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研究现状与发展初探

2009-09-07 10:06何玉宏孙云志
职教论坛 2009年18期
关键词:研究述评工学结合反思

何玉宏 孙云志

摘要:目前职教界对于“工学结合”的研究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其研究拓展的视域主要表现在课程与教学模式实施视域、法律视域、心理学视域等三个方面,并产生了一些富有创见的观点。但是,有关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对此。提出研究的发展方向与建议。

关键词:工学结合:研究述评:反思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重点课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发展战略研究》(编号40)阶段性成果;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成果。

作者简介:何玉宏(1963-),男,江苏南京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孙云志(1975-),男,江苏泗阳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干事,硕士。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8-0023-03

面对社会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变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从传统的封闭型模式向开放型模式转换的阶段。在此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原有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评价受到了挑战,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得高职教育的教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获得了扩展,教学地点从课堂延伸到车间、公司,学生的身份也从单纯的学生转变为职员与学生双重身份,这不仅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而且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但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实施毕竟要涉及方方面面。因此要想科学有序的开展,回顾我国职教界有关“工学结合”的研究并作出反思,是必要的。

一、论述主题与基本共识

对工学结合问题和“工学结合”建设的研究,总体来看在三个主题方面取得了一些共识。

(一)工学结合的作用

由于受20世纪90年代的工业经济滑坡、高校扩招、高职院校社会认同性较差等因素影响,招生曾受到冲击,再加上当时的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师资差、管理水平低、毕业生质量差而导致就业困难等问题,在此状况下,为了解决在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实践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工学结合成为高职院校更快地走出职业教育低谷的必然选择。因为工学结合不仅在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创造经济效益和缓解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综合素质,培养拔尖人才,同时还可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二)工学结合的模式

高职院校切实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实现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组织保障与制度保障相结合、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品质培养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以及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部分高职院校根据国内“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运行管理和经验,提出目前的工学结合模式主要通过与学校企业合作、与学生创办企业合作、通过院内实训基地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一体化、与租赁企业合作、与校外企业合作等5种形式存在,而有些高职院校则根据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企业配合”式、“校企联合培养”式和“校企实体合作”式。为了构建和谐共生的“大职业教育”新体系,有些高职院校采用将“文化素质提高与技能培训并举+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取得并重+职业观念转换与技能培训并行”的“三段式”工学结合新模式。面对工学结合针对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部分高职院校以三个课堂联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半工半读),三类实践齐上(课堂实验、专业训练、工学结合)为基础,提出了“T”型人才培养模式。

另外,一些高职院校还根据我国的国情、行业的特点及对人才的需求、高职技术教育培养目标,对具体专业的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如根据会计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提出“1+0.5+1+0.5”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保险实务专业“2+1”模式中存在的工学脱节、工学无过渡以及“工”轻“学”重等事实,对“1+1+1”的工学结合模式进行了探索。

(三)工学结合模式实施的路径

要实现工学结合,必须把实行校企合作、制订工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等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要找准这个切入点,不仅需要从政策导向与制度创新、教育体制改革、办学思想转变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看法,而且还应从法律角度强制性规定校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通过依靠资产联结等方式建立“职教集团”,以最低“交易成本”实现校企联姻,以“双师素质”教师、名师为支撑,通过“顶岗实习”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综观国外的经验和多年来国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开展的实际状况也不难发现,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三方的互动对找准切入点也非常重要。政府应通过立法、政府补贴等形式,积极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搭建平台,企业应承担起共同为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合格人才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而高职院校则应充分发挥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探索与本校、本地区发展需要相结合的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

二、研究视域与创新论点

“丁二学结合”的研究正在由原来的单一视角向多维视角转变,这一趋势给“工学结合”问题的研究拓展了思路与空间。同时,每一视域都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它们无疑是富有启发性的。

(一)课程与教学模式实施视域

为了使今日的学生获得技能适应明日的需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将产品的设计任务按实际工作流程分解为3类实践训练项目,并以项目驱动3种必备知识的学习。由于学生就业的岗位在企业,企业的需求在市场,于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制订“三步走”的教改方案,形成了“三出三入”的教改措施,即三出校门,三入市场。而要达到上述要求,专业课程体系则要创新,专业教学计划要有弹性,专业实践教学要全程化,专业技能结构要优化,专业教学模式要丰富,毕业考试模式要创新和专业教学手段要先进。针对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使得职业教育在时间上、空间上、内涵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现状,为了在与企业深度合作基础上建立的以教学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基地,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对建立产业学院进行了探讨,提出可以从空间区域集聚度上把产业学院分为集成式、连锁式与多点集成式三种实现形式。对于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指出要适应社会、学生、文化的需要,以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宗旨,以职业教育课程观为指导,设计或编制适合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以及课程评价标准。而对于“工学结合”特色教材编写。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指出应把握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和用典型产品或服务引领工作任务两个原理。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把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归纳为

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和教学设计管理因素等三大类,科学分析各类因素相关因子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措施。

(二)法律视域

学生在工学结合中集受教育者、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最直接的体验与风险承受者于一身,这种复杂身份与学习场地和方式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使学生权利保护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因此应加强教育立法来完善工学结合的法律保障体系,完善劳动法规来拓展学生权利救济途径,加强政府监管来规范工学结合中的校企合作协议,加强学生安全与自我保护教育来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如制定鼓励行业和企业专家与学校共同论证专业设置、专业标准、技能标准的政策,给予相互兼职的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士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以及以法律形式明确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的身份、学校和企业的职责、学生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报酬等。此外针对目前有关工学结合的法律只是一种政策性的导向、对企业本身并没有起到促进和约束作用的事实,为了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还应修改职业教育法,扩展职业教育的主体,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法制化,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权利与义务。

(三)心理学视域

面对工学结合中出现的种种变化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学生心理往往充满矛盾和冲突。恐惧、焦虑、从众、攀比、自负、自卑、忧郁等各种负面情绪都可能出现,这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机制、夯实两个基础,优化两种资源、发挥两大作用、注重四个结合”,实现从加强学生的工学结合的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高度重视学生工学结合的实践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好学生的就业思想工作和职业生涯规划和深化学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配套条件等四个方面来完善工学结合模式背景下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发展方向

为了构建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有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对“工学结合”问题的研究中,笔者认为存在着以下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国内“工学结合”在认同能力本位前提下,缺少统一开发的能力标准,能力目标定位不准

目前国内虽体现了行业或区域特色,但这种工学结合更多体现在对直接操作设备或直接上岗从事单一岗位技能的“蓝领”培养上,而不是体现在以能力本位的“灰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上。为此,应以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切入点,以加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为推手,强化对顶岗实习、工程实践等环节的管理,通过构建持续性和专业性发展平台,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高职院校还要构建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校企全方位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建立企业实验室、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就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进行改革与延伸,使所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贴近生产岗位实际,从业素质符合现代企业需要,最终达到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目标。

(二)国内在“工学结合”的运行管理方面偏重形式,缺少规律性研究以及缺乏实施过程的体系研究

由于职业能力缺少系统培养和缺少“职业”性,导致国内在与职业有关的工作、技术、教育内在联系等相关研究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为了缩小研究差距,提升“工学结合”的研究水平应从政策导向与制度安排方面、理论创新方面、机制创新和观念冲突等四个方面着手。由于工学结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应通过提高工学结合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工学结合的指导能力、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对接、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完善管理办法和政策支持等几个方面来建立可靠的保障机制和措施。针对实施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存在困难源于行业(企业)和学校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因此政府应发挥主导和宏观调控作用,使行业(企业)成为工学结合的主体,建立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需要的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三)工学结合的关键在于企业有效参与,但目前校企合作时普遍面临的难题恰恰是企业缺乏积极性,合作的层面还比较低,合作的稳定性、长期性不够,合作的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针对这种现状,政府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制化和规范化,高职院校应主动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为解决各级政府在人事、财务、奖惩信贷、税收、考核等方面尚未制定配套的支持工学结合的倾斜政策和鼓励性措施而抑制他们参加工学结合的积极性的问题,政府应通过强化领导、制定政策法规、建立校企合作互惠的利益机制等方面来因地制宜地探索多种形式解决上述问题。另外还可从完善共育人才工作机制角度出发,开展校企合作办学项目,在深入了解企业需要共同完善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上述几点虽指出了目前工学结合存在主要的问题,但对思想观念、工学结合模式选择、品质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主要体现为,在思想方面观念陈旧、思维模式固化,在工学结合模式选择方面拿来主义、盲目跟从现象严重,在品质教育方面只注重技能教育而忽视诚信教育。为此,笔者建议,高职院校的教职工应深刻领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以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合理选择工学结合模式,同时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实践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地方特色文化,使学生素质教育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参考文献

[1]滕宏春,“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困惑及其创新运作机制与管理探讨[J],高职研究,2007(9)(上)

[2]熊惠平,应对“刘易斯区间”的新挑战高职教育“三段式”工学结合模式的创新[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

[3]何红华,何云剑,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2007(27)

[4]肖珍教,国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5]龙卫兵法律视野下工学结合学生权利保护简论[J],现代企业教育2007(8)(下)

[6]韦林努力改进工学结合中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0)

[7]温贻芳,石皋莲,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J],机械职业教育2008(2)

[8]倪勇,梅鲁海,王芳,多形式的工学结合研究与实践[J],理论创新,2008(1)

[9]张瑶祥,关于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培养模式问题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7(9)(上)

责任编辑徐惠军

猜你喜欢
研究述评工学结合反思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