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若比邻VS比邻若天涯——SNS虚拟与现实的悖论

2009-11-17 09:04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人际关系

孙 燕

【摘 要】大学生沉迷于SNS社交型网络社区中构建的大型人际关系网络,满足于虚拟人际关系的扩散,过多的精力投入,一方面丧失现实人际交流的时机,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对现实世界的隔离。SNS网站在本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价值偏离是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SNS 人际关系 社会隔离

一、交际泛滥:形式上的“天涯若比邻”

大学生具有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国内IT界引入了美国风靡校园的SNS模式,推出了一系列产品,使这一社交型网络服务走进校园,深受学生的欢迎。

以地缘、学缘为基础,圈出个人交际范围,满足膨胀的交往欲望。研究证实,一个人更愿意和与自己性格相似的人接近,在选择交往对象时,颇为注意对方与自己是否相似。SNS网站也以相似性作为联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但是这种“共性”更多地归纳到“共同地域”、“共同学习经历”和“认识同一个人”。正是通过地域相似性和经历一致性,大学生只要置身其中,小型人际关系网便可迅速扩为大型人际关系圈,在这个庞大的类似“地球村”的范围里,无论人与人之间是否存在有效互动,SNS毕竟通过客观相似性对用户群进行类划分,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所属的“类”,很容易从中获得群体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对“人缘”的虚弱心和对交际的渴望。

逃避现实,利用网络弥补现实交际的缺失。另有一些学生,跨入大学校门后不能及时突破中学阶段的人际交往模式,现实中存在较大人际关系压力,在现实交往中个体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在现实中得不到人际沟通的满足,于是逃避现实,期望在虚拟世界中重建人际关系网络以弥补现实世界的心理缺失。正如史华兹说:“网民进入互联网最主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寻找信息,更主要的是为了寻找符合自己想象中的他人,以便与之进行互动”。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成了人们娱乐和休闲的场所,而网络空间人际交往则变成了自娱自乐的手段”。

缺乏对交往对象的充分认知导致“泛滥交际”。中国是礼仪之邦,早在古代就重视人际往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反映出古人对朋友到访的重视和喜悦。但自古以来,诗书中都很强调“择友而交”。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损矣。”(《论语•子路》)。意思是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也有三种。与心地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体谅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与善于奉承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和善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则是有害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的都是这层意思。

SNS网站能够提供给他人的真实资料,仅仅局限于姓名、地域、学历、表达爱好倾向的博客等等,大学生对交际对象无法达到充分认知。而充分认知既包括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也包括性格认知。外部特征包括一个人的仪表、表情等肉眼可见的特性。其中表情分为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眼神在内的非言语表情和言语表情。姿态、眼神、动作等非言语表情在人际交往中对个体的辨别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言语表情,指的是说话时的音量、声调、节奏等言语特征,研究表明,言语表情所传达的信息比言语本身更为可靠。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属于深层认知。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必须了解这个人对现实所采取的态度,以及与此相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性格认知需要认知者了解有关对方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并通过与他人的实际交往。长期的、认真的交往是实现性格认知的基本条件。通过SNS要求提交的用户个人资料仅仅能够进行身份识别,非面对面的交流形式阻碍了人们心灵深处的精神交互和情感碰撞。

二、社会隔离:现实世界“比邻若天涯”

网络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把距离和时间缩小到零,实现了形式上的“天涯若比邻”。但与此同时,人际交往行为都是借助电脑完成的,脱离了这个特定环境,也许会出现相见不相识的情况,反过来又使“比邻若天涯”。

有些大学生原本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活跃,社会交往比较频繁,但由于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网络交友中,减少了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减少了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和联系,现实的友情逐渐淡化,现实交往范围变窄,出现了人际交往方面网络与现实的矛盾,加剧了心理的孤独感。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普及中国的时候,沉迷电视造成很多社会负面效应,其中就有家庭关系的疏离。2009年1月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网络产生的“社会隔离”这一概念。报告根据网民使用网络的行为习惯不同,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群体。在其中的“网络社交群”里,有20.7%的人认为“互联网时代,我感觉更孤单”,28.4%的用户表示“互联网减少了我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而那些原本在现实世界表现羞涩的群体,在SNS中寻求到心理支持,对充满缺陷的现实人际交往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一旦回到现实世界,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仍然不知所措,甚至面对不理想的社会现实时悲观失落。久而久之,人们更不愿意在现实社会中寻找情感的满足,导致个人的心灵更加封闭。

三、结语:SNS,核心价值不能偏离

实际上,SNS在中国的发展路程已经严重偏离了它原有的核心价值。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人上网最常做的事情是查地图,其次是与朋友或家人交流、查天气、看新闻、买票以及查找地址、邮编等等。美国人眼中的互联网,是基于“查询”的应用网络。美国的SNS,是将已有的社会关系迁移到互联网,形成便携性强、随时随地可以获得反馈的“电子人际关系系统”,它以现实关系为基础,在网络上模拟、重建现实,为真实的人际关系提供便利服务。它致力于维护已有的人际关系,而不是以拓展陌生人际关系为重点。把“现实人际”带到网络上去是其核心。中国人对互联网的认识更多是基于“娱乐”的互联网。对网络的认知偏差导致国内SNS致力于在虚拟世界中“拓展人脉”,企图将虚拟世界构建的人际关系带入现实。须知,虚拟人际真假难辨,触碰现实可能立即成为破碎的泡影。SNS无法缩短的实地距离、不能回避的角色冲突使大学生把“网络人际关系”带入现实社会成为神话。

对网络应用的认知和使用网络的行为习惯反映了一个国家互联网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网络质量、网民素质和网络文化。2009年1月6日,腾讯旗下校园SNS产品QQ校友正式上线,我们也期待SNS与IM(InstantMessaging,即时通讯)的结合能为大学生在网络上巩固现实人际交往带来新的转机。

参考文献:

[1]翟本端.社会与教育:迎接资讯时代的教育社会学反省.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

[2]韩克庆,吴忠民.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方式及其影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

[3]李敏.大学生网络交际行为分析.荷泽学院学报,2008.

[4]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猜你喜欢
人际关系
以“工作坊模式”为武器,提升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水平
情商与销售业绩关系的探讨
从心理咨询师的视角解读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贵州省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