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009-09-03 09:55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尊重学生运用方法问题意识

章 尉

摘 要: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敢于提问题,敢于质疑的习惯,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真正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问题意识 尊重学生 激发天性 运用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造型学生,作为教师,应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僵化的教条主义教学观,摒弃对学生思维、学生知识经验不尊重,对学生发展水平无知的做法.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把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目的和归宿.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合理的途径解决问题,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掌握.因此,提高教学实效性,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心理品质,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去思维,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教师授课面面俱到,过“细”、过“透”,学生就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不去或不敢怀疑结论的正确性,更谈不上提问题了.学生如果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课堂上教师往往启而不发,教师叫苦,学生喊累.所以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师生的配合,由教师创设“问题”的平台,加以一定诱导,最终能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一、尊重、信任学生是产生问题的源泉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理性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师生间良好的情感交流过程.师生间情感交流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这一情感的基础便是尊重和信任.对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只要发现有亮点,哪怕是很肤浅,很不完善,也要给予鼓励,因为学生都企望被欣赏,而不愿被雕塑,被拿提,甚至是打压.只要在这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氛围下,学生才能向老师随时表达他的疑惑,提出他的问题,尊重和信任是点燃即将熄灭的思维火把的火柴.例如,在课堂上讨论关于“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时对人对书包是否做功的问题”.“不做功”的结论当时是我们大家所认可的,大家都认为让“学生背着书包上楼梯时,人才对书包做功.”但当时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学生自言自语地在说:“在水平路面上怎么不做功了?”当听到这个微弱的声音,笔者并没有听之任之,而是轻轻地走过去,说:“那请你讲讲你的观点,说错了也没关系.”当时,这位学生就在笔者的鼓励下讲述了他的理由:“不做功”的结论是以书包的重心不变和水平速度不变为前提条件,是一种理想状况,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存在的.实际上,在走路过程中,书包会随着人体高度变化而在竖直方向有上下位移.这样的话,在竖直方向上,作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都不为零,所以人对书包是做功的……不用笔者多做解释,学生们对他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同时笔者也在全班学生面前,承认了自己考虑问题的不周全,“不做功”只是表现为重力与人对书包的作用力的合力做功为零.由于自己敢于承认错误,而不是作无力的解释,同样获得了学生的尊重,同时也保护了学生不唯书,敢提问的积极性.

在平时,我们不少老师都会主动向学生提出:如果你有问题希望及时来办公室问.但学生真正主动来办公室提问题,求解答又有多少呢?他们倒是更愿意问同伴,这又是为什么?老师们会说:这是他们疑心教师会说学生的无知,会说学生上课不专心,怕提不出一个好问题而被老师看轻.其实这问题的根源在于师生间缺少交流,缺少互信.因此平时要深入学生中间,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一种尊重的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知识的引导者,只有在学生无心理负担的前提下,才能激发起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究的信心.

二、激发学生好奇、怀疑的天性,是产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好奇心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动力,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周围的一切事物的差异.

爱因斯坦曾说过:“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学生对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好奇心,必然伴随着一连串的思维活动.而当新的事实与旧观念发生矛盾时,就会产生怀疑,为了解决疑问而去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对他们不甚明白的东西问为什么?“怀疑”是学生天性,激发学生的这种心理,是持续产生问题,从而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学生的这种好奇、怀疑的天性需要我们去呵护,面对生活中、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学生总是自发地去问为什么?进而主动地试图去解释或否定它,这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要我学”变“我要学”在这里不再是句空话.当年,英国科学家雷利发现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制得氮气比空气中分离制得的氮气每升轻0.0064克,雷利并没有忽略这微小的差异,也没有轻信某些化学家的关于“轻氮”和“重氮”的假设,而是制定周密的计划进行研究,终于发现了一种稀有气体——氩.我们的学生也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将小功率灯泡抽成真空,为什么灯泡没有被压破?“220V,100W”和“220V,60W”的灯泡连接在同一电路中,一定是“220V,100W”的灯泡亮吗?“一杯糖水的稀释可以是水加到糖水中或糖水加到水中,而浓硫酸的稀释为何要向浓硫酸加水呢?”等等.我们应多鼓励学生提问题,敢于质疑,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运用一定方法解决问题是持续产生问题的保障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曾概括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12条人格魅力,其中一条就是有方法.一位好的老师,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更要“授之以渔”,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领悟一定的学习、思考方法,具备独立学习能力,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为有效参与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的方法,达到问题的解决,学生有了成就感、满足感.学生同样渴望成功,成功能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从而维持了学生产生新问题的欲望,始终使学生处于激活和开放状态.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问题,为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例如,在将金属铜进行如下实验:

向得到的C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滴加Ba(OH)2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

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

(1)写出Cu→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写出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

与学生讨论发现此题最关键的是产生沉淀的起点是在x轴上,说明刚开始加入的〣a(OH)2溶液与C溶液反应,没有沉淀产生,C溶液中的溶质不是纯净物.那就是说加入的稀酸B有剩余,但是B又不可能是硫酸,如是硫酸的话,刚开始就应该有沉淀产生,不符合图像的要求.所以稀酸B是稀盐酸或稀硝酸.综合上述分析,就不难得出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了.最后学生总结出类似图线的要求是:1.原物质中含有的溶质一般不只有一种;2.加入的物质与其中的一种物质会产生沉淀或气体;3.生成的沉淀或气体能与另一种物质起反应,而导致一开始见不到沉淀或气体;4.刚开始加入物质可以认为与原混合物中的另一种物质先反应完,再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一种物质起反应.知道了方法,明白了原因,下面类似的图像的判断,学生都能完成.例如,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图2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更可喜的是学生受这一类题解法的启发,能加以拓展、深化.如后面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时,有一题: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A.Cu和Fe B.Ag C.Fe和Ag D.Cu和Ag

大家都认可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置换反应规律,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只有当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较后的金属全被置换出后,才可能会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被置换出或有剩余.故本题Fe先与AgNO3反应,向充分反应后的滤液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可推知AgNO3未反应完,则不可能有铜析出.所以析出的少量金属只能是银.从上面思考问题的过程来看,学生会应用归类、转换等方法,方法的应用完全是建筑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之上,值得鼓励.假如学生有时提出了不合理的问题,应用了不合理的方法,也应肯定他们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然后再帮助他们分析不合理的原因,让学生自悟不合理的原因,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科学探究的基本目的之一,是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发现问题.因此,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提问题,敢于质疑,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当然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不能一蹴而就,要精心营造出一个提问的轻松环境,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好奇、怀疑的天性,鼓励学生从“敢于”提问开始,向“善问”、“会问”转化.教师要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产生新问题作为教学的结束点,让“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纽带.

参考文献:

[1]黄燕.中国教师缺什么[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任文田.初中化学解题训练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责任编辑:黄春香]

猜你喜欢
尊重学生运用方法问题意识
小图标,大用途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