技的形式而不是以竞技作为目标。
关注学生的健康,不仅是生理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理应培养具有适应新世纪发展的有竞争意识的人才。竞技运动所崇尚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财富,不能因为我们矫正过去的体育课程竞技化而是去地位。身体教育与竞技教育应当相辅相成,殊途同归。正如所有事物都存在两面性,身体锻炼竞技化,虽在一定程度上扰乱着人们对于“体育”、“竞技”两个概念的认识,甚至向着有悖于“体育”实质的方向在发展。但是,这种现象也为扩大大众体育的根基做出了一定贡献,以此为锲入点,将人们引向正确的身体锻炼的道路就存在着可能。大众体育的参与形式将会以一种更广泛、更多样,但竞技性逐渐弱化的模式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1999.60-61.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1.164.
本论文为泰山学院校级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0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