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教者 “学者”

2009-11-11 09:17叶小军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8期
关键词:钱学森教者农夫

叶小军

我想,语文老师备课要达到三重境界,首先是读者,要披文入情感动于心;其次是教者,要站在教者的角度审视全文,理清脉络,揣摩用意;最后要站在学生角度,作为一个学习者(“学者”)来考虑,重难点在何处,疑难点又在何处。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预案就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会有很好的预期效果。

一、 读者

教师首先要作为一个读者阅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会文”“披文以入情”,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把握基调:比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一课是作者对往事美好的回忆,而不是悲惨凄苦地怀念姥姥。所以,把握基调是第一要义。

把握重点:作为一个读者,要读透书,正确把握文意。比如苏教版六年级《钱学森》一课,课文的主线是——钱学森回国,课文的核心是——钱学森的爱国之情。钱学森的“才华出众”并不是文章表达的重点,如果老师偏重于这一点,上课难免有失偏颇。

把握特点: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田园诗情》一课,作者的语言生动形象而丰富,用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山河之间”“在天堂般的碧绿的草原上”等鲜明而又多样的语言来描绘田园风光。这样的文章是很适合诵读、积累的。老师把握了这样的特点,备课时就不会泛泛而论,就会有明确的目的,有效教学就有了基础。

二、 教者

作为教者,要对文本烂熟于心,融会贯通;其次要依据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

1. 钻研

首先要把教材钻研透了,对文本不能存在疑点,必须潜心涵咏,反复琢磨,领悟它的真谛。其次,审视课文的谋篇布局,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特别是一些精妙处,这也是教者应该钻研的。如上文所提《钱学森》一课,课文运用了倒序的方法,既引起兴趣,设置悬念,又可以进一步表达钱学森的拳拳报国心,增强表达效果。

2. 切入

找准切入点很重要,找准以后,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会事半功倍。

方法一:抓“文眼”。如苏教版三年级《揠苗助长》一课,就应抓住“农夫傻在哪里”切入。这一切入点统领全文,一以贯之:农夫想法傻——急于求成;做法也傻——违反规律;结果——适得其反,寓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而然地得出。

方法二:理线索。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路花香》一文,从破水罐一开始的“惭愧”,到后来的“虽然感到一丝快乐,但仍然感到伤心”,到最后的“高兴”。教师抓住了这一线索,就抓住了作者的写作思路,课堂教学的展开变得非常顺利。

3. 提问

如果教者能在遣词造句方面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在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上跳一跳,摘果子,那么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提高。如《有趣的发现》一课,教学结尾,老师提问:“面对科学家达尔文,你想说些什么?”这一问,语文味道不足,思品味道较浓,如果改成一道填空题:“达尔文真是一位 的科学家啊!”这一提问体现了语文课的“语”,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把人文内涵包括其中,同时还增添了情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可谓一举多得。

三、 “学者”

“学者”在这里是特指“学习者”的意思,是站在学生角度思考课文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写法等,思考清楚后,教学就会有的放矢。比如,教师教学《寓言二则·揠苗助长》一文时,让学生读读课文,看看农夫傻在哪里,就有情趣,学生读书就兴致勃勃,而如果问“看看农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就较理性,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便缺乏学习的劲头,缺乏情趣。所以,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顺应学生的心理,有情有趣地开展教学。

(作者单位:无锡市崇安区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钱学森教者农夫
钱学森
躺在树下的农夫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农夫和蛇
农夫和蛇
钱学森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某生课寝
钱学森的家风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