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

2009-10-28 07:01任华东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9期
关键词:境域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所普遍设置的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不论对于大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其灵魂和人格的塑造,大学语文都有其特有的存在价值。然而,一个无法回避和让人颇感无奈的现实是,大学生对该门课程似乎并没有太多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其中的原因很复杂,全面探讨这些原因并非本文的主旨,本文只是想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谈谈粗浅的看法,即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及其改革问题。我们认为,导致大学生对该门课程所表现的冷淡态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当下高校教育的发展现实,即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方法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当代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现状。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大学阶段,大学语文的教学面临着哪些新境域?传统教学模式在哪些方面不适应这些新情况?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所面临的新境域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简单地探讨一下当代大学语文所面临的新境域,即审美教育所面临的共同境遇以及大学语文所面临的特殊境域。

就前者而言,大学语文作为大学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与其它类似审美教育课程如音乐、美术等课程一样面临着一些共同的社会与时代境域,这个境域便是,对科学的重视与对市场的强调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两个主题。由于过去对这两个领域的漠视,我们在现时代重新提倡它们,并把它们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显然顺应了当今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本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对这两个领域的过分强调却将人类另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挤兑向了极其边缘的位置,那就是审美领域。其导致的恶果之一便是,实用功利价值观大行其道,而对世界与人生的审美观照却淡之又淡。许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曾不止一次地问笔者,学这些文学艺术之类的课程有什么用。这说明他们在用一种很实用功利的眼光看待审美与艺术。我们当然要学会务实,但倘若完全务实,没有一点务虚和超越性的眼光,一个人能否会有一颗健全的心灵就大成问题。大学作为培育自由精神、独立人格、高尚情操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理应对此有所回应。而大学语文作为大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一环,其对美丽灵魂的塑造、高尚人格的养成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包括大学语文教育在内的所有审美教育课程如何在这种时代境域中有所作为,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就后者而论,与高中语文教育相比,大学语文也面临着一些特殊境域,这突出的表现在与高中语文作为日常教学、高考的主要课程不同,大学语文是门公共课程,这对高校的语文教育来说有利亦有弊。就其利而言,大学生的心态可能因此而更放松,以轻松自由的心态接受语文审美的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就其弊来说,由于是公共课程,大学生也可能会产生不重视的心理,以为其可有可无,尤其是当大学教师继续以高中教师主要侧重于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教学时,甚至可能导致他们的反感和厌学心理。事实不容乐观,大学生厌学语文,厌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个不争的事实。如何应对大学语文面临的特殊局面,改变过去那种将语文变成知识,将审美变成认知的教学模式,也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三个弊端

由上可知,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冷淡态度,既有宏观原因,也有特殊原因。我们重点来看特殊原因,即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概括起来讲,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以“求知”而非“审美”为主的教学目的;以“讲”为主的单一化的教学手段;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格局。

事实上,以“求知”而非“审美”为主的教学目的,以及在该目的支配下所形成的教学思维既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特点,也是高校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求知”与“审美”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从心理特征看,前者主要受思维等理性心理能力的支配,后者则主要发生在人类的情感领域;从终极目标看,前者的目标是求真;后者的目标是求美。尽管大学语文具有认知功能,例如识文断字、标点运用、公文书写等,但在我们看来,它首当其冲的功能应当是审美功能,即在对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欣赏与学习中,感受语言的美、情感的美、灵魂的美。如果教授语文仅仅是为了考试,仅仅是为了获得某个知识点,如分段分节、提炼主题、概括思想等,那么这样的教学与科学的教学无异,这样的教学便背离了人文教育的初衷。学生们在作品中所获得的不再是情感的激动,灵魂的震颤,对语言之美的体验,而是一个个冰冷的知识。这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教育,对其厌之,甚或憎之,实在是情有可原。

在这种教学目的支配下,必然会形成以“讲”为主的单一化的教学手段和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格局,因为传授知识最简洁和有效的方法便是直接告诉他知识,这也必然带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就变成了仅仅是被告知的对象,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但这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格局并不符合审美教育的规律。在审美教育中,学生面对的不应是一个个冷血的知识点,更应该或首先应该是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是一朵朵语言开出的花蕾,是一幕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意境。教学的主体应当是在教师引导之下,将自己的情感、想象力、人格等审美心理要素尽情释放的学生。在这种释放中,学生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的烦恼、认知的枯燥,在美轮美奂的意境中,体验一种纯净的超越之美,感受一种源于生命的语言之美。然而,在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下,这些效果根本无实现的可能。

三、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至少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大学语文教师应当更新教育理念,深刻认识大学语文所具有的审美功能,以美育为基本原则实施教学。为此,教师首先应当具备一定的美学与美育知识素养,深悉审美之道,以理论自觉指导教学实践;其次,教师应当勤练笔,养成对文字敏锐的语感,提高对语言之美的感受力;最后,教师应当有一颗自由的心灵,超越的情怀,高尚的人格,在对学生的点滴传授中,在审美欣赏中,甚至在日常言行中,语之,熏之,染之。这是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的一个很高的要求,但不如此,便很难达到大学语文的教育效果。

第二,充分利用大学生校园生活自由、宽松的特点,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与高中阶段相比,自由宽松的多。既没有升学的压力,可支配的时间又相对较多,同时大学的硬件设施也较多样齐全,各种社团活动亦很丰富,这使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以及活动的主体性大大加强。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改变过去单纯以“讲”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式,结合大学语文的特点,分门别类实施多样化教学。例如,对于诗歌、散文的教学,以开朗诵会的形式实施;对于戏剧,可以尝试让同学们自写、自编、自演;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实施影像教学等。

第三,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尤其是行政部门的通力配合。比如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符合审美教育规律的评价体系,既包括对教师也包括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再比如,财务部门也需要拿出一定的财务补贴支持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各种尝试。

(任华东 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学院社科系333001)

猜你喜欢
境域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境域意义构联学习”模式的中学生地理问题解决素养提升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网络境域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