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鹂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要不少于145万字。如何达成这一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笔者认为,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时,可以学学将军领兵作战,也要讲究一些“战略战术”,用心琢磨“用兵之道”。借用我国古代兵法之精髓“三十六计”,作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可以让教师引导得轻松,学生阅读得主动,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 “欲擒故纵”——何愁没处下金钩
所谓“欲擒故纵”,本义是为了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形成错觉,以便更好地捉拿。“欲擒故纵”在军事上是缓兵之计,“擒”是目标,“纵”乃是权宜之策;欲“擒”而故“纵”,无“纵”就难“擒”,“纵”为最后的“擒”创造契机和条件。诸葛亮七擒孟获,商业大战中有欲“取”故“送”,明“亏”暗“赚”。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们的沟通就不能“弄堂里背毛竹——直来直去”,来个“欲擒故纵”不失为好策略,尤其是在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时候。
找一个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读给孩子们听。掐好时间,读到正是节骨眼儿上的时候,下课铃声响了。很遗憾,只好下课了。孩子们却执意不肯,于是便会和老师开始一场“讨价还价”。
“老师,让我们继续听吧,我们不下课了!”
“后面还有好多呢,一时半会儿也读不完,还是下课吧,别影响了下一节课!”
“那——什么时候才能再读给我们听呢?”
“下星期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吧!”这样的决定他们肯定不满意。
“要不——把故事贴墙上,让大家自己看?……噢,还是算了吧,太长了!”
“长有什么关系呀,以前你不是建议过我们这样做的吗?我们想看,我们真的想看!求你啦!”此时,已经有很多孩子迫不及待地在喊了……
故事读一半,故意不续讲,这就是“欲擒故纵”之招数,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一上来便会一发不可收拾啊!
二、 “美人计”——未成曲调先有情
“美人计”一般用在向学生推荐读物的时候。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美人计”是用健康美好的手段或语言来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欲望。在推荐好书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心理,抛出诱饵,制造“美人计”,先声夺人。可以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使学生对一本本好书充满了渴望。
例如,我向学生们推荐曹文轩的《草房子》一书时,就分这样几个板块设计“美人计”:第一板块——闪亮在《草房子》上的光环;第二板块——揭开《草房子》的神秘面纱;第三板块——细数《草房子》的魅力;第四板块——了解《草房子》的作者和他的作品。几个板块一演绎,学生们对《草房子》这本书有了大致的了解,知道它曾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电影《草房子》还获第十九届金鸡奖最佳编辑奖、一九九八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知道了《草房子》里有一个个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个性鲜明的人物;知道那书里的语言是那么美丽……书里的精彩让他们目不暇接。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迅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孩子们都迫切地希望那一刻就有一本《草房子》捧在手中,那才是最过瘾的事儿。
三、 “暗渡陈仓”——醉翁之意不在酒
“三十六计”中的第8计“暗渡陈仓”的本义是正面佯攻,暗中策划,等待时机乘虚而入,出其不意地一举取胜。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表面上是活动,而实际却是通过一些活动促进学生读书。而大凡搞活动,孩子们总是热情高涨的,正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我曾和一家全国连锁书屋搞“联姻”系列活动,设计了让孩子们在每个周末轮流到书屋做“义务导读员”的活动。表面上是“争做义务导读员”,可是,要想做好“义务导读员”并不容易呀,你要对“导读”的书目了解得很清楚,有自己的感受,要有话说,还要说得富有吸引力等等。如此看来,要做好一名优秀的“义务导读员”,“读书”才是关键。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此项活动一宣布就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拥护,没看过的书抓紧时间看,以前看过的书则需要“温故而知新”,一遍一遍的仔仔细细地看,唯恐漏了一些精彩之处。
后来,我们还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双休日给小区里的老人读报、给小区里的幼儿讲故事;六一节、助残日去给福利院的小朋友送书讲故事;重阳节给敬老院的老人们读报读书……活动形形色色,可万变不离“读书”二字——表面活动,实为读书。
四、 “以逸待劳”——嫁与春风不用媒
邹韬奋曾说过,“凡是儿童自己可以干得来的事情,总是让他们自己去干,教师至多在旁指导,从小就养成他们自立的精神”。的确如此,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而要学会“偷懒”,“以逸待劳”,以静制动,积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以逸”坐收“渔翁之利”。
有一次,为了参加以感恩为主题的班队赛课,我在课前忙得不亦乐乎,想通过资料的搜集产生一些灵感,把这个老主题上得有新意一些。但由于个人时间、精力所限,直到上课前几天还没理出个头绪来,为“课”消得人憔悴却依然束手无策。心烦意乱之际,猛然醒悟:既然是全班人的课,干吗我一个人折腾呢?于是,我偷了个“懒”,把任务推给了学生。结果,消息一宣布,学生们便热情高涨,看书、读报、讨论、搜索资料……几天以后,学生便把各式各样的资料摆在了我的面前:有报纸杂志、有网络下载、有电脑光盘等等,品种繁多,琳琅满目。课堂上,一些以往不爱发言的孩子在介绍自己从书本中看到的感恩故事时,居然也讲得声情并茂。更令我意外的是,班上的几个小小“三国迷”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课进行到一半时,他们便喊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走进古典名著,寻找感恩的心”。这个口号一下子吸引住了在场所有人的心,他们一个个站起来侃侃而谈:关羽为报恩,华容道放走曹操;诸葛亮为报刘备的赏识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石激起千重浪,同学们纷纷对“感恩”谈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讨论激烈。课堂接近尾声时,同学们对感恩的认识水到渠成:感恩需要诚信,感恩需要责任,感恩需要一种坚持……
这节班队课虽然打破了事先的预设,却体现了一种可贵的生成,同学们凭借课外阅读精彩地展示了自我,获奖自然是不用说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在课后还念念不忘那个口号——“走进古典名著,寻找感恩的心”,继续解读名著中的感恩之情:有《西游记》中孙悟空为报唐僧的解救之恩,一次次被冤枉却毫无怨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不弃不离,执著不懈的感恩之情跃然纸上;有对《水浒传》中感恩的思考,感恩不是鲁莽,感恩也不是义气用事……
没想到,我的“偷懒”却引出了孩子们的“勤读”,这对我而言无疑是“不劳而获”。可是,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一举多得,教师既可以给自己减压,又可以给学生解缚,何乐而不为?
其他的诸如“顺手牵羊”“隔岸观火”“打草惊蛇”等计策,在适当之时都可采用,在此不一一例举。须注意的是,三国马谡死读兵书,唯能纸上谈兵,不知变通运用,故有街亭之败;春秋孙膑不仅能著兵书,还能审时度势,依法而又无法,故能战无不胜。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我们必须善于运筹,才能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