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在激活中创新

2009-08-01 07:06
关键词:动手操作鼓励引导

杨 艳

关键词:数学课堂;引导;鼓励;动手操作;激活教材;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6-0062-02

调幼儿园工作之前,我有较长的小学数学教学经历。我曾尝试运用一种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形式自主学习,还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萌生创新意识的体验机会。

一、引导学生乐中求异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精心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不时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热情表扬。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自己去推导。我有意识地设计了相异条件实验:给两个小组等高却不等底的圆锥和圆柱,而其他三个小组的圆锥和圆柱则是等底等高的。结果,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观察到两种不同的现象,无法达到共识,形成一致的结论:为什么同样是圆柱和圆锥,其中三个小组的结论一样:而另两个小组的结论不同呢?此时,学生进入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观察:自己小组的圆柱和圆锥与其他小组有什么不同?当他们发现自己组所用的圆柱和很小的圆锥底的大小不一时,不觉哄堂大笑,在这种欢乐的气氛中,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二、鼓励学生勇于独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给学生提供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别出心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法,这是思维独创性的突出表现。教师应当热情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如比较3/4和5/6的大小,照常规方法,先通分,再比较大小,这时教师可鼓励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去考虑,于是学生1提出:1-3/4=1/4,1-5/6=1/6,1/4 >1/6,所以3/4< 5/6的想法。学生2:可以把3/4和5/6分别化成小数后再比较。学生3:因为3/4=1/2+1/4,5/6=1/2+1/3,1/4 <1/3,所以 3/4<5/6 ……毫无疑问,对于学生这几种独创性的想法要给予鼓励,经常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才能出现超常规的独创,反过来它又丰富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它向更高一阶段发展。

三、动手操作,体验成功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方法去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内动力。只有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兴趣,才能使他们保持学习的劲头。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节课中,认识直尺上“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这一特征时,让学生用自备的纸条、线团、剪刀等工具,自己动手操作去发现、去验证,方法越多越好。学生们有的用1厘米长的纸条放到每相邻两个刻度间去验证,有的做了1厘米长的硬纸板或木块学具去验证,有的学生还用另一把尺子上1厘米的长度来测量自己尺子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把原本呆板的数学激活了,在激活的数学中享受到无限的乐趣,促进创新意识。

四、激活教材,着眼创新

过去,我们把教材视为“圣经”,认为教材上的东西都要讲,教参上的东西都是对的。在所谓“严格遵循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创造性被磨灭了。在新课改中,“课标”强调教师要有自主意识,教材只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依据,但绝不是唯一的依据。教师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把一些教材上没有的内容融进去,有机会不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入社会去亲自测一测、量一量、拎一拎……这样,在实践活动中建立的有关概念,必将清晰、深刻地印入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也可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作用,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引导学生认识“元、角、分”时,可事先让学生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到超市亲自尝试购买东西,在课堂上模拟购物,并相互交流体验和感受,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一定会获得准确、清晰的“元、角、分”概念。这样,既使学生巩固了新知,又大大丰富了数学的内涵。

可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以教师在关键处的适当指导为手段,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的规律和内在联系,在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责任编辑 高洁】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鼓励引导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