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宇
【摘 要】科学学科是一个极富能力内涵的学科,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将灌输知识改变为引导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科学教学 能力培养 创新教学
科学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因为它与实际联系紧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每一个科学教师所要关注的问题。中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中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教学中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科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我们要努力把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使他们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性人才。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呢?下面笔者就此作简要分析。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适应于时代发展和培养新一代的需要,这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课堂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的先导,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我们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用妙趣横生的科学问题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具体的学科知识,还要提示知识背后所凝结的历史、精神等,如一些著名科学问题的历史典故,一些已经解决或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和猜想等等,都会令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是激发其学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在教学中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我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常灌输一些创新思维,如按一种常规操作做某一化学实验,然后让学生创新其他做法,达到试验创新的目的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针对科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做到适时、适度的贯穿于教学始终;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效和有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树立起学生们的自信心。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会学、善学、乐学,让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实验在学生能力提高中的作用。当然,重视实验并不是要求老师自己完全控制实验,而是科学的安排实验,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亲自动手的机会,科学实验是以认识物体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它不是盲目的行动,而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的酝酿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1.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程序和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很必要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然后进行局部观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让学生首先进行整体观察细胞,然后对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逐一观察。
2.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科学的学习中逐步提高的,是学生实现认识上第二次飞跃的基本保证,它是一种集合各种基本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是整个科学学科学习能力的集中反映。我们可以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对种子植物的各种果实和种子进行观察,然后得出其颜色、形状等结论,进而舍去颜色,形状等次要属性而抽取出都有种子这一最本质的特征,并通过分析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来定义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长此下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定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3.实验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的、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对这些材料经过思维,抽象和概括出各种实验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联系,再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表达出来或贮存起来。科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都是概念、判断、推理的具体体现,这样经过自己推理得出的知识,学生更够更好的记忆,每次实验前,可以让学生自己首先推导实验结论,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将石灰石投入到盐酸中,可以观察到有气泡冒出,然后让学生自己推导冒出气泡的原因,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加大学法指导力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科学学科是一科理科综合科目,知识点多,牵涉三个学科,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很难得到较好的成绩,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与主体两方面能有力协调,在科学教学中应让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学习方法:
1.类比法。科学中各概念之间通常有一种比较突出的联系,在学习这些概念时,注意分组、结对,进行归类对比,这样就容易搞清各对概念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
2.知识归纳法。科学学科内三个学科的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部联系,学生在学习过一段知识之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常见的归纳方法有图示法、提纲法和列表法。
3.五段学习法。五段学习法是将学习过程分为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总结等五个阶段。目前许多学生只重视上课和作业而忽视了其它环节,形成不预习就上课,不复习就作业、练习的不良习惯,我们应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要按照五段学习法进行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从而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
[2]实践与创造力的培养.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