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教师上课总结出余秋雨《道士塔》中主要情感是“恨”。引经据典分析“恨”,据说是忠实于文本的解读。根据多年上课经验,又翻阅了余秋雨作品集,笔者认为如果忠实于文本,《道士塔》情感最主要应该是“苦”。
一、“我好恨”是余秋雨先生写作初衷吗
“我好恨”是文章第三部分结尾,作者面对外国抢劫者的劫掠文物队伍而发出的感慨,师生们在研读时,多数都认为此句掷地有声,是全文情感基调。
这不免有断章取义之嫌。很明显,追问一句:“余先生恨什么?”我们便知道,这个“恨”,可能是恨王道士,也许是官员,也有可能是偷窃的洋学者,根据第三部分内容,即洋学者盗窃经过,我们可以判断,实际作者此时“恨”,多是针对洋学者的。如作者引用一首诗,要决斗,欲抢回宝贝,但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别人永远抢去,“偌大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是一种深深遗憾,有难以言说的悲苦、无奈,笔者认为这是第三部分的情感总结,是全文“苦”的一部分。
有人会依据第四部分首句反驳,“不止我在恨,敦惶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难道还不能说明文章情感基调是“恨”吗?这是一个过渡句,并不能说明第四部分定了调,那就是专家在“恨”。专家是恨历史造成的屈辱,专家是恨民族伤痛不能平抚,肯定有这种情感因素在,却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苦”。根据作者描写来看其文章初衷,如“中国的专家”只是板着脸,“默默地离开会场,走过王道士圆寂塔前”,这些都不是“恨”能概括得了的,他们肩负追回民族历史的责任,但研究中国史必须去国外买胶片,在专家心中是不好受的,“苦”是作者本文的初衷,也是末段最好的概括。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序》中写着:“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这里道出余秋雨的创作实际上是针对文化的一种思考,是他“苦涩后的回味”,那回味一定是“苦”的,不是“恨”。“焦灼后的会心”仅仅是希望,作者也许永怀焦灼的心,读者如读完余秋雨,就会冥思或苍老,化为一个字:“苦”。
二、“悲”与“痛”是《道士塔》主要情感线索吗
文章第一部分末尾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用“悲”概括第一部分,很恰切。一个不识多少个字的农民、逃荒者,演出了一场千年古国文化灵魂丢失的悲剧。悲哀到了极致,而且无任何人为这场民族文化浩劫负责,似乎全国都沉默了,每一个中国人都承担了这份罪责,这是多么悲痛啊。这里突出了整个民族的孱弱,这个深层原因是我们自己的愚昧。正如《文明的碎片·序》中余秋雨所说的:剥除文明的最后结果就是容忍邪恶,无视暴虐,文明被撕成碎片,任人搓捏和践踏。人类历史上一切由人类自己造成的悲剧大半由此产生。因为中国近现代的贫弱,造成集体精神缺氧,造成这一场民族悲剧。说王道士是“错步上前的小丑”真是恰切,此时官员不也是一群小丑吗?“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血一直滴到现在,滴到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可是这种伤口永远裸露在风雪大漠,不可能痊愈,可见悲哀之情是开篇作者极力渲染的情愫。
作者在文中的感伤,不是全文的思想感情,拨开悲哀沉恸的运行云雾,看得出余秋雨一颗“苦心”。
笔者在上课时对教材进行如下处理,使学生品读“苦”。为什么作者用“滴血”而不用“流血”,“流”不是比“滴”更说明我们民族受伤之重,之痛吗?最后讨论得出:“滴”表现“血是一点一点地渗出,慢慢汇成一片”,形象说出伤口长时间无法愈合,作者只能眼看着其滴血,一直滴下去,这样表面上是悲哀,其实是悲苦。所以用“苦”来形容更恰当。
文章第二部分重点写了王道士如何破坏文物的,主要动作有两个:一个是“刷”,一个是“砸”。文中用极形象的语言加深这两个动作的印象:“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仔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惨白。”千年不褪色的中国一绝——壁画,就这样消失了,作者用了四个重复的“惨白”来说明心中的痛惜。这中间有恨吗?
作者带着读者回到一个世纪前的现场,大家都来不及恨,要说“痛苦”倒是恰当的。“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甚至是向他跪下。”这里的情感仅仅是“痛”吗?余秋雨痛苦地呼喊,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的良心在看到被毁的容颜时痛苦挣扎,痛心疾首背后是苦于阻止不了这种愚蠢行为。大家还来得及“恨”吗?
那么作者在文中也贯穿着强烈的愤怒之情吧,读者可以找到许多关于作者表达愤怒的片断,尤其是中国官员明明知道敦煌文化的价值,但还是无动于衷,没有良心的人竟据为己有,甚至政府出面保护时,几乎所有官员上下其手,毁损更加严重。这里不是作者的恨吗?王道士无知畏缩,尚可原谅,而饱读诗书的文化人怎么能这样无耻?外国人抢了我们,还说是让我们重现光明。所有这些不让人恨入骨髓吗?
回归文本,我们可知,作者言说的是:中国难民“把持着中国最灿烂的文化”,“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前……”最后我们得到的是屈辱,被西方人认为“从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出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蠢人”的后代要想知道自己的历史还得从强盗手中买。稍稍有些中国心的人心中只是一个味:苦。这便是余秋雨面对道士塔的真实感受。
在《出走十五年》这本书中,余先生与一个记者对话,记者想知道作家创作的终极主题是什么,他思考后说:“至少有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他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为它呼喊几声。”这句话也可以解释《道士塔》的主旨,其中的情感是超越痛、恨的,余秋雨认为人类悲剧是错把野蛮和愚蠢看成文明。“胜王败寇”在文化上是行不通的。
三、悲也好,痛也好,恨也好,最终是“苦”的注脚
对中国当时的民众来说,文化层次决定其愚不可及,作者哀其不幸,但悲剧太揪心了,使清醒者更苦。向王道士请求“等一等”,他不会为民族留步,不提高他的文化水平,破坏力只能更强。作者眼光投向文化阶层,然而代表中国文化精英的官员却唯利是图,他们把愚昧当作文明,成了一群“败家子”,强盗们利用“白痴”与“败家子”无赤肠的弱点,掠占得太多,作者喊出了“愤恨”。即使他有这些痛感,又向何人说?多少人能理解他内心的震憾?这不是“苦”味吗?其它情感都是无处诉说之苦的各个侧面。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首篇,所谓苦旅就是作者说的:“文章憎命达。”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道士塔》是作者精心编在文集首篇的,道出文人对世界的终极思考和苦闷。苦更是一种艰难。《出走十五年》中作者主要还是在寻找各大文明的“经络系统”和相关“穴位”,因此,一路上所遇到的艰难是双重的,行旅艰难和思考的艰难。还有一项更隐秘的艰难,那就是表述的艰难。所以《道士塔》中隐含着这些艰难,苦自然会在其中。
回归课本分析课文是很有必要的,但忌浅尝辄止,用余秋雨的作品说话,更能从深层次理解本文主要情愫,那便是“苦”。这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优良传统,教师要引导同学们能学到这种为天下而苦的精神。
参考文献:
[1]余秋雨.出走十五年[M].海口:海南出版公司,2004.
[2]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2.
[3]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
[4]余秋雨.霜冷长河[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5]程瑞芬.《道士塔》实录[J].中学语文教学,2007,(2).
[6]袁湛江.着一“恨”字,境界全出[J].中学语文教学,2008,(1).
(白福伟 广西南宁三中5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