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

2009-10-28 07:01黄媛媛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9期
关键词:体裁文体写作能力

文体意识是指人们在文本写作和鉴赏中,对不同的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是对读写实践的一种能动的再认识。不论是在阅读鉴赏还是写作实践中,学生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文体意识,这是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今文体教学存在的现象

高考作文的要求指向对作文教学的影响很明显。高考作文中“淡化文体意识”“文体不限”的要求给学生在个性和创新写作等方面留出了空间,随即各种形式的高考作文不断涌现。负面影响也凸显出来,在高考作文中无明确文体指向的作文并不鲜见,有些作文仅流于对文体形式的简单模仿。直接原因是作文教学中以写作手法的训练为重点,而忽略文体的规范,其结果是学生的文体意识趋向淡化,写出的作文没有明确的文体指向。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局限于引导学生进行文体识别,而忽略对文体特点的深入学习和把握。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等方面存在困难,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偏差。譬如,有些学生能勉强说出课文所属的文章体裁及文学体裁,却说不出各种文体的区别与联系及各自的特点。我们提倡教师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而学生文体知识的匮乏,使教师这一教学方法也无从做起。

二、培养良好文体意识的重要性

把握文学体裁的特点是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鉴赏过程中把握住文章的体裁特点,是学生更好地学习文章语言、理解文意的关键。下文就培养学生良好文体意识与形成良好文学鉴赏及写作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简要的辨析。

1.本与末的关系

良好的文体意识与培养良好的写作、阅读能力是本末的关系。前文已提及,学生的文体意识基本停留知识表层,这与作文和阅读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等因素有关。其实,良好的文体意识是“本”——是学生能够对具体的文本进行准确分析和规范写作的基础。学生良好的文学鉴赏及写作能力是“末”——是学生能够依照文体特点进行文学鉴赏和写作规范文体的总体能力。没有良好的文体意识作为根本,要达到这个总体能力的提高是没有根基的。

文学作品的鉴赏,往往要从文章的文体这一形式要素入手,依据其文体特点来赏析作品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从中挖掘主题并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全面准确把握一篇文章,就得从基本要素入手,再逐步深入把握文章整体。因此,充备的文体知识是进行文学鉴赏的基础。从写作的角度来说,要给主题选择最恰当的文体,则对文体知识的把握是关键。而在阅读教学上,从文体识别入手,以该文体的特点切入课文,往往能取得以点带面、理解全文的突出效果。

2.由枝到叶,由点到体,逐渐丰满的过程

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提高是一个由枝到叶,由点到体,逐渐丰满的过程。学生从最初接触一种文体到形成文体意识,再到具有良好的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其知识框架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其实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要准确地鉴赏和把握文章的语言、主题、艺术特色等,首先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文体知识,进而积累更多的知识来理解和把握文章。扎实的文体基本知识能让学生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我们知道,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而旧有的理性认识对于认识新的事物也具有指导作用。学生接触足够多的同类文体才会把握该文体的特点,接触多类型的文体才会区分出各种文体的不同,但是其过程中对文体知识的识记和辨别、归纳和总结是关键的。

三、教学操作上应注意的问题

1.文体规范是作文创新的基础,文体意识不能丢

高考作文文体不限的实质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文体,以达到充分发挥自己写作能力的目的,而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作文时可以不顾文体规范,胡编乱造。作文要创新,而创新的根本在于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如果学生不理解写散文需“形散意不散”中心明确集中,写诗歌要讲究意境和韵律,写小说该有完整的情节并能刻画好人物,写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以事实说话等基本知识,作文的创新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从何说起?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文体意识的高低决定了其在选择何种文体表现主题的自由程度,学生掌握文体知识越多越充分,其写作的形式就越明确规范。作文的创新在于选择恰当的文体,更在于不论以何种文体写作,都能规范合理,并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结构表达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真情实感。因此,作为学生具备良好写作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文体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2.阅读鉴赏在文体识别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对体裁特点的把握

在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的培养仅仅停留在文体识别上是不够的,就整个能力形成的过程来看,这只是感性材料积累的阶段,应及时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对文体特点的把握。例如学完一个诗歌单元,学生所获取的知识不应只是理解诗意,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本单元课文的体裁归属,更要及时地以单元为结点,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来掌握诗歌这一体裁特点,促进其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教师应以课文作为学生把握该文体特点的范例,让学生掌握整个知识体系,而不是对知识点的简单归结。

3.让学生把握不同文体特点,构建自己的知识树

要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阅读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能够把握文学体裁的特点,作文教学的任务是能够让学生把握文章体裁的特点。通过两者的联合作用,环节上的相互连贯,使学生整体上既能掌握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的区别又能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大脑中构建自己的知识树,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整体知识框架的掌握,也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教师既要注意知识的贯通,又要注意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在此强调的是,知识体系的构建不是灌输和死记硬背,而是由感性到理性,不断积累和飞跃的过程。读写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文体意识,在鉴赏和写作时形成良好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抛开文体意识的培养,通过单纯的知识灌输和繁杂的训练期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文体意识是读写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潘新和.“文体”“教学文体”及其他[J].中学语文教学,2007,(12).

[2]黄伟.重视文体教学 提高文体素养[J].湖南教育,2006,(6).

(黄媛媛 重庆 西南大学文学院400715)

猜你喜欢
体裁文体写作能力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